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默克尔挨了一顿骂,萨科奇就是好人吗? -- 晨枫

共:💬65 🌺2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默克尔挨了一顿骂,萨科奇就是好人吗?

默克尔挨了一顿骂,萨科奇就是好人吗?或者说,欧洲还有好人吗?当然,这好人不好人的是针对对华政策而言的,和中国过不去,就要挨中国人的骂,就不是好人。从科尔到施罗德,德国俨然成为中国在欧洲最铁的哥们。具有东德背景的默克尔上台后,一反前任的既定方针,在很多地方和中国过不去。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可能还包括她本人的个人原因,包括民运出身和将“失落的青春”怪罪于共产主义,但还有更大范围内更深层的原因,因此不是偶然的,也不见得就会局限在德国。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头等大事自然是中国的崛起。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到中国机会论,占有世界话语主导权的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一直在变,心里的滋味也是五味杂陈。所谓西方,实际上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块,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不独立成块,可以挂靠在上面三块中间。人们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华思维着力比较多,但对欧洲的对华思维却有些一厢情愿。如果欧盟连接纳在文化、地缘和意识形态上多少还算相近的土耳其都那么吃力,在文化、地缘和意识形态上迥然不同的中国当然属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范畴。然而,多年来,在国际政治中遇到困难时,中国经常是把欧洲当作潜在的盟友的,而欧洲也确实相对较少在重大问题上与中国为难,主动参与或者构建对中国的围堵。这是为什么呢?

不管美国怎么轻慢“老欧洲”,欧洲对于自己作为世界文明的中心这一点丝毫不动摇,美国只是欧洲文明在殖民地生根开花的结果。但现代欧洲已经不能掩饰衰相了。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很多当年的列强要是单打独斗的话,都不好意思和如今真正的列强打招呼了。欧洲的出路在于联合,欧盟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通过自愿的联盟,重新打造新的罗马帝国。

欧洲不甘衰落,所以欧洲必然要在世界舞台上寻找不同于美国的独立而强大的声音,这是欧洲在一些世界问题上寻找和中国的合作的基本原因。但欧洲在文化、地缘和意识形态上毫无疑问和美国更加接近,美国才是“自己人”,这一点中国也不要心存幻想。美欧当然有矛盾,兄弟还打架呢,但要是涉及家族利益,寄希望于兄弟拆台那是与虎谋皮了。

中国的崛起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作为利益遍布世界的世界霸主,首先感到了压力,于是有了90年代初围堵中国的争论。这个围堵是从全球政治和意识形态出发的。事实证明,围堵中国不可行,但无所作为更不可思议,所以美国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了十年,现在倾向于放弃围堵政策,改为导向政策,以利益合作为主调,但不放弃强力劝说中国采取对美国有利的政策。中国问题曾经是克林顿竞选时的热门话题,但到了小布什竞选的时候,温度下降很多。这次总统竞选中,中国已经不再作为主要话题了。这里面当然有伊拉克因素在内,但美国民众对中国崛起的不安和怀疑也在相当程度上被对中国崛起的历史合理性和不可避免性的承认所平衡,这种平衡有利于避免极端的民间思潮和投机政治家的逆历史潮流的举动。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实,与其在中国没有挑衅的情况下主动对抗,不如试图影响中国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转变。在客观上,美国也没有资本围堵中国了,美中的经济整合已经达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步,美国已经做不起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了。

日本是第二个感到中国压力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眼光一直是向着美国和欧洲的。中国的崛起曾经对日本意味着市场和资源,但当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动力后,中国开始成为经济立国的日本的巨大威胁。尽管从明治维新时代开始,日本就有脱亚入欧和入亚的争论,日本想成为亚洲领袖的野心从来没有泯灭。中国的崛起清楚地表明了这一梦想的终结,日本的心理优越感迅速破灭。日本对中国的围堵是从地缘政治出发的。小泉时代的日本是在做最后抗争的日本,但是连美国都无法围堵中国,日本就更不用痴心妄想了。小泉激怒了中国,但没有给日本带来任何好处。在中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之后,刻意与中国为敌的做法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而且危及日本的民生,难怪安倍一上台,首先访问中国,力图与中国修好;福田上台后,在访美之后,也立刻与中国拉关系。日本无力也不愿再主导围堵中国了。

美国和日本对中国政策的转变都不是出自对中国的爱,而是政治经济现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依然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战争时期没有办法,但和平时期用政治主导经济,经济没有不出问题的。经济出了问题,政治也就撑不住了,前苏联的例子摆在那儿呢。即使在非经济领域,中国也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没有中国的正面参与,世界上很多事情都难有确定性的结果。这对欧洲也一样。但欧洲和美国、日本有所不同,中国和欧洲在地理上相距遥远,欧洲依然有对世界事务指手画脚的兴致,但很多已经属于嘴上过瘾,而不是实际政治、经济、军事利益使然。中欧关系较好曾经是因为没有冲突,现在中国经济正在迅速超越欧洲列强,中国的压力开始显现,但与中国的贸易依然没有达到决定欧洲国家经济和民生的程度。换句话说,现在的中欧关系有点像9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和21世纪初的中日关系,转折点将出现在中欧经济关系达到足以影响欧洲经济和社会的程度,就业压力导致的民间不满可能会进一步上涨,但生存和共荣的压力会使得中欧关系反而稳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在政治和经济上和欧洲相仿,对华关系的稳定化也将取决于对中国的经济依附程度。

由于历史的巧合,中国对美日的对华政策敌对化达成了各个击破,但美国、欧洲和日本联手对付中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尤其在中国的崛起有意无意地影响了它们的生存的时候。从意识形态上说,美、日、欧有理由联手反华;但是从经济利益上说,美、日、欧又难以漠视对华贸易的巨大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已经成为拉动美、日、欧经济的火车头,把火车头搞垮了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美、日、欧更不能忍受单独承担围堵中国的代价而坐视他人得利。在经济上围堵中国已经不再现实,而没有经济上的围堵是一堵空气墙。如果今天美国解决了伊拉克和大中东的问题,日本经济终于彻底走出衰退和重新腾飞,那在时机上和欧洲联手反华是有可能的,但这两个“如果”都看来遥遥无期,而日本的复苏本身就依赖中国的拉动,所以欧洲将孤掌难鸣。至于德国还是法国还是英国要执意和中国作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自有中国翻盘的时候。从这一点上说,萨科奇也不一定是好人,但这笔大生意是必要的,目的不是要“贿赂”萨科奇,而是要把法国绑在中国的经济战车上,上车容易下车难,到时候法国要乱说乱动,就要考虑考虑了。德国呢?高调的惩罚是必要的,但实惠依然要悄悄地给德国工商界,要大力增加包括德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对中国的依赖。欧洲的作梗是基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文化上的优越感,但还是一句老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屁股决定脑袋。对于围堵这个坎,美国跳过去了,日本也跳过去了,欧洲也会跳过去的。

关键词(Tags): #指点江山元宝推荐:宁子,landlor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