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8*8·史书大国·大历史 -- 陈郢客
按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恪”应读作“克”(拼音:Kè)。 但有资料表明,由于陈寅恪是客家人,而“恪”在客家话中有“quó”的,因普通话(时称“国语”)中无此音,于是到中国北方后,便被当然地称为“yínquè”了。因袭相承,并成为习惯。所以,有学者认为,“陈寅恪”应读作Chén Yínquè。
不过,在使用汉语的人中间,知道这一点的人显然为少数,包括陈寅恪本人也并不追究。因而,在使用普通话时,仍不妨将陈寅恪的“恪”读作“克”(Kè)。况且,陈寅恪本人在1940年5月致英国牛津大学的英文亲笔信的署名是“Tschen Yin Koh”。
在牛津档案中有一份关于陈教授的简介,其第一句称“陈寅恪(Chen Yin—chieh)先生比较喜欢他的名字的罗马拼音作(Tchen Yin—koh) ”(原文是英文);杭立武致牛津大学中国委员会秘书的信中称:“我并不能够通过你向剑桥大学提供有关陈寅恪(Chen Yinchieh)先生更详细的资料(他自己喜欢用的姓名的罗马拼音是‘Tchen Yinkoh’)。(原文是英文)”。 这都很明白地说明“恪”字的读音问题,证明深通语言学的陈寅恪先生也认为“恪”字的标准读音应为“ke”,但因为乡音等原因在日常生活口语中读到陈先生的名字时则习惯念“que”。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我想,客家人陈寅恪先生关于他名字的读音是以他自己家乡方言(“quó”)转过来的。陈先生虽然“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但他对当时的国语(北方话)却不是必然地说得很标准的(这也包括他的夫人唐女士)。我也请教了说梅县客家话的长者,比如“恪守”的客家音是“kashu”(以普通话拼音来拼),却是怎么也拼读不出“que确”音;但“冷却”的“却”字客家读音确是“kuo”,把k换成q,就成了上文所写的“quó”---却字的客家音。当然,为何当初陈先生选恪字的异读音“que”而非正读音“ke”的具体缘由现已经无从稽考,但我以为仅以家乡口音来解释稍显勉强。
至于文化界、学术界中人多有念作“que却”的,也只是传统习惯问题。就像我的化学老师一直把“氯化钠”读做“录化钠”,她也很明确地说过她的导师、化工行业的前辈就是这么读的,而正读当然还是要按教材读作“绿化钠”。
中国人姓氏的读音必须遵循的是---其字做姓氏解时的读音,例如:解小东的姓“解:xie4”、仇姓氏音“qiu2”;而名字则是以其用字的“本来用意”来确定读音。而“恪”字本就是书面语用字,正式的读音长久以来一直是:【廣韻】苦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克各切。
故此,我认为,这个用作名字的“恪”字,在陈先生家里自然可以用家乡话读(quó),而在官话场合则用国语读,那么现在官方语言是是普通话,自然是用“ke”音来读较为适宜;而且这也符合在1985年12月,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联合发表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其中明确规定:“恪”统读为“ke”。
综上,除非是陈先生的传承弟子一脉,因尊敬而读“陈银确”;否则,陈先生大名以正音“陈银客”读亦是正确的读法。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歪批啊。 燕庐敕 字108 2008-06-11 20:18:16
🙂燕大所谓“确”音不知典至何出? 龙鳞甲 字1286 2008-06-12 07:17:29
🙂此非典籍所依,完全是乡音作怪 燕庐敕 字184 2008-06-12 18:19:46
🙂和燕大---关于陈寅恪先生名字的读法
🙂考证的真仔细,赞! 2 燕庐敕 字276 2008-06-17 19:26:36
🙂谢谢燕大又提供了两个小细节,花一个! 1 龙鳞甲 字271 2008-06-20 21:02:09
🙂不是吧 一个历史 字80 2008-06-12 03:29:46
😄那看来是mm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燕庐敕 字18 2008-06-12 03: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