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胶济线!又是胶济线! -- 忘情

共:💬157 🌺2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最后一行貌似和正文有些矛盾?

看到最后一行

据刚刚得到的内部非正式通报,这次事故是因为施工申请限速八十公里,但路调度并未向下传达。目前济南局的当班调度,调度主任等人已经被公安控制。

不过正文中提到的

想想现任部长上台以来,不买国产车,减员,强行提速,不换挂机头,一站到底。。。。。。等等做法,让下面的职工胆战心惊。
这些东西看起来和后来提到的事故的原因对不上阿,虽然我对类似一站到底等专业名词的具体含义理解不清,但看似这几个应该都是成本控制,增加效率方面的东西阿?而此次事故的原因是
路调度并未向下传达!!!
这么讲就是说两种情况:1)没有相关的程序可循,2)有程序而未遵守,如果是第一种,不客气地说这已经不是这条线的问题,而是要从上面查起了,不过从铁路引入我国的时间来看,这条成立的可能性,不大,第二种,这就难说了,未遵守程序,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这就是要基于人的行为来判断的了,而人的行为因素也通常是各类事故里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具体结果?让我们一起等铁道部的公告和忘情兄为我们提供的内线消息巴。

通看全文后,我更想说的是,其实我对你们领导的增效方针是赞成的。这话从何讲起?首先说我感觉比较不准确,在字里行间嗅到一丝,铁路基层工人或是忘情周遭同事对领导新政的反感,或说抵触?不知是不是这样?如是就向下多看两行,若不是就到此为止。

我不怎么出门,所以在此文之前对铁路行业并无太多了解,所以我的认识也就只能局限在你此文给出的信息中了。

在字里行间,比如保住铁道部,比如迅速事后处理,我更感觉到你们领导的一种危机意识,当然你说的是为了保住他自己的乌纱帽也可能是一方面。不敢说具有危机意识的领导就是好领导,但这的确是一个带动整个团队前进的必不可少的品质。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假如铁路部门要被看作一家企业,而铁路部门的领导当然希望能掌握自己公司的运行情况,那么他也逃不掉审阅关键绩效指标,并据此进行相应的追踪和考核的。那么什么样的东西该成为这个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呢?通常你希望能够实现最大的资产回报,低投入,低折旧,低运营费用,达到高利润(对财务一窍不通,脑子能想到什么就先写上吧,欢迎指正),否则当你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开始亏损,公司面临倒闭,或是被收购,恐怕就哭都来不及了。

感觉你们领导所做得这几项措施大约和这些有关巴。不买国产车,是否同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有关?详情不了解了;减员,在企业里这是见怪不怪的东西了巴,减员增效,每个人头背后,企业的负担其实相当重的;强行提速,不换挂机头,一站到底看起来似乎都是为了加大单位时间的运量,提高生产效率。到这里,如果以经营企业的眼光看,这几个令人不满的主要因素其实还是能有个合理的解释,或说至少目的明确,而不是什么玩命的疯法巴。

各位看官可能在想,这事是由安全问题而生阿,你咋不提安全啊?!我们用经营企业的眼光来看,我们回到怎么落实责任上去,造成安全事故?怎么办?1)民事的,赔钱;2)刑事的,蹲大牢。当造成安全事故的成本够高的时候,企业还敢这么做么?还能这么做么?或说对于这类行业,进行定期审查,当审查出问题之后就会给企业带来巨额的罚金,或是停业等给它造成巨额损失的处罚他还能这么做么?他还敢这么做么?!如果一次重大安全事故判罚你40亿美金还不算完,还要面对后续处罚和社会谴责,相信随便家企业如果想继续做下去,都能搞出个切实有效的安全体系巴。

话说到这,我想继续问,现在的危机催生出这么多改进,如果我们有着如此之大的提高空间,有没有可能是在为以前还债呢?换句话说,以前我们在干什么?以前的日子是不是过得太舒心了呢?而这些不满真的是因为对安全问题的关心和预见?还是因为有些东西的改变侵害了个人利益?还继续向下问么?我不敢了,不是怕问不出来,也不是怕答不出来,而是怕答出来的答案。

我忽然想起小说和电视剧里雍正实施新政时候那些对新政不满的八旗子弟,以及利益受损的官宦。呵呵,是不是想多了?

第一次回长贴,修改了一些重复的标点,缩进,及连词,见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