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心里的海峡有多远? -- 北宸

共:💬974 🌺3386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认识的台湾朋友

这个帖子看来是个热闹所在。首先还是得表达一下对北辰同学的赞赏,文笔,涵养都很让我敬佩。对于文中提到担心两岸的人缺乏了解而渐行渐远,我倒觉得过于悲观了些,本是同胞,沟通还是容易的。所谓“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尽管台湾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那里是中国的地方,改不了的。只是其中过程可能复杂,不免曲折,引得几代人魂萦梦牵,使得网上口水连连。说来说去,大家都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感情才会这么热烈的讨论。话只要说出来,观点不同可以商量,这才是大家上网的初衷。即使哪天两岸真打起来了,咱也不能指望发贴子当导弹使,所以还是以文会友吧。

棒棒不想对政治走向做什么判断,就简单说说我接触的台湾人,希望借此化解北辰同学的担心。第一位是在学校认识的,叫他B同学好了。B同学虽说是男生,但是长得很乖巧。B的姥爷是国军将领,对大陆感情很深,铁杆的深蓝。在李登辉上台后,老爷子看不惯,但是已经不能左右时事,于是对家人讲,能有机会还是走的好,台湾的将来恐怕还是省籍人的天下。B同学生在80后,全家在90年代移民温哥华,中学在加拿大上的,所以他对历史,地理的了解远不及北辰。不过受家庭影响,他倒是很喜欢听棒棒讲中国风物,想听听共军怎么评说国军,想知道黄河是不是真的是黄的。我告诉他其实大陆现在对民国期间的好多历史很客观的,他很惊讶。我说我去过中山陵,觉得总理遗训很好,“以建民国,以近大同”说的也很好,就是不知道怎么唱才有气势 。。。

应该说我们相处很愉快,跟他聊天甚至比跟很多大陆朋有还愉快。我能感到他骨子把中国当成自己的祖国。总得来讲,我觉得台湾的基础教育比较有文化气息,对于生活的礼仪,修养的关注比大陆要好。B同学对两岸政治不大关心,但是他很明确的说李登辉是个日本人,有病。至于战争么,他没概念,也懒得想。B同学的家庭很有代表性,祖辈戎马倥偬,退居台湾却终究无法施展报复。岁月匆匆,祖辈已经退出舞台,唯有训诫家人远离是非之地,有些开明,有些无奈。我想B同学可能不会参与到这场统独辩论了,尽管他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第二个朋有是个长辈,今天大概有40,50岁了,叫她C女士好了。C女士80年代初来加拿大求学,后来在此地定居。年轻时她婚姻不顺利,与白人丈夫离异后带着女儿嫁给现在的丈夫T君。T君是印尼华侨的后代,祖辈从福建移居印尼,产业很大。他的父亲非常爱国,据说曾经被日军迫害。T君在90年代来加拿大作教授,于是老两口过来跟着儿子住。我经常开玩笑说,他家简直都是语言天才,老两口说国语,闽南话,能听懂广东话。C讲国语,英语,T讲闽南话,德语(德国上的大学)和英语,女儿只能讲英语,国语能听懂一点。奇怪的是,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中国气氛很浓,我从来没有感受到陌生。每每谈到大陆风物,所有人都很喜欢听。C女士也会说说她在台湾上学是学到的课本,比如她能说出无胡乱华是哪5个。T君善饮,尤喜大陆白酒。T母和C每晚必看卫星转播的大陆电视剧。C女士还特意告诉我,她很喜欢“大宅门”。C女士祖辈在福建颇有田产,49年之后远走台湾,所以C对土改政策颇有微词,对文革也是视为民族劫难。我从来没有跟C女士讨论两岸关系,因为大家在一起可聊的东西太多,政治的问题似乎没有特别的吸引力。倒是跟T君聊过一点,他的观点比较中性:统独不可使由之,政治问题往往不以感情为转移,不以一家道理论是非。

去年,T君和C女士去了一次北京,之前问我哪里好玩。我说去看看长城吧。回来他们说北京路很宽,但是很堵车,长城很好,但是上面真的好晒。北京人说话好快,不过烤鸭满好吃。基本上一个福建人去北京的感受他们都有了。

欢迎北辰同学有机会也回去看看,我也推荐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是中国人都要去看看的,毕竟长城两边是故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