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宋氏兄妹与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 -- 阿康

共:💬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瞧你说的,看看张学良的战绩

除了早期和郭松龄一起打败了吴佩孚以外,1925年12月,郭松龄举兵反奉时,最后的决战--巨流河战役,张学良任奉军中央军司令(实际上也是这次战役的前线总指挥)。这次战役,张学良所指挥的奉军中央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左、右两翼张作相部、吴俊升部,也都算不上奉军的真正主力,而郭松龄的6万“东北国民军”,却集中了奉军的几乎所有精锐,但郭军却失败了,其原因不止一条,但与张学良的指挥也不无关系。战役打响前,关于奉军在防线上的配置,张学良的副手韩麟春颇有不同意见。韩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又曾作为北京政府的代表赴欧洲考察过军事,还当过陆军部次长。但张学良坚持说,郭松龄是个宁折不弯的人,他一定哪儿硬就往哪儿打,我们只要把正面的工事做好了,就可以取得胜利。战役开始后,郭军主力果然从正面进攻,韩麟春这才服了张学良的决断。巨流河战役,“学生”张学良打败了“老师”郭松龄,张学良在奉军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

郭松龄死后,张学良成为奉军主力部队名符其实的首席指挥官,即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团的军团长。1926年春夏,张作霖、吴佩孚以及阎锡山联手向冯玉祥的国民军进攻。在关键的南口战役中,先由吴的直军(所谓“十四省讨贼联军”)担任主攻任务,吴夸口一周之内拿下南口,可战事却迟迟没有进展。7月中旬以后,改由张学良所指挥的奉军和张宗昌所指挥的直鲁军担任主攻,一个月后,张学良部便攻占了南口,国民军退到西北地区。

1927年5月,张学良所指挥的奉军主力,在豫南大战中被武汉北伐军唐生智、张发奎部打败(即大名鼎鼎的北伐军“铁军”第四军,军事史记载次役是北伐以来四军最惨烈的一役,黄埔三杰之首,最受蒋介石器重的黄埔一期生蒋先云即于此役牺牲。后来到台湾,张学良和张发奎相见,彼此都很感慨。),撤往河北。不久,阎锡山也继冯玉祥之后,倒向北伐军(国民革命军)一边。是年秋,阎令晋军从娘子关打进河北,企图在石家庄一带把奉军主力拦腰切断,于是,在冀晋交界地带,发生了奉晋之战,但晋军还是被张学良所指挥的奉军打回了娘子关。

1927年黄河一战,面对北伐军大军进逼,张指挥部队在黄河南岸背水为阵,拼死顶住了北伐军的攻击,迫使南方部队退回攻击线 -- 敌强我弱士气不振,黄河上只有一线铁桥,按照部下的意见仓促撤退奉军就全扔到黄河里了。

总之,自1924年山海关战役结束开始,到1928年张作霖被日军炸死为止的近4年时间里,张学良在巨流河战役中打败了郭松龄,在南口战役中打败了冯玉祥的国民军,在奉晋之战中打败了阎锡山,给北伐“铁军”第四军以重创。

当然和傅作义那个涿州之战比较丢脸,不过国军里面超过傅作义的人可不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