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文革时期的经济发展数字简评 -- 不远攸高

共:💬128 🌺93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很简单,是76年科研成果的自然延续

不然84年为什么彻底拐弯呢?只有一个原因:科研和集体设施遭到破坏。那段时间对水利、科研等农业基础的破坏,是大家都经历过的。水利站和农研所,几乎都处于瘫痪状态,基层科研和设施的破坏,这直接导致了农业的下滑。

引起产量上升直接因素,要么是扩大规模,要么是改进生产技术,说什么政治热情带来生产上升都是忽悠人。政治热情可能带来生产要素的提高,也可能带不来。印度某一年什么也没有作,也带来了粮食增产,因为这一年风调雨顺。难道你还真相信是“民主”的功劳?

集体农业整合了群众,带来了合力,这股合力,是通过开荒、修建水利,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而集体农业也让科研有了用武之地,全国大协作的科研体制带来了种子革命。

同时集体农业也有缺陷,制度呆板,反应缓慢,对于新情况的处理手段的更新不够快。70年代末,就是对剩余劳动力的处理毫无办法。原因在于使用集体体制探讨新办法的代价太高。

但这些不是就一分了事。包产到户对粮食生产毫无作用,虽然他也没有导致产量的下降,但它增加了农民投入支出,增加了消耗,实际上导致生产率的下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