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价值组实盘报告】第15周:股市成为社会问题 -- 陈经
2008年06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璐
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30日解禁股计678.41亿股,其中25.47%减持
⊙本报记者 王璐
A股市场今天迎来首家存量全流通的公司——三一重工。作为两市第一家进行股权分置股改的上市公司,三一重工限售流通股自2006年6月19日率先解禁以来,其大小非总共减持股份数量仅占公司总股份的3%不到,减持比例很低。而从记者日前获得的一份沪市公司大小非减持统计数据来看,这一现象并非个案。就股改形成的解除限售股份的减持而言,沪市公司大小非减持数量整体相当有限,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仅为0.44%。
三一重工是两市第一家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根据当初股改时的约定,2006年6月19日,三一重工完成股改一年,其部分限售流通股被允许上市流通,由此首开两市限售股流通先河。此后,其他上市公司限售股份陆续进入流通期,由此,限售股份的解禁及减持情况成为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高度关注的现象。
尤其在下跌行情中,“大小非”减持更被认为是行情走低的始作俑者。但记者从上述统计资料中发现,“大小非”减持并非投资者想象中的如“洪水猛兽”般。统计数据显示,自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30日两年间,沪市上市公司因股改形成的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共计678.41亿股,该部分股东实际减持172.77亿股,实际减持股份占解除限售总额的25.47%。累计减持股份总交易金额为2908.59亿元,仅占同期沪市股票交易总金额的0.65%,占沪市总市值比例(以2008年6月计)为1.74%。
在这24个月中,沪市解禁股份最多的月份是2007年10月,当月总共解禁176.53亿股。而大小非减持股数最多的两个月份为2007年4月和5月,分别减持13.13亿股和16.09亿股,同时,这两个月大小非当月减持金额也颇高,分别达到175.16亿元和304.60亿元。而结合当时的大盘走势来看,这两个月正是上证综指涨幅最高时期。
2900亿的套现貌似不是成为大盘下跌55%的主要缘由,这种量级就和印花税差不多嘛。。大非的减持受国资委的意志决定,抛与不抛主要还是和个股基本面相关,烂股扔光,优质好股还要增加控制权呢;小非的比例还是很少很少的,低成本(指ipo之前形成的)就更少了,折腾不了多大动静。对于所谓的大小非套现和估值下移的关系被无限放大了。拿大小非说事,感觉和上次拿平安再融资说事是一种性质的,他们想把股指打低总是能找到由头。所以,我觉得葡萄喜欢推导“他们”的思路还是一种比较正确的方法。只是他的表述过于晦涩,不如陈大这般直截了当。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讨论】救市,会不会是一个恶性循环? 1 勇敢的小虎 字206 2008-06-21 17:07:52
🙂投资中国股市还不如投资拉美基金 任爱杰 字306 2008-06-21 16:36:36
🙂大非解禁的危险是被恶意夸大的。 2 春之晚风 字329 2008-06-21 12:00:26
🙂贴一篇有关大小非套现的供陈大参考
🙂股市庄家操作利用了股市非线性特性 PBS 字196 2008-06-21 18:37:44
🙂顶楼上的 大龄布衣 字33 2008-06-21 06:07:07
🙂我原来有个意见,三年内不要碰中信。 kraft 字18 2008-06-21 03:51:16
🙂理由呢? 一直在吹 字0 2008-06-21 0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