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报国欲死无战场 – 记东北军名将黄显声 -- 萨苏
中国积弱已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丧权辱国。很多从军的人是冲着拯救国家于危难的想法去的,尤其是对先进思想敏感的知识分子。GCD的理论有先进的一面,而更重要的是,在当时,有可操作的一面--发动组织群众。而KMT的理论的可实践性比较差,靠的是JY,看看KMT的历次起义就知道差距了。北伐的结果也只不过换来一个妥协。搞到最后,连孙中山也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了。这些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作为一个团体,黄埔军校发红一点也不奇怪。中国文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和共 产主义的主张的无私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在精神思想上有先天的优越感。很多国军将领对共军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是换到自己身上做不到而已。想想看也是,共军这边的毛、朱、周上上下下的这些人,随便挑哪个,只要不再信共 产思想,到国军这边都会是高官厚禄,可人就是愿意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出生入死,较一个真,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千千万万的人。这样的人和组织的思想境界,的确值得人仰视。陈赓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人格魅力,不是盖的。这也是TG虽土,还有大批留洋的知识分子愿意投靠,因为,看得到希望。到解放战争,无论从思想境界、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军事能力,两个阵营的差距都已经到了极致,才有那种摧枯拉朽、土崩瓦解的现象。这种现象很难用各种联系来解释。至于现在的TG总给人一种既爱又恨的感觉,就不多说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这个吧,我给小径有个回答 萨苏 字37 2008-06-27 17:59:32
🙂不会吧,您难道连第一次国共合作都没听说过? 1 先圣 字218 2008-06-26 18:03:53
🙂:) 6 萨苏 字560 2008-06-26 19:52:16
🙂这种现象可能跟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有关系
🙂我给一位朋友写信的时候提过自己的看法 7 萨苏 字1654 2008-06-27 02:01:39
🙂记得招生好象是各招各的 乡间小径 字355 2008-06-27 02:26:34
🙂的确是各招各的 1 萨苏 字178 2008-06-27 02:45:46
🙂您回帖经常是高深莫测:-) 3 先圣 字800 2008-06-26 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