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马英九牵手阿辉伯 胡锦涛盛宴连爷爷 -- 纪琮

共:💬60 🌺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马英九牵手阿辉伯 胡锦涛盛宴连爷爷

这两天台海两岸分别上演两场大戏。这两场大戏对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

先说海峡那边。马英九的人事案已基本出炉。我们发现,马英九直接领导的两岸、外交、国防事务的主管全部由台籍人士担任,全部是李登辉一手提拔的干将。他的副总统萧万长、行政院长刘兆玄则是李登辉时代的行政院正、副院长。马英九与李登辉的政治结盟已不言而喻。

马英九引入李登辉势力一方面有个人感情因素。李登辉对马英九有知遇之恩。他当法务部长、台北市长都得益于李登辉的提携、支持。马英九对李登辉只有感激之情。在市长任内,马始终把李的照片摆在办公室内。所以现在当上了总统,用一些李的人,也是人之常情。

但另一面。马英九也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马英九年轻资浅,在党内又无任何职务。当了总统后,如何压制党内大佬,保证自己的意志不受干扰的贯彻下去,是马面临的最大考验。马英九在台北市长的经历告诉我们,马绝对不是一个会与他人分享权力的人,而是一个独断专行、搞一言堂的人。所以他必须确保自己在两岸、外交、国防事务上的绝对权威,绝对不能让如连战主导的国共论坛出现越界、越权现象。然而像连战,江丙坤,吴伯雄、王金平这些人,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灯。因此,马英九很有必要引入第三方力量,帮助他压制党内异己。李登辉自然是上佳之选。

马英九会选中李登辉作为自己政治上的盟友,一来是李作为前任总统的个人声望和政治影响力。二来也是马的政治理念与李相近。

不管马的中国情结有多深,在现实政治环境下,马英九的理念就是拼死守护中华民国(台湾)的主权独立,不让台湾被大陆吞并。在马英九看来,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与大陆互无统属。用萧万长的话讲就是“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两个中国。”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马英九才会认同李登辉的“统独是假议题”的观点。所谓“统独是假议题”就是指中华民国(台湾)本身既为主权独立国家,故根本不存在独立问题。所以,李登辉的“两国论”于马英九而言,真是“与我心有戚戚焉”。

马英九在博鏊论坛结束后,即告戒台湾人“不可让冰山融的太快,否则会造成洪水”。可见在他眼里,大陆仍然是洪水猛兽。所以必须要渐进式开放,否则就会被大陆吞并。这一思维和李登辉的“戒急用忍”何其相似。因此,当马英九看到自“胡萧会”后台湾涌起的那股“中国热”,看到国民党几位大佬赶集似的往大陆跑,他怕了,于是,他果断的踩下了刹车。

基于以上总总,马英九起用李登辉人马出掌陆委会、国防部、外交部目的就是排除干扰,确立个人权威;为两岸交流设置防火墙,防止台湾向大陆过度靠拢,维护台湾的主权独立。

说完海峡那边,再说说海峡这边。第四次“连胡会”热闹登场。连战此行,恰逢马英九宣布赖幸媛出任陆委会主委的时刻,时机敏感。但今天的“连胡会”,胡总给了连战很高的评价,极高的规格,热诚的欢迎。整场会面都洋溢着和谐、友好的气氛。胡总在会面时,非常强调连战05年的破冰之行,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对其表示感谢。胡总的感谢之语在现在这个敏感时刻,恐怕包含了更多含义。

政治是残酷无情,只有利益没有感情可言。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为政者的大忌。马英九的这宗人事任命案,不仅出乎岛内的意料,也出乎大陆的意料。在这样的情况下,既然马英九不可靠,则拓展两岸交流的第二、第三、第四轨道就显的尤为重要。

从连战这边讲。马英九和李登辉结盟,对连战,绝对是个坏消息。当年李登辉明挺连,暗助扁,导致国民党输掉选举,也导致连战当不上总统。事后连战毫不留情的开革了李登辉党籍,并将李的亲信统统清除出国民党。现在马李结盟,连战能有好果子吃吗?连战的这次大陆行,除了明面上的目的,借重大陆制衡李马,恐怕也是连战的小九九。

胡总知道连战尴尬与苦楚,所以绝口不提此事,而是一个劲给连战戴高帽,目的就是安抚连战,告诉他,虽然马英九不够朋友,但我们够朋友。通过拉拢连战,达分化国民党,制衡马英九,加快两岸开放步伐的目的。

马英九与李登辉的结盟,在岛内,将改变旧的政治版图,加深国民党“本土化”,缩小蓝绿差异。在两岸,将增大两岸交流的不确定性,甚至导致两岸关系再度冷冻

胡锦涛与连战的会晤,将促进两岸交流的多轨化。大陆会更重视国共论坛等民间交流的作用。通过民间交流、政党交流,来督促、鞭策马英九加深两岸开放程度。

两边各展手段,上演各自的大戏,未来两岸的走向将变的更起伏不定,难以预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