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普及帖]坦克的粗线条(三) -- 风中的羌笛

共:💬38 🌺6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比喻是从《苏军内幕》来的吧

那本书单看很过瘾,但是跟别的材料对比来看,很多主张和结论有问题,既不能依赖他的结论,也不好说他的结论就是苏军整体的看法

就比如这个“数量胜过质量”的问题,二战前红军有两万多辆坦克,被打得节节败退,42年红军坦克数量降到最低点,反而出现转折点和开始反攻。您可以反驳说一开始两万多辆很多都是过时坦克,这说明您加上的那个前提“只要武器代差并不是太严重”很重要。

另外,美国人开始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出发点之一恰恰就是因为精确制导武器的效费比高于传统无控炸弹。借用一下同样来自《苏军内幕》的比喻,这样做对国家来讲比较“省力”。在当今这个时代维克多·苏沃洛夫倡导的“更多的响声和烟雾”虽然不能说全无作用,但和采用精确制导武器本可节省下来的军费比较明显是不成比例的。

说明1:拿苏德战场坦克数量和战场形势对比反驳数量制胜论的发明权在于水木的trytry

说明2:某跳出来只是为了踩一下苏军内幕,并不是反对您对红军反坦克炮选型理由的分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