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贴个苏联国歌 -- 红军之歌。可以看到列宁,表骂俺做赤色宣传哈 -- 煮酒正熟

共:💬50 🌺6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谢简复

一、如果将虐杀定义为“以之为乐”,则胡笳以为似乎只有日军有此恶习,若将虐杀定义为虐待+屠杀,苏德肯定也在其列,不过如果这种虐与屠是作为威慑手段而不是取乐手段,我们只能感慨战争的残酷(似乎波黑战争也有虐与杀、美军对伊拉克及塔利班战俘也算不上厚道),而不能将这种恶行标识为某个国家或民族的特性。

此外,我尤其觉得肃反、反右等并不能用虐杀,尤其是用“以之为乐”的虐杀来做定性。毕竟,这是一种处于威胁当中的极端反应,其实法国在罗伯斯皮尔、丹东的时代,其杀戮并不比苏俄的肃反和中国的反右轻到哪里去,但似乎煮酒兄并不认为他们是虐杀。

二、音乐

正因为音乐是见仁见智的,尤其是每个国家的国歌是与其民族性较诸通常的古典音乐更是联系紧密,因此,国歌的风格只能说各有千秋,而难以断之以短长优劣。

三、国歌

如果单单从配器、曲式等纯音乐的角度去分析一般的音乐(无论是古典还是流行)尚属可行的话,用这些音乐技术细节去分析国歌可能就不合适了,为什么呢?正如先生所言,音乐的起、承、转、合,高潮的位置,全曲的长短、节奏感等,对音乐主题的表达至关重要,但是,胡笳觉得,正是由于民族性导致了对音乐主题理解的角度不同,因此,您所说的这一切技术环节只有和民族性结合方能奏效,打个比方,对于浪漫如法兰西之民族,用沉郁的“三套车”来做国歌,则此国歌之音乐技巧越是臻于完善,可能越难令听者产生共鸣。因此,胡笳觉得,义勇军进行曲的节奏、技巧恰恰与中国(至少是中国近百年乃至未来百年)的民族性、民族感受非常契合,这使得这国歌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最好的,这种判断不是感情色彩的判断,而是将音乐和人结合起来的判断。

事实上,并不存在无感情的音乐,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如果脱离了作曲者、演奏者和听者的感情共鸣,音乐就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声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