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新小说,求名字,更求评论。 -- forger

共:💬51 🌺5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11.
家园 12.

在寨子的大食堂兼议事厅这个大工程最终完工后,寨子内的基本建设也基本完成了,可是对于新的生活方式,村民们却有着各种不适应。

老麻法竟然是蹲在床上睡觉的,原来她总是顿在火塘边就睡着了,结果养成了这个奇怪的习惯,让老哈奇怪的很。这是特例,而对于公共厕所的不适应,确是全村共同的,村里还没有自来水,虽然公厕里有水桶,可以冲洗,但是总是多少有些味道,不比野地里面,另外碰到吃完饭等等人多的时候,难免大家一起方便,这个时候你看看我下面,我看看你下面,便多了很多不愉快,这些都是大家从来没有过的尴尬。老哈知道卫生的重要性,但是大家的郁闷他也可以理解,于是便在寨子外面十来米外的河边,又重新搭了几个棚子,供大家方便用,但总是还有个别不讲公德的人,时不时地,还会在寨子里面留下些痕迹,让老哈哭笑不得,看来,文明,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被发现谁随地大小便,就要关小黑屋三天,不许吃肉!”老哈定下这个惩罚措施的时候,颇为无奈,不过他是很反对肉刑的,而现在村子的生活太好了,各种劳动,也都按照不受欢迎的程度分了类,大家平均来完成,把某些不受欢迎的劳动拿来作为惩罚的话,对于村寨内的平等是有影响的。如果一个人,包括自己,都不干比如挖煤之类的活儿,那么,以后这个活就没人干了。总不能指望别人犯错误,然后抓来干吧。

现在村寨里面,大家对安全问题,已经放心多了,又属于敞开肚皮吃,都吃不完的阶段,一旦满足了生活的最低需要,人往往反而迷惘了,老哈知道,需要给他们一些更深层次的追求了,该如何做呢,老哈苦思着,忽然有一天,大家吃饭的时候,老哈突然晕倒了,然后就开始说胡话,说今年的冬天会有很大的雪,别人都找不到吃的,明年春天会来攻打寨子,所以,必须修筑水坝,让河水把寨子围起来,才能防止别人的进攻。说着,老哈又翻白眼晕了过去,过了一回才起来,等到大家说起要马上修筑水坝的事情,老哈确认为不行,现在是夏天,水很大,不方便施工,可是所有的人都说没关系,他们还记得,上次老哈说的,可是瘟疫会杀死很多人,事实证明,那是正确的。

老哈梦寐以求的大水坝工程开始了,不过一开始并不是截流,而是在河道的一侧,挖了一个两米的深坑,老哈让中人在坑里倒上很多盖房子剩的碎砖和卵石,又铺了河沙,然后在上面砌了一层砖,接着又在坑的两侧,筑起了两堵砖墙,一个简易的船闸雏形就出现了。

这个时候,石灰窑也不烧石灰了,而是把石灰石杂碎,和粘土一起,用煤炭烧,经过几次改变配方和火候的试验之后,防水的水泥就烧制出来了,老哈看了看,强度能有后世的三百号就不错了,但他的要求并不高,这种条件,能弄出个能用的东西就可以了,不能奢望达到后世的工业化大生产产品水准。

在给船闸护了一层防水层之后,水泥被用来浇筑成了船闸的闸门,闸门是空心的,比水要来的轻却只轻那么一点,加上配重后就比水重,这样,使用的时候,取下配重,船闸的闸门飘起来,就很容易打开了。关上就位之后,加上配重,闸门就沉到了水底,紧紧的密封了,不会漏水,还不会轻易被吹开。

等到船闸四米高的主体建筑都完工以后,小河的截流工作就开始了,随着水流被引向打开的船闸,小河的截留并没有多大麻烦,先是在河里打了一派尖底木桩,然后在木桩前面扔石头,河水就截流了。不过为了开采这些石头,李铁匠打了十多把铁铣和大锤,为了调集人手采石,煤矿的开采也停顿了,但总的来说,50个壮劳力干了四五天,小河就被截留了,然后便是漫长的加高,加宽堤坝的工作,好在寨子里面总共有两百多头牛,畜力充足,年轻小伙采石填土,老弱妇女便牵着牛搞运输,一个月后,大坝终于修筑到了四米高度,动力用的饮水管也铺设完成,可以关上船闸蓄水了。

在其他劳力筑坝的过程中,老哈更没有闲着,他首先确定了炼焦炉的选址,老哈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暑假去一个叫开普斯通的公司打工,这个公司是专门生产小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其中的一个项目,就是去一个焦化厂安装使用焦炉煤气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老哈便因此在焦化厂中带了一个月,按照他对什么都好奇的个性,便很快弄明白了机械化炼焦的来龙去脉。他脑袋里很清楚,自己现在的条件根本不可能建成一个能够回收煤焦油和氨水的焦炉,当然,这也并不麻烦,只要自己的小高炉能够开始生产,大量提供铸铁,然后铸造出能够提供冷却的铁质烟道,(有些类似后世的暖气片),就能够冷却焦炉煤气,从而得到非常有用的这两种化工原料,煤焦油经过分馏,可以得到燃料油和沥青,而氨水,更是很好的肥料,老哈心中还有个计划,就是利用氨水制造氨化饲料,这样一来,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就会大大提高,对于肉牛和马匹来说,是性价比非常高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老哈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搭建一个铁道游击队里面,老洪开的那种碳厂,也就是土炼焦。土炼焦最大的问题,就是焦油和氨,全部都直接排放到空气当中,对环境影响很大,煤气当中的苯,后世更是和一种名叫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怕疾病联系在一起,人的骨髓会被破坏,从此造不出新的血细胞,不靠长期输血,就只能等死了。

老哈当然知道这可怕的后果,所以土焦炉的选址,一定要在村寨的下风下水处,这样才能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此外还要在河边,运输方便,地基也要足够结实。老哈不止一次得想过,这里到处都是原始森林,烧木炭肯定不是问题,是否有必要用煤呢?不过最后他说服了自己,为了确定工艺,还是开始就用焦炭的好,另外,他对森林有着一种说不得情感,总觉得砍太多的树不好。

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制造高炉的耐火砖原料,这个老哈并不在行,不过有李铁匠,就好办多了,他很快在铁矿附近的山里,找到了硬质的粘土,告诉老哈,用这个和石灰,就能烧出可以用来座高炉的耐火砖,老哈后世对于地质,并不是很了解,但根据知识,感觉这应该是高铝质的耐火黏土。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些灰白色,很脆,硬度也小,一敲就碎的石头,老李说,这种石头磨碎了,和耐火黏土一起烧,能够做坩埚。老哈虽然没有办法判断,但是凭直觉,感觉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白云石。

有了这些东西,老哈便开始和李铁匠商议后面高炉的问题,按照李铁匠的建议,老哈决定,高炉不要建得太大,有四米多高,两米宽就够了,因为高炉这个东西,最好是不停的烧,如果炉子太大了,烧烧就要停火,否则原料供应不上,就是这么个炉子,一天就能出两三千斤的铁水,吃掉近万斤的东西,在辽阳府,这么一个炉子,需要足足两百多人才能伺候的过来。对于这个大小,老哈是有些不满意的,但是老李说,就是大辽最大的辽阳府兵工厂,高炉也不过如此的时候,老哈心里才有点平衡,老李不断怀疑老哈,修这么大的高炉作什么用,这炼出来的铁,估计装备万把人的军队都够了,老哈只好告诉老李,周围野人女真都不会炼铁,有多少产品出来,估计都能卖掉,做十万人用的铁锅需要多少铁?这可问住了老李,他是算不清楚的,凡事只要知道,能够多多炼铁就好了,反正能够卖得掉,能够换来别的东西。

高炉熔炼铁水的技术,在汉代其实就已经成熟,老哈隐约记得,在那时就有了和老李说的这么大的高炉,生铁的冶炼,在这个有经验的铁匠的指导和协助下,应该不是问题,这里的铁矿石磁铁矿混杂着褐铁矿,品味还算不差,当然褐铁矿还是需要烧结一下,去掉里面的结晶水什么的,然后再入炉才好,不过老哈不担心,眼前的大坝蓄水之后,水位上涨,小船就可以直接开到煤矿前面装货,一次运一吨是没多大问题的,这个高炉如果一天出两吨铁水的话,那么估计需要两吨多煤,四五吨铁矿石以及石灰石和白云岩,开采和转运,估计有二十个人就够了,然后两班倒,六到八个人一班看炉子,那么有四十个人,便足够了,不过这已经几乎是山寨人力的极限了,老哈算到这里,不禁感慨,创业实在是不容易呀。

大坝开始蓄水那天,一切都很正常,等到第二天水位到了4米高程的时候,村寨变成了一个小岛,依靠这吊桥和码头,才能同外界保持联系。黎塞留队村寨的安全还是不满意,他找了一群孩子,从河滩上捡了几万个鹅卵石,分别装在筐里,还做好了几百条投石带分给所有的人。

“我们的村寨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如果别人有个上千人来,是根本奈何不了我们的……”黎塞留不禁有些沾沾自喜了。

老哈看着这简易的木墙,那堤坝脆弱的船闸,心想,如果对方有个投石机,那么这些防御措施,和纸糊的倒没什么区别,而且老哈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小村里的公共厕所,原来是往下游排放的,上游的清水可以直接饮用,等水坝修起来,形成了一个小湖,水不流动了,下水道直接排放进去,公共卫生是个大问题,他一再的敲打自己,痛骂自己考虑不周,还好,村里挖井的结果不错,打下去就有水出来了,这井水其实也是湖水渗透过来的,但好歹经过了砂石的过滤,干净了不少。老哈觉得,自己在城市规划方面,经验还是太少,难免出一些错漏。

又过了两天,大坝下面第一个动力机械装置开始运行了,那是水利石磨,看到石磨滚滚转动,村寨中的老幼都是十分高兴。看到他们对水的力量不再怀疑,老哈也开始了高炉的建设工作。

高炉的建设工作展开之后,老哈才发现,就这么一个小高炉,已经复杂的让人受不了了,高炉,并不是简单在地面上盖一个炉子好了,还涉及到物流人流等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通盘考虑,综合规划。

由于运输材料的问题,高炉不得不建在河边,可是地基够结实的地方,离堤坝有大概两百米的距离,老哈只能先组织忍受修建引水管道,以提供鼓风用水轮机的动力。然后还有各种原材料的装卸堆放,高炉前热风炉的位置,煤炭的物流,铁水的流出方向,翻砂铸造厂和搅炼炉的分布,还有将来反射式平炉的位置等等,结果总共算来,竟然需要将近万平方米的场地才够用,光光是平整土地的工作,就花了老哈一个月的时候,等到了将近八月,高炉才能开始动工。

大工业真的不容易搞呀,老哈在后世,后看过新日铁一个厂房的设计,日本由于没有太多平地,那工厂是直接填海造地出来的,种种流程,设计得非常合理,他的简单的模仿了一下才知道,这里面学问是在很大,需要认真自己的思考,为此,老哈和李铁匠作了一个大沙盘,摆弄了很久,才得到一个比较优化的结果,这个沙盘摆在村寨的食堂里面,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都有些激动。

“一把菜刀能够换两头鹿的,也就不过半斤重,听说我们做的这东西,一天能够出够两千把菜刀的铁,你算算,这不就是4千头鹿了……一天四千头鹿,我们这二百多人,一个人都能分到二十头了,一个月,那可是六百头,你算算,你有六百头鹿,能够吃多久亚……”

老哈听到西雅一边吃饭,一边给别人介绍着工程的美好前景,老哈听了心中暗笑,一天两千把菜刀,一年七十万把,整个东北有七十万女真人吗?人手一把菜刀?一百四十万头鹿,估计整个西伯利亚的鹿都要完蛋了……等商品多到一定程度,价格自然会大大下降,一把菜刀,一块玻璃都是如此,穿越者也许可以凭借暂时的优势,赚上一笔,富甲一方,但是像要靠卖几块玻璃,就能有谋朝篡位的实力,那只是痴人说梦罢了,这东西的技术并没有超越眼前的时代,很快就会普及,而普及之后,就没有利润可言了。

但无论如何,工业化带来的美好前景,是所有人十分憧憬的,老哈在想,如果把新日铁的那个年产五百万吨的钢厂搬过来,他们会做怎么样的计算呢,这数字太大了,估计西雅都算不过来了。

(有本YY书《大宋中华》还真地把它搬过来了,动辄百米,比新日铁四千立方米高炉还大,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填得饱呀,大宋朝要是能有这种工程奇迹,登月的科技实力都有了。)

在高炉开始建设的时候,土炼焦炉也开始了实验性的炼焦工作,老哈的这个土炼焦炉,可以说是改良焦炉,是有烟囱的,老哈对劳动保护还是重视的,至少把满是有毒物质的荒煤气排放到5米高处,总比直接在眼前排放好,另外他也要用这个焦炉,为后面建设的更好的焦炉积累经验。

经过多翻的试验,老哈终于得到了一个合适的工艺参数,当然,代价是将近十吨焦炭不是焦炭,煤炭部是煤炭的东西,还好,这边吊子东西还能烧,就给他全部拉去用作烧结铁矿石的燃料,倒也没有浪费。

经过焦炉的尝试,老哈的信心又增加了,只要方向正确,原理无误,光光通过砸钱,砸原料,很多产品,就能真的砸出来,只要这个浪费,是自己能够接受的,就无所谓了,最后产品出来,全都赚回来了。

高炉的建设还是相当顺利的,四米多高,外径也差不多四米,外面是红砖,里面是耐火砖砌成的翁型,什么出铁出渣,风道等等,老哈发现自己的回忆,和李铁匠的经验基本吻合,这都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李铁匠没有见过老哈要求修的那个热风炉,老哈当然知道,常温的空气吹进炉里,温度最多一千五百度,而如果吹进去的已经预热的空气,那便能大大的提高温度,在后世,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焦炭,高温只是副产品,也正是有了空气预热,才能有后面的平炉和反射炉。

当然,老哈对这个热风炉并不在意,因为热风道,是用陶瓷烧成的,导热性并不好,所以他打算第一炉铁水出来之后,就浇筑两套铸铁的热交换器,一套用在热风炉上,另一套用在拟议中的新炼焦炉里。在高炉点火之前,他便已经做好了木制模型,并用它翻出了砂模,并且进行了处理,就等着高炉点火了。

高炉修好之后,老哈和李铁匠有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材料推积场上,已经有了大概二十吨烧结好的铁矿石,十来吨石灰石和白云岩,都已经小心的敲成核桃大小的团块。但是高炉现在并不能马上投入生产,老哈和李铁匠在众人的帮助下,等到了半夜,才开始试火,先是先打开了水闸,让水冲向鼓风的水轮,随着水轮机带动一个偏心轮转动,连接偏心轮的连干就带动了一个木质活塞式风箱开始鼓风,这个时候,老哈小心地把烧红的焦炭放到铺了耐火砖的小车上,然后两头牛在皮鞭催促下,拉着缆绳往前走,就把小车拉到了炉顶,到了轨道的末端,便把碳倒进了炉里,扑得一下,蓝色的火苗冒了出来,老哈知道,这是一氧化碳燃烧的结果,然后,另外一边,一车没有点着的焦炭也倾倒了进去,随着烟尘,过了片刻,火苗才又冒了出来。

这个时候,热风炉的也开始点火了,那利用的是煤炭,比较便宜些,随着温度的升高,炉口又冒出了蓝色的火焰,老哈知道,这温度已经足以融化生铁了,那冒出的煤气,更说明,有足够的一氧化碳来还原铁矿中的氧化铁,自己这个加了热风炉高炉,看来还真的会比同时代别的高炉省焦炭。

又烧了一会,炉口已经没有火苗冒出了,老哈估计那辆车焦炭已经烧完,高炉内壁也接受了考验,便停止了鼓风,炉子内壁被慢慢的烘烤,逐渐的降温,然后就去睡觉了,第二天睡醒,高炉口已经不冒热气了,老哈便又鼓风吹了一阵,把炉内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吹掉,然后李铁匠那个小个子儿子,便裹了毛巾,钻进了高炉检查,等他儿子出来,报告路内部并没有什么大的裂缝,耐火砖崩碎等等情况,老哈才放心,准备正式的开炉炼铁。

全村寨的人跑了过来,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但是老哈还在和李铁匠关于进料配方的问题争论不休。

“从来都是三担木炭加两担矿石这个比例的,你竟然说要三担矿石两担焦炭?难道你不怕铁化不了?”李铁匠还是十分担心,老哈知道,后世炼铁的焦炭用量,是差不多一吨生铁用半吨的焦炭,他这个比例已经大大提高了,但是李铁匠的担心也是不无道理的,毕竟人家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多,考虑了一下多加焦炭和少加焦炭的利弊之后,老哈作出了让步,他看情况发展了,如果到时候炉子冒出很高的火苗,那便是可以再少加些焦炭,慢慢调整吧。

和前日一样,水轮开始鼓风,热风炉点火,然后倒入点燃的焦炭,再倒入焦炭,之后,几个女真汉子,便把铁矿石和石灰是分别铲到斗车上,过磅,然后按照一百斤铁矿石,二十五斤石灰石和白云石的,一百斤焦炭的比例,分别加料到炉里,老哈看着路口上冒出的,足足有十来米高的蓝色火苗,不禁有些可惜,焦炭,还是可以少加些的。

然后大约四十分钟半个小时就加一次料,到了第十二个小时的时候,老哈估计,炉内应该应有足够的熔融状生铁了,老哈把高炉出铁口的那里堵着的,长长的挡口石拔了出来,用铁钎捅了捅,那橘红的铁水就顺着出铁口流了出来,冒出大量的烟尘和火花,场面相当的壮观。所有看热闹的村民们都兴高采烈的欢庆了起来。铁水顺着挖好的沟槽,流向翻砂铸铁厂的地坑,只见李铁匠拿着铁钎,稍微指引,那铁水便流入了摆在地坑之中,已经准备好热交换器铸模当中,老哈估摸了一下铁水的量,看差不多了,就把那条石又塞回了出铁口。而另一边,随着沙型的冒口冒出黄褐色的烟雾,铸模也被铁水装满了。

地上还有些铁水,留在翻砂厂的地坑里面,只见李铁匠拿过一个长柄的大铁勺,将铁水盛了起来,然后往一排排的小模范里面倒去,这都是箭头的模板,随着十来个模范的装满,李铁匠知道,这次他们可以铸造出数百个生铁的箭头了,这还是利用大铸件的边角而已。

老哈又把高炉的出渣口打开,用铁钎勾出了很多红热的铁渣,然后关上了出渣口,进料口又加入了五百多斤新的原料,高炉继续着熔炼。

两个钟头之后,高炉第二次放出了铁水,这一次,出铁水之前,李铁匠已经重新在地上划好了铁水流动的路线,铁水很快又流入了另一个巨大的砂模之中,这一次,浇筑的是炒钢炉的底板。

然后高炉便保持着每两个小时,进三次料,出一次铁水的频率,继续工作着,只有一天半的功夫,老哈为未来工业区所计划的几个大型铸件都已经完成。它们包括,炼焦炉的五面炉壁,炉门,烟道的管子,热交换器,炼钢用的反射炉所用的热交换器,高炉热风炉的热交换器,还有长长的铸铁管。

第二天,铸模已经冷却,老哈就把炒钢炉的炉的炉底取了出来,然后安装就位,等到第三天,他们就可以用生铁炒制熟铁了。

趁着这个间隙,新流出来的铁水,被李铁匠用来铸铁锅了,只有一天功夫,在村寨的仓库里面,就装满了铁锅,足足有六七百口之多,大人小孩都被动员了起来,给这些新铸出来的铁锅擦干净,抹上牛油,以防止生锈。看着整整一屋子的铁锅,黎塞留老爸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一口锅可是能够换至少五张鹿皮的,这一天功夫……

老哈并不知道,自己是很幸运的,他使用的铁矿石并没有经过很好的选矿,里面还含有不少二氧化硅,而造渣用的石灰石加的并不是很多,焦炭却多加了,结果出来的铁水里面,含硅比较高,便成了铸造用的灰口铸铁,而不是平常炼出来的,含硅杂质少点,但却基本只用来炼钢的白口铸铁。这一切,只能说老天保佑,老实人有傻福气了。

当然,在后世,制造这种灰口铸铁相对而言,太耗费焦炭了,而环保又要求高炉都修得很大,动辄日产万吨,万吨的灰口铸铁,那可是能铸造百万口铁锅的,又如何能如此使用?结果高炉最后生产的都是白口铸铁,可惜的是,绝大多数的穿越小说作者并不知道,拿着新方子来写,那只能造出没用的东西。

这里要赞扬一下混天吃饭的《活在乱世》,他用的还是老方子,所以应该出来的是灰口铁。混天虽然没有在书中明说,但是相信,他的冶金知识知道为什么用这个方子。本书中的高炉,大小产量有参考《活在乱世》,不过加了热风炉,可以提高炉温,节省一点焦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压缩 10 层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