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移居台湾的九大师》一書读後随笔 -- 北宸
日前一位朋友介紹了我這本《移居台湾的九大师》,今日讀畢寫下感想,也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近来对於描述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著作有些兴趣,在动荡的年代里,东方与西方不同思维的衝击下,产生了一群在混沌中寻找真理,在黑夜中寻找星星的文人,循著他们的足迹,往往对於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历程有一定的帮助。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这本书介绍了胡适、梁实秋、林语堂、钱穆、傅斯年、罗家伦、殷海光、雷震、蒋梦麟的生平,他们一身的经历相似之处是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影响中国近代化甚巨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影响不单表现在政治方面,对於文化普及与科学民主的提倡更可说是揭开了中国学术文化界崭新的一页。然而九位先生却也因离开了海棠的故乡,而使他们後半生的作为评价囿于於施展不开的海隅一角。
许多人说历史人物的功绩是由其所处的时代所造成。然而,我更愿意服膺以「政治一时,文化永久」的眼光来瞻仰先辈。这本书正是以人文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九位先生在退去政治外表後所存在的意义。
用纯粹文学的眼光欣赏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一件舒心事。《雅舍小品》中的数篇文章曾收录在臺湾中学课本里,梁实秋先生擅长雅致的骈句,淡淡素素的笔触写来却自有深刻思想的沉甸。平淡的叙事与质朴的文笔, 偶尔神来一笔的诙谐,这样的风格正如本书所言:《雅舍小品》成为台湾文学经典。我自小在这个文学环境的浸润下长大,确实认为先生的散文笔风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台湾早期文坛写作者的风格。
很多朋友或许不知道,当年梁实秋先生在四川写成的这本《雅舍小品》,五十年後仍然以第一高票在1999年台湾行政院文建会主办的「台湾文学经典」散文类作品选拔中稳拔头筹。
《雅舍小品》內容多为梁实秋先生对日常生活周遭人物的观察与感想,每每读後,会觉得从民初到现今,从四川到台湾,人们对於生活其实可以有许多共同的话题。
在台北东吴大学校园外双溪旁的素书楼是《国史大纲》、《先秦诸子系年》、《中国文化导论》的作者钱穆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 。小的时候和家人去外双溪遊玩时,曾在素书楼旁经过,对楼里住的大儒只有敬仰。
1986年钱穆先生在他九十二岁生辰,於素书楼讲授主題為"正视历史、胸怀中国" 的最后一课。课中以"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来勉励时代青年抱着“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精神,从事理中探寻中国本源。 这最後一堂课冠盖云集,当时的行政院长俞国华曾特赠一幅“鸿儒硕望”镜屏,以示敬意。却可叹发出如此震聋发聩之语的先生几年後被立法委员陈水扁批判“侵占市产”无权居住在素书楼。1990年这位尽乎全盲的国学大师黯然迁出居住数十年的房舍,三个月後离开人世。所留下的一个遗愿是骨灰回到江苏无锡老家安葬。
站在2008年的今日回头看十几年前的这段社会报导,不免感慨台湾现今一些很年轻的朋友,或许经过政客多年有心的操弄,对中国的连繫似乎也随著大儒們的逝去而跟著断了线。
我也常想著,当时年幼现已成为台湾社会中坚的三十世代,心里可曾遗忘,抑或是自始至终认定这句"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
若有机会的话,很是希望有一天能一访钱穆先生成长年代的无锡七房桥,或者和我的大陆朋友们同遊外双溪临溪路七十二号的素书楼,一览先生各个时期的著作展品。
在读到书中介绍殷海光先生的开头这段里,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老家了。。。
“在老树和老房子相伴,庭园、黑瓦、蔓藤相连的台北市温州街漫步,总让人禁不住缓了步伐,就像是穿越时光隧道,这里闻不到都市虚华的气味,缓缓走向台湾大学,靠近温州街附近的新生南路上,有座外观朴实的日式木造平房,名为"紫藤庐"茶艺馆,现在是台大学生与一般民众联谊泡茶、聊天讲古的地方。 “
我生长了十多年的台北市温州街老家,就在"紫藤庐"'旁啊,却从不知晓,这座简单的房舍曾是当时知识分子一座对抗专制统治的堡垒。从早年的殷海光、雷震到70年代末期陈映真、李敖、陈鼓应、施明德,这些党外人士都曾在紫藤庐频繁出入。
由殷海光先生主笔的《自由中国》,事实上是由蒋介石的文胆雷震先生,邀请胡适担任发行人共同创办的刊物。《自由中国》一开始主调是定位在鼓吹以民主来争取民心,也因此被当局默许拥有比其它刊物宽松的批评时政和鼓吹自由民主的言论尺度。但是到後来《自由中国》的言论日趋激烈,停刊前的几篇: 《独裁怕自由》、《这是国民党反省的时候》,犀利强势的笔锋, 对於此同时获得美援而态度逐渐强硬的国民党已是隐然的心头之患。
之後雷震先生60年到70年的十年冤狱与殷海光先生的形同软禁,书中的这句: "当年这些五四人物所主张自由主义以及反抗权威的精神,经过政治的解读,却是在两岸都不见容于当局", 确是一针见血地道尽了政治生态的炎凉。
读这本书时往往停顿再三,许多记载带给我熟悉的狂喜,许多片段也带给我陌生的困惑,因此兴起找寻相关资料的念头。 譬如说:
“掌中华民国农复会的"台湾现代农业之父" 蒋梦麟先生曾因提倡人口节育犯了众怒,被指为与中共是一丘之貉” ,若翻阅资料,当年甚至有反对者上书行政院,指控这项行动是共党用来削弱国军军队实力的阴谋。不过蒋梦麟先生的主张得到蒋介石的支持,在1954年促成了民间组织进行小规模试办计画。在1959年政府以解决卫生问题,而非人口或经济问题的名义,决议纳「家庭计画」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部分。
“一个孩子不嫌少,两个孩子恰恰好” 这个口号一直延续到90年代。在我成长环境里所接触到的同学朋友家里多是仅有一个手足或为独生。 在90年代之後,人口结构因生育率长期下跌而日益老化。老人年金、健保成为社会与政策的关注焦点,目前的「人口问题」又转向为「大家生太少了」。虽是如此,回顾当年蒋梦麟先生所主张的节育政策, 确实给臺湾的经济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起草人,五四游行的总指挥罗家伦先生,当年以15分钟写成的宣言,最後的这几句话,曾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们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
在国民党迁台初期,罗家伦却因“提倡简体字” ,在文化政策与文艺工作上成为各方势力围剿的对象。
事实上当年蒋介石主持国民党《总动员运动会报》时曾指示:"简体字之提倡,甚为必要。" ,然而海峡情势紧绷,反对者上限上纲,高声批判罗家伦”和中共隔海和唱,共同为民族文化罪人” 。
字体繁简之争, 一旦与政治扯上关係, 已无关优美与传统,无关简化与普及,碰上“政治正确” 先生,德先生與赛先生往往也只能靠边站吧。
四六事件与二二八事件,被认为是台湾日後白色恐怖的滥殇,当初的白色恐怖数十年後被有心人士无限渲染消费,刻意诠释为外省族群与本省族群间的省籍衝突。
如今重新回顾书中对於1949年初四六事件详细的始末,不难发现白色恐怖的时代悲剧有著国共内战延续和国际上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背景。
曾为中国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培养过大批人才的傅斯年先生,在四六事件时担任台大校长。傅斯年对奉陈诚命令镇压学生的彭孟缉,态度颇为强硬,并在相当程度内保护台大学生,避免军警势力侵入校园大肆搜捕,尔後也拒绝了连保制度。此举被一些保守人士抨击其将台大培养为”共产党的温床”,然而傅斯年先生所捍卫的是学术自由,不容许野心者把大学当作学术外的政治工具。先生身后安葬在台大校门旁空地,这座小型墓园被称为“傅园”,至今仍是台大学生的精神象征。
九位先生里,最为两岸所共同熟知的除了梁实秋先生,应是胡适先生与林语堂先生了。
胡适先生在近代中国的起蒙运动中,讲究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中流砥柱的地位,在这里已是不需赘言。
有些朋友笼统地认为胡适是右翼文化的代表,是蒋介石的御用文人。 事实上胡适曾当面对蒋介石多所批判, 晚期也受到不少右翼文人的攻击。
胡适曾当面批评蒋介石:「台湾今日实无言论自由。第一无人敢批评彭孟缉。第二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三无一语批评蒋总统。所谓言论自由是『尽在不言中』也。」
书中引述胡适的好友殷海光的评论:”总结数十年来中国国运起伏隆替,中国人多容纳并吸收胡适思想之时,正是中国比较和平、安定、进步、趋向开明之时;反之,胡适思想横遭排斥与嫉视之时,也就是国运乖违,祸乱如麻,趋向固蔽之时”。
这也让我想到高远东先生以“药”和“饭”做比喻,把胡适思想看成是“饭”。
胡适先生一生身体力行 ”认真地做事,严肃地作人” ,这种建设性的处世态度,我以为正如同人不能废食一样,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或缺的根本精神。
胡适提倡“用活的语言,用活的文学工具” ,打破文化传统的禁锢,让中国文学与现代化得以接轨。林语堂先生则是将中国文化与精神通俗化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以中国人的身份写英文著作而能连续榜上列名,百年以来应只有林语堂先生一人了。先生的一些作品《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更有十几种语文版本发行在世界各国。
林语堂先生的一段话我一直很是喜欢: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生活的艺术》”
除了中英文著作等身外,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林语堂先生还可说是一位发明家。世界上第一部中文打字机、会挤出牙膏的牙刷、符合人体工学的餐椅, 都出自先生之手,这些发明现今依然存放在阳明山的故居。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这位扬名国际的幽默大师,身前居住的地方, 一物一景至今依旧保持地相当完整。在阳明山的仰德大道拾阶而上, 拜访先生留下了数千册藏书,布置得典雅静谧的故居,总能换来一个下午的宁静。
阖上书本,不知为何心里忆起了早年《京华烟云》电视剧主题曲中的这幾句 :“多少的离乱承合,多少的恩怨不平,历史的一页尚未写尽 , 砚上的笔早已凝乾……”
不论是评时政、育英才、写文章、还是作研究,先人的笔已永远放下了。在百年身後,我们对於先生们的印象也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各自听到不同的旋律。
却不妨将《移居台湾的九大师》这本书看成是一张近代历史轴线中地图的一角,延著路线,在你感到兴味的地方驻足停留。 最後或许体会到穿越时空,一些思想与价值观是属於中国人集体共同的记忆,不论如今身处於何地,請让我们都别轻易地把这份记亿從心中抹去。
[完]
附照片數張:
錢穆先生位於外雙溪的素書樓
充滿人文與藝術氣息的紫藤廬,是當年政治異議者如殷海光、前衛文化及藝術工作者的聚會場所
台大校園內紀念傅斯年先生的傅園
林語堂先生在陽明山上的故居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移居台湾的九大师》一書读後随笔
🙂梁实秋比其他八位先生缺点东西 1 frnkl 字92 2008-10-09 12:23:40
🙂北宸兄好文 1 尼伯龙根·蜗藤 字122 2008-10-08 18:54:39
🙂蜗藤喜歡這篇也讓我感到高興。 貼一張羅家倫先生的照片。 2 北宸 字710 2008-10-08 22:18:39
🙂罗家伦十年中大校长 大龙猫 字38 2008-10-09 09:43:12
🙂不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四方城 字0 2008-10-09 12:17:10
🙂菜根只应了一个“朴”字吧 大龙猫 字0 2008-10-09 12:54:39
🙂不好意思,不能理解这个校训 深大 字118 2008-10-09 1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