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人本哲学笔记】五、人本主义是美国的宗教之一 -- 唵啊吽

共:💬2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人本哲学笔记】五、人本主义是美国的宗教之一

不同的人对人本主义有不同的理解。把人本主义定义为宗教是许多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概念,有些中国人甚至难以接受儒教为宗教。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西方人本主义的种种发展,再看看美国宗教政治的现实,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本主义在美国是宗教,而且不止一种。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是反对中世纪基督教统治的产物。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家拉伯雷(Rabelais 1494-1553 【1】)和荷兰的人文思想家伊拉斯谟(Erasmus 1466-1536 【2】)就有人本主义思想,他们放弃追求灵魂的不死转而追求现世的幸福。伊拉斯谟是天主教神学家,对圣经的新约翻译整理有重大贡献。他抨击教会统治,肯定人性。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和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就是那个时期的人本主义代表,虽然他们以宗教题材绘画,但画中凸显人体之美。

文艺复兴者是人本主义之一种,他们反抗天主教权威,反对宗教统治对知识追求的禁锢,他们诉诸理性。但是,他们的知识追求,更多的是重新发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他们还在基督教的超自然主义的框架之内,他们还没有接受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方法。

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家蓬波纳齐(Pietro Pomponazzi)就怀疑不死的灵魂的存在,他认为道德不必基于对来世的信念。他在《论灵魂不死( On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的文章中发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灵魂不死的命题只能通过圣经的启示和基于对上帝的信念来证明,不能从自然体验中通过理性思考得到这个观念。由此他建立了二元真理理论,基真理有两个,一个是自然的,一个是超自然的。在当时的教会统治下,他的书成为禁书。

文艺复兴时期还产生了蒙田(Montaigne【3】),培根(Francis Bacon 【4】),摩尔(Thomas More 【5】)等卓越的思想家。但是,没有一个文艺复兴思想家能够发展出一套形而上学用来否定基督教的超自然哲学。文艺复兴思想家对人本主义的贡献在于反对宗教对思想的禁锢和追求现世的幸福。

白壁德(Irving Babbitt【6】)和莫尔(Paul Elmer More 【7】)的新人文主义是二元论的哲学,认为人和自然处于不同的二元的世界,他们的教育观有超自然主义倾向,他们的人本主义是复古的人本主义而不是科学的人本主义。托马斯·阿奎(Thomas Aquinas【8】)和马利坦(Jacques Maritain 【9】)的人本主义则完全是天主教神学理论,与现代人本主义相去甚远。席勒(F. C. S. Shiller【10】)的人本主义理论揉合了实用主义哲学中有争议的概念,承认超自然的存在。这三种人本主义,都不是拉蒙特主张的人本主义。拉蒙特主张的人本主义是自然的人本主义,与超自然主义没有任何调和余地。

自然人本主义的一支是一群自称为宗教人本主义的人,他们许多是来自基督教独位体教派(Unitarian 【11】)的神职人员。正是这些独位体神职人员联合其它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在1933年发表了《人本主义信仰》第一版【12】。

美国官方承认人本主义是一个宗教的标志性事件,是1961年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个裁决(Torcaso v. Watkins 【13】),这个裁决涉审理的官司是因为人本主义者托卡叟在接受公证职务时拒绝对上帝宣示,因此与马里兰州公证处发生争执。法官布莱克在此案司法审查中说,美国有许多不信上帝的宗教,包括佛教、道教、伦理教育会(Ethical Culture 【14】)和世俗人本主义(Secular Humanism)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只要有一个信仰,有一套哲学,并组织起来将这套哲学付诸实践就可以称为宗教。世俗人本主义是大多数华人所拥有的世界观,但是大多数华人都难以想象世俗人本主义可以是宗教。

伦理教育会与宗教人本主义非常接近。该会创建于1876【15】, 是《人本主义宣言》签名组织之一。他们崇尚伦理在个人、社会、国家和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该名称已及该教教义与中国的儒教几乎没有区别。他们是入世的,是现世的。不同的时代和地区人本主义的观念也不同。孔子在春秋时代主张仁政是人本主义的,但不适应当时的经济基础。儒教发展到宋明理学走到政教合一礼教吃人的地步,则有人本之名而丧失了人本之实。释道儒是人本主义的,但是有很多唯心主义成分,如佛教哲学很多是建立在超自然框架内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的,因为其信仰是建立在依靠人类自身而不是依赖造物主来解放人类的。联合国人权宣言是人本主义的,其目的是依靠人类而不是依靠造物主来建立具有人的尊严的的人类社会。中国今天提倡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符合世界和平潮流,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儒学在中国可以作为文化事业来发展,在美国则不妨把儒家文化中心注册为宗教组织,才可以利用宗教形式在美国现实社会的优势来发扬儒家文化思想。美国虽然是言论自由社会,但是攻击其它宗教是政治上不正确的。称为宗教了,就可以以宗教自由的权利排除许多发展障碍并利用许多社会资源。

自然人本主义的一支是思想自由者(Freethinkers 【16】),他们起源于法国革命前期的思想启蒙家,一直致力于反对教会对思想的禁锢。菲律宾的自由思想协会在1964年就更名为人本主义协会。自然人本主义的另一支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s 【17】)理性主义在英国曾经有非常强大的组织,他们的宗旨在于建立一个不依赖超自然和宗教权威解释的伦理哲学体系,一个基于理性和和经验的伦理哲学体系。1957年,英国理性主义把他们的会刊改名为《人本主义》。1963年,英国伦理教育会和理性主义出版协会联合成立了英国人本主义协会【18】。

美国人本主义协会【19】成立于1941年。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任该协会主席。1952年,各国人本主义组织在阿姆斯特丹开会,成立了国际人本主义和伦理联合会【20】。

自然主义和唯物主义也是反对超自然主义的,但他们更着重客观世界而不是人和人类社会本身。这两个哲学体系不是以人为中心,不宜将它们纳为人本主义。但是,人本主义确实与者两个哲学体系有许多共同的观念。

教会在美国有很大的政治势力,同时是发挥各种社会功能的组织。许多中国人游离在社会边缘,原因之一是难以接受教会的教义。如果你是喜欢一些社会活动的人,喜欢开拓你的社会关系网络,又不能接受基督教的教义,那么,你还有其它许多选择。如参加人本主义【19】组织的活动,参加理性主义者【17】的活动,参加自由思想家【16】的活动,或者试试当地独位教派的教会【11】。这些组织的理念或许比较接近中国文化的一些理念。如果你带有中国文化背景,远里唐人街,一时无法找到释道儒组织,或者喜欢英语背景的社交活动,那么参加这些人本主义类的社会团体或许是一种比较容易适应的融入当地社会的社交活动。

【1】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jiaoszy200407001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8B%89%E6%96%AF%E8%B0%9F

【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2%99%E7%94%B0

【4】 http://www.ebookee.com.cn/The-Essays-Francis-Bacon_165590.html

【5】 http://www.ebookee.com.cn/Utopia-Sir-Thomas-More_165850.html

【6】 http://www.mh.sinica.edu.tw/e/index-E2-a2-37-1b.htm

【7】 http://jkalb.freeshell.org/more/index.html

【8】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shszxb200501006

【9】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maritain/

【10】 http://en.wikipedia.org/wiki/F.C.S._Schiller

【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arianism

【12】 http://www.americanhumanist.org/about/manifesto1.html

【13】 http://caselaw.lp.findlaw.com/cgi-bin/getcase.pl?court=us&vol=367&invol=488

【14】 http://www.aeu.org/

【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Ethical_Culture

【16】 http://www.freethinkersunitednetwork.com/

【17】 http://www.rationalists.org/

【18】 http://www.humanism.org.uk/site/cms/

【19】 http://www.americanhumanist.org/

【20】 http://www.iheu.org/

唵啊吽:【人本哲学笔记】四、什么是人本主义

关键词(Tags): #荣耀春华#人本哲学#人本主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