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3)接着说邓公 -- 史文恭
化了,——那么土地兼并以及兼并利益者的势力怎么打掉?
这不光是生产率的问题。——还有一个趋势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土改分田地——如何制约土地兼并(历史循环)——土共的确是面临3千年之变也就千年转型下了决心并有所思考的政党,当然看法尺度不一。有的认为收土地刻不容缓,否则兼并趋势起来了就难办了;而有的认为暂时不妨,小农本性未必适应这么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能只讨论生产率的问题,那是因为当今农村土地还未私有,尽管有种种松动。——就很容易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这提醒我们,不能单从生产率的问题思考当时的选择。
老实说,就算现在穿越到五十年代,我也不知道那个所谓的最佳尺度在哪里。何时放何时收,既保证农民的过渡期适应又保证兼并不至于卷土重来——那个黄金分割点在哪里?既然避免千年循环浪费,向工业国转向是得集体制的,——收是没有大错的。就跟炒股要求人一定卖到最高点,是很难的。趋势不错,未必触到了黄金分割点是真的。——不过,这太难了,也是真的。
中国太大,实践不易。前辈们的试错试对,——对于我们当下均有意义。我们必须在3000年之变的视界中衡量土共的选择,因为土共的确是就3000年之变做了认真思考并有所反应的政党。
1953年4月23日,邓子恢在《在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减少自然灾害和逐步改进生产技术。靠什么办法解决呢?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让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破产贫困的旧道路;另一条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加上国家帮助的大家富裕的新道路。
我们可以一窥这批人之一的思考模式: 旧路的阴影历历在目,得走新的路。新路在哪里?路在脚下。
这是建国直到当下很多事情都不会有定论的真正原因。不断摸索,不断试对试错,土共和我们走的是
千年转型的路。这路上必然有许多人的代价,喟叹,承担,——直到定型。那时,也许就不会有当下这么多的困惑与争议。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工分看上去象是WOW的DKP? 1 suqier 字0 2008-09-27 08:00:34
🙂呵呵,是有点象。 金色阳光 字0 2008-09-27 19:40:40
🙂本质就是你在混淆生产力和利益分配 7 海纳 字482 2008-09-24 23:40:45
🙂不过,还得考虑另一个变量。——就是50时代不把土地集体
🙂土地的兼并现象是中国古代史一大问题,然则, 8 史文恭 字531 2008-09-24 23:22:41
🙂中国当时的国家工业化恐怕消化不了那么多的农民工 1 八一五那一天 字352 2008-09-25 02:03:36
🙂事实就是当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远不能容纳集约化后多余出来 7 雪里蕻 字176 2008-09-25 02:09:21
🙂你把土地兼并这问题看得太小了。 109 陈郢客 字1400 2008-09-25 00: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