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忍不住了 -- 萨苏
一、粤军的维克斯“6吨坦克”
根据顶级战车类杂志《Ground Power》2001年第7期,网上能查到的英文资料和有关中国中央军的中文资料,维克斯6吨坦克只卖给南京中央政府20辆,首批16辆于1935年送抵,次批4辆(带炮塔尾舱和电台)于36年送抵。没有任何该坦克被售予中国广东地方政府的文字或数字记录。
二、粤军的维克斯坦克到底是何型号
根据专讲维克斯坦克的《The Vickers Tanks》(作者Christopher F. Foss和Peter McKenzie)和网上资料,中国进口过一种维克斯-卡登-洛伊德1936型轻型坦克,而这种坦克根本没有装备中央军,因此以当时中国各军队的情况看,这才是粤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
三、日军1938年进攻广东时的轻型坦克?
实际上只是配属步兵师团的94式“豆战车”,多用途超轻型坦克(日军自己划为“轻装甲车”)而已,当时没有装备95式轻型坦克的日军装甲部队参战。而94式豆战车的火力、防护都远逊于维克斯6吨,因此,日军的这一情况表明粤军不可能有维克斯6吨这样的坦克。再者,淞沪抗战时,日军有很多在上海缴获中国维克斯6吨坦克的照片,毕竟这是当时中国唯一能和日军主力坦克抗衡的装备,但以我手头的资料,日军根本没有在广东缴获该车的照片。
四、“根据从中国广东缴获的维克斯6吨坦克研制可水陆两栖使用的战车”?
这就只能说是半通不通、小半瓶醋晃荡忽悠的无稽之谈。首先,维克斯6吨坦克的设计和水陆两栖用途无关。其次,日军在37年江南战场缴获维克斯-卡登-洛伊德1931型两栖坦克后,只是运回去和SR-II作了对比实验,前者并不是什么先进的东西(而且早在30年代初若日本陆军对其感兴趣,完全可以直接向维克斯公司购买),对日本两栖坦克的技术进步没什么参考价值。另外,SR-III并不是石川岛研制的。
我对日军两栖坦克的系列研究早在去年即大体完成,不妨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文字:
虽然此前研制成果(半履带,SR-I,SR-II)总不理想,但因为日军在中国的作战行动会常受河溪制约,于是1935年,成功研制95式轻型坦克的三菱重工受命在SR-II基础上研发更大的车型,是为39年完成的SR-III。鉴于一挺机枪的火力实在太弱(突然想起“老子一挺机枪,能挡住共军十万”这电影名言),炮塔有所增大,但因为军方坚持3.5吨级的车重指标,这样即便是装95式轻型坦克那非常紧凑的单人炮塔都太重,而且会导致重心上移恶化水中稳定性,最后只能装92式13.2毫米坦克机枪(日本标准13毫米以上为炮)。另外车体左前装一挺97式7.7毫米坦克机枪。乘员减为2人。
只试制一辆的SR-III基本构型略同SR-II,浮箱宽度稍增,车体为全焊接结构,以在装甲稍增厚的同时减重并增加结构强度。在战斗中易受损的发动机舱气隙被取消,稍增大的车体后部形状较简洁并加有防护栅。炮塔顶和车体顶舱门也均有半球形隆起。也用上很多95式轻型坦克的部件以改善操控性和越野能力。车重3.85吨,装72马力(2200转/分钟)戴姆勒-奔驰DB20型直列4缸空冷汽油机,单位功率增至18.7马力/吨,陆上最高时速增至48公里,水上则增至9.3公里。长4.2米,宽1.75米,高1.9米。很明显,若不彻底放大车体尺寸,则无法装上94式37毫米坦克炮。因此虽然此车已被视为两栖坦克的标准样式,厂家已准备量产,陆军不得不暂时废弃两栖坦克的尝试,试验数据则转交海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s双宝 老农民 字120 2008-10-24 23:52:44
🙂不敢独享,萨大也有份! 小土豆 字139 2008-10-23 17:15:58
🙂查了一下38年粤军装甲部队的战况及前世今生 8 navyman 字1649 2008-10-22 08:16:13
🙂"38年粤军装甲部队的战况及前世今生"里几个明显错误
🙂萨大,那个轻型装甲车貌似英国的布伦轻机枪车 独孤鸿影 字60 2008-10-21 19:26:30
🙂驻印军用英军装备训练时肯定玩过布伦机枪车 oboeman 字0 2008-10-28 14:36:51
🙂两张履带式牵引车图片应该是苏联T26T2牵引车 6 donkeyking 字1059 2008-10-21 18:22:59
🙂T-26 1 oboeman 字498 2008-10-28 1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