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马岛战争中英军的后勤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上) -- 忘情

共:💬49 🌺1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马岛战争中英军的后勤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下)

(上)

链接出处

六、 战争中后勤保障物资必须品种齐全配套,数量充足

英后勤的各种标准数据平时就已经研究得十分周密妥当。战时只需根据作战地区的不同,部队的配置和战争的特种需要加上备份,就可一项不漏地,很快计算出实际需求量。从指定的军队仓库或指定的民间公司、工厂、商店、仓库提货,向作战部队提供后勤保障物资。

在战争期间,英国军事工业迅速地完成了平时状态向战时状态的转化,成百个大大小小的民间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英特混舰队的保障工作。

英国特混舰队每天仅仅为了保障270000人的吃饭就需要60吨食品。食品的保障工作由约30个公司负责。各种战斗口粮集中到南安普敦附近的英国海军仓库,并按一人、三人和十人份粮的三种规格预先包装好。给养中主要为罐头食品,牛肉干、羊肉末、土豆粉、大米、蔬菜和苹果脯等。当然还有食盐、火柴和餐巾纸。

由50个公司负责提供服装和其他纺织品。虽然英军常在挪威北部和格陵兰这种寒区进行演习,但其冬衣储备量仍不能满足参战军人的需求。因此开战后需要向民间企业发出紧急订货单。

这些民间企业修订生产计划,加班加点地工作,保障了前线士兵的衣食无忧,为维持士气和战斗力,为蠃得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七、 卫勤系统快速高效

由于直升机和医院船的广泛运用,以及使用VC10型飞机将重伤员迅速空运回英国本土,英军伤员在6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正因为如此,伤员的死亡率降到了百分之十以下。

我国所面临的海洋方向的威胁,相比当年英国要严重得多。我国的海上力量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虽然发展迅猛,但和我们所面临的威胁,以及未来可能的海战战场相比,各方面的能力还显得不足。尤其是后勤保障这一块。我军由陆军起家,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在这三场战争中,我们对后勤的理解和现代化战争的需要是有相当差距的。抗美援朝战争让我军真正体会到了后勤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在现代战争中,后勤保障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后勤保障能力对战斗力的制约程度。正是三年抗美援朝战争,让我军的后勤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各方面的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后勤领域,已经开始了三军联勤试点,军队保障社会化试点,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这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作战样式的改变,对于后勤的要求更高了。而我军未来面对的渡海登陆作战又是人类战争形态上最为复杂的作战样式,对后勤的要求极高。结合马岛战争中英军的后勤经验,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以外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 完善大联勤体制

几十年来,我军形成了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后勤格局。造成了重复建设,资源未得到优化和有效配置,层次过多,周转效率不高。近些年虽然开始了大联勤和生活保障社会化试点,但多年积弊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了,任重而道远。

二、 充分完善动员计划

英军的经验证明,平时周详计划,战时能省却大麻烦。在未来的渡海登陆战中,运输工具是否够用是一个关系成败的大问题。由于军费和技术的限制,我军平时不可能维持庞大的两栖船队,战时必须要动员大量的民船加以补充。因此,平时就应该着手编制动员计划和改装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远洋运输船队发展迅猛,在战时,这是一支举足轻重的运输力量。我们在建造民船时,就应该根据船只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战时改装计划。改装图纸应作为随船文件保管。这样,战时动员号令一下,就可以拿出图纸实施相应的改装,省却临时抱佛脚的麻烦。

对于船员,我们应该平时就加强预备役训练。海军官兵在退伍安置时应尽可能向远洋商船队倾斜,一来专业相对对口,二来起到了贮存骨干的作用,专业技能不至于退化,平战转化迅速。

对于数量极为庞大的渔船,我们可以在休渔期内组织渔民分片编组,进行动员演练,甚至参加实弹演习,暴露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战时,我们的联勤不仅要做到各军兵种的联勤,而且要把动员起来的民间力量也统合在内。这就需要我们战前周密计划,战时统一管理,调配,这项极为艰巨复杂的工作在平时就应该做相应的准备。

三、 完善前进基地建设

与英国不同,我军在战时将无法得到外军提供的直接帮助,一切都得依靠自己。渡海登陆战作战样式复杂,后勤保障任务极为艰巨,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前进基地建设。许多物资平时就可以预先贮藏,靠前配置。

和英军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前进基地离战区不会很远,仍处在对方火力打击范围内。因此加强对前进基地的防护切不可掉以轻心。

四、 大力加强空中运输力量

马岛的经验证明,空中运输,尤其是直升机空运,对于应急保障起到了关健性的作用。目前,我军的空中运输力量相当薄弱,尤其是直升机力量更是我们的弱项。这次汶川地震,举全国全军之力,才调集了百余架直升机,而且对于堰塞湖抢险至关重要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全国仅有一架。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的空中运输力量无法满足战争需求。

固定翼飞机还相对好办,战时可以征召民用运输机来解决部分问题。但直升机民间保有量极少,战时根本无法满足要求。解决这个问题,从中远期看,寄托在国产新型中型,大型直升机的研制成功上,从近期看,尤其是从应付突发情况的角度来看,外购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从外购的可能性,经济性,后勤配套体系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将是我们主要,甚至是唯一可靠的外购渠道。为了解决零配件供应,提高后勤保障的自主率,可以考虑引进俄制直升机的维修线甚至组装线,以满足我军的急需。

五、 加强医疗方仓的生产储备,构建伤员后送快速通道

医疗方仓的出现,解决了前沿野战医院开设的大问题。“世昌”号国防动员舰加载医疗方仓后,就变成了一艘医疗船。渡海登陆作战,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作战人员的大量伤亡。医疗方仓的出现,解决了平时医疗船少,战时需求量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平时生产、贮存大量医疗方仓,战时根据需要,将医疗方仓安装在合适的民船上,满足前线急需。

这次汶川地震,我国史无前例地开行了医疗专机和医疗专列,将灾区重伤员紧急转运至全国,减轻灾区医疗压力,动员全国力量投入医疗救治工作中去。可以说,这是战时伤员快速后送体系的一次预演。我们要好好总结经验,完善预案,为未来渡海登陆战的卫勤保障做好准备。

2008年6月3日

参考书目:

《战争与后勤》

《从马岛之战看现代战争》

《世界海战史》

《外国对英阿马岛之战的评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