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论中国政府高调宣传和达赖谈判 -- 锦候

共:💬115 🌺9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一刻,某些人是胡耀邦的灵魂附体

胡耀邦在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984年3月28日 北京

摘自陈维仁(前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与西藏》

把“四个担心”和“三个兴趣”翻一个个儿

耀邦同志说,特别是西藏的同志,你们处于这种情况中,在思想上应该注意什么、防止什么呢?他说:“在我看来,你们是不是在有些问题上,担心太多了一点?而在另外一些问题上,又想得不那么够呀?我看你们无非是‘四个担心’”:第一,担心是不是在搞社会主义,或者说害怕不能用同内地一样的模式来搞社会主义。脑子里总有这么一个阴影。这样一来,首先就把自己思想束缚住了。第二,担心党的领导会不会削弱。第三,担心宗教的影响会不会愈来愈大。第四,担心有朝一日会不会重新出现大叛乱。对这些问题,如果想得太多,考虑太多,不联系相关的条件,不结合西藏的特殊情况和实际需要,而是孤立地加以强调,那就很难真正解放思想了,也就不可能认真思考另外一些本来应当更多思考的问题了。结果你们担心的那些问题,反倒不可能真正解决。”

哪些才是应当更多思考的问题呢?耀邦同志说:“我看你们在以下三个问题上想得不够,至少兴趣不浓。”耀邦同志指的“三个兴趣不浓”:第一,是对如何“因地制宜”按西藏的特殊条件和广大藏族同胞的接受程度把西藏的经济搞上去兴趣不浓。第二,是对要认真做好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做好宗教工作兴趣不浓。耀邦同志问大家,平时你们对这方面,是主动积极去开展工作,还是消极被动的呢?他说:“在西藏,如果你们不能积极热情开展工作,不能很好地团结宗教界和上层人士,也就不可能把更广大的老百姓团结起来,这是因为那些人的影响,往往比你们还要大。所以,你们对统战工作的兴趣,一定要加强。”“我们同宗教界和上层人士,总是有很多差异的。但一定要注意,多找共同点,突出共同点;而不要突出差异点,突出分歧点。要看到那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一是爱国的,是拥护祖国统一的;二是想把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起来的。”第三,耀邦同志问大家,你们对西藏的固有文化,包括语言、文艺、历史等等,兴趣浓不浓?“如果不认真保护和发扬西藏固有文化中优良的东西,西藏的文化建设就没有根基,就会丧失其自己应有的特色。”耀邦同志特别强调,要大家注意:“决不能忽视甚至抹杀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特点。因此希望西藏的同志,对于西藏的历史、语言和文学艺术中的一切优良东西,一定要尊重、保护,并且认真扶植。”

关于对待少数民族文化的问题,他还特别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汉族干部如果不尊重人家,甚至想用汉族文化去取代人家的文化,肯定是要碰大钉子的。首先应当尊重人家的东西,再同人家一道,精心加以分析,区分哪些是优良的,哪些是落后的,然后再经过人家自己,发扬优良的东西,抛弃落后的东西。这才是对待民族文化问题上的正确方针。”耀邦同志批评道,对待民族文化这个问题,在我们文艺界的某些同志并没有完全解决好。他说:“我们进藏的汉族干部,究竟有没有这种观念?我看不单单在西藏,同样在其他许多民族地区,尊重民族文化的观念很可能是非常淡漠的。”

耀邦同志讲完“四个担心”和“三个兴趣不浓”后,深情地说:“我主张你们翻一个个儿,把‘三个兴趣不浓’搞浓起来,而把‘四个担心害怕’大胆放下。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你越害怕丢掉的东西,越是缩手缩脚抓住不放,就越是会丢掉;而当你思想解放,视野扩开,索性把单纯怕丢掉的心理抛掉,反而随着整个事业的发展,更加牢靠。几十年来,我们就有这么一条经验。比如多年来一股劲只抓粮食,却老是缺粮,索性放开了,不是只想粮食,而是多种经营,粮食反而多起来了!这难道不是生活的辩证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