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转载】80年代的动画片大全之中国篇 -- foundera

共:💬90 🌺5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对日美漫画、动画的误解

本帖可能有拍砖的性质,所以我先提前说明我对楼主提到的所有80年代的动画都是非常之喜爱。虽然目前老大不小了,还是想有机会的时候要再看一遍,有正版DVD的话绝对会去捧场。我想讨论的是很多“80前”对动漫的误解,甚至是无知。看这贴的“80前”可能比较多吧,所以想解释一些东西。

首先大家经常说的“动画”,实际上是指人为画出来的动的影片,和印刷在纸张上的“漫画”、“连环画”是不同的,这里特别讨论动画。当然实际上很多漫画有动画版,然后还有电影版。

误解1.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

动画作为一个载体,是谁都可以看,也是什么题材都可以表达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始大家都“认定”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电视剧是给大人看的,但是我认为这么做的、想的“大人”思想是狭隘的,必然限制到对动画的创造。比如日本、美国就有很多动漫讲严肃深刻"有教育意义"的题材,任何人都可以看。我是科幻迷,所以简单举两个科幻的例子:日本的《铁道999》,美国的《Star Trek》。这里就不展开讲了,看过的自然知道这两个是怎么回事。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也是有动画版的,是不是只给小孩子看?

现在对这个动画这个载体的再创造,我觉得美国做的最好。比如《Sin City》把真人和动画结合的很完美,不过这个电影更确切的说是“Graphic Novel”电影化,而前不久的那个《300》就是完全真人电影了。《Beowulf》是完全动画了,虽然是以真人为模板拍的。这几个都是R级的,18禁。所以说媒体应该分级,而不是看是真人还是动画。

误解2.日美动画没有教育意义

作为曾经的小孩,我对“教育意义”这个词是烦透了!!!作为教育大军的一员,我又完全支持“寓教于乐”,但是要看怎么做。很多鄙视日美动漫的人士的想法是日美动漫没有像中国动漫这么有“教育意义”。你看过多少日美动漫就这么说呢?比如举个很暴力的日本动画“圣斗士星矢”吧,除了日化的欧洲神话外,包涵的是日本对勇气、忠诚、牺牲等等品德的诠释。你可以对日式品德有不同意见,但是你不可以否认这个动画有日式的教育意义。同理,美国的动画“太空堡垒”、“小鹿斑比”、“料理鼠王”等等都是有教育意义的。就算是单纯“王子公主”的好莱坞动画,也是有他们的意义在的,比如“野兽与美女”,“白雪公主”。如果你对王子公主不感冒,请看“Finding Nemo”,"Shrek","Ice Age"......

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人对日美动画的误解也来自于接触面小,知道的主要是电视上在6点给低幼儿和小学生放的动画。日美动画有很多精品,但是中国正版引进的很少,播放的也不是很恰当。比如《圣斗士星矢》,当年放的时候是6点小孩子看动画的黄金时间,所以分辨力很低的学前儿童也学“天马流星拳”。我知道凤凰台把该片定位为暴力过分,不利于小孩子,在午夜放。再比如“猫和老鼠”从40年代开始发行,观众对象是低幼儿,但是完全不能代表现在美国给低幼儿做的片子。现在美国儿童看的“Dora”,制作的非常好,非常有教育意义,比那什么“蓝猫”要好的多了。所以针对儿童的动画也是有分级的。

美国好莱坞的动画片很有创意,很有气魄――不过,十个故事有九个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就像现在中国打开电视到处是皇帝戏一样。另外,美国的猫眯是永远打不过老鼠的,不象中国的《好猫咪咪》和《黑猫警长》总算还给猫一个公道。

你这里大概是指迪斯尼的动画片,好莱坞的动画片是很少的。而且90年代以来,迪斯尼已经很少有王子公主的故事了,实际上“怪物史莱克”系列就是对王子公主的完全解构。 参见《漫话动画片》by 多萝西链接出处

日本的卡通开始明显的是模仿中国,像《聪明的一休》。后来逐渐发展,并有了自己的风格。不过现在风靡中国的《蜡笔小新》我实在是不敢推崇:诚然,蜡笔小新很搞笑;不过,现在的孩子能学到什么?是在小鸡鸡上画大象,是掀女同学的裙子,还是捂住正在驾驶的司机的双眼?

这个就完全错误了。日本卡通的历史比中国的要长的多了。还记得“森林大帝”和“铁臂阿童木”么?中国80年代的动画是非常有原创性和中国风的,然后就断档,90年代开始完全模仿日本动漫了。至于《蜡笔小新》,我听说日本是分级的,不是给儿童看的,《樱桃小丸子》是儿童的。如果中国的儿童看到了,请责问中国电视放映部门,不要骂臼井仪人。另,各国对儿童应该受什么性教育是有不同意见的,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中国的小男孩小学的时候也掀女同学的裙子。

总结:

1.不要小看小孩。

2.动画要分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