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华的逝世想到文革后邓做的三件事。 -- 九霄环珮

共:💬355 🌺7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主要讨论的是粮食总产量的问题,这里稍事总结:

粮食总产量和农村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但并不等同。农村到底如何发展是个巨大的问题,我谈论的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个相对小范围的问题。换句话说,农村到底应当单干,还是合作化,我还没有讨论到这个问题。我只是提出,如果排除耕地面积的变化,建国以来粮食总产量的持续提高对应于种子、水利、化肥的进步。如果你去画一个曲线反映粮食总产量和种子的好坏(种子理论亩产),水利规模,以及化肥使用量的关系,那么你应该可以发现粮食总产量和这几个因素呈正相关。

另外一方面,79/80期间,全国范围开始推行包产到户,如果包产到户确实是很大程度上促进粮食生产的话,那么我们应该看到在数据上粮食总产量呈现一个跃升。但是实际上,虽然79/80两年粮食总产量也确实在增长,但是起增长率相对于包产之前并没有体现显著变化,而改革开放后的种子的开发与运用仍不断进步,化肥用量也在不断增长(化肥的好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做深入讨论)。

我不想排除农民种田具有积极性的因素,我一方面指出这个因素并不是影响特别的大,另一方面,农民积极性的提高的关键实际上在与粮食的定价!当粮食价格高的时候,农民的积极性就高。即,关键在于分配方式,而不是单干或集体这个生产方式!集体生产方式也可以让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的市场分配。

总结一下,针对建国以来的粮食总产量变化的数据分析并不能导出包产到户对促进粮食总产量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民间和官方文件中提到的种种说法,故事,以及个人经历都不能作为衡量这个问题的科学数据和科学结论。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但是我的精力和掌握的资料不允许我做一个完整全面的科学论文,所以,高朋兄如果存在疑问,那是自然的,也欢迎你进行置疑,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如果你或者其他网友想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的话,希望首先能够了解到我的真正观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