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那年庐山(十六) 夜会 -- 史文恭

共:💬107 🌺312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探讨】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看了几个很有力的回复,觉得写庐山会议也到了快半截的时候,有一些总结类的话可以说一点了。呵呵,

1,关于本帖的史料问题。----目前来讲,同学们对俺还是比较宽容地,最尖锐地批评也是说俺善于“剪裁”史料,而不是“涂改”。---对此俺已经非常满足了,因为据俺看过的历史书,比如关于二战的,苏联的通史类二战书和丘吉尔的,或者美国方面的,几乎不一致的地方很多,(大家都是在干剪裁的活啊,)---俺之前曾经非常自信,认为自己的帖子几乎每一个史料都有出处,但现在慢慢地回顾,觉得自己对于庐山会议未必没有一点倾向性,这个倾向性是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俺对史料的选择和解读,---是无法拍着胸脯说,俺可以百分百公正的。---因此,还请同学们多多监督啊。

2,关于庐山会议的历史教训。----写历史,毕竟不是挖掘八卦,其目的总是要从教训中得到启发。----庐山会议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迪是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公鲨老前辈说:“庐山会议对于后世的影响莫过于:在TG里,起码中央,也不能说实话、真话,说实话是要倒霉的。”---这是一个很对的结论。----因为,庐山上面提意见的彭总,洛甫,周小舟,黄克诚,李锐,乃至后来的周惠都统统倒霉了。-----------------但是,纵观庐山会议的总过程,这些老革命的“倒霉”是否直接和他们提意见有关,是值得推敲的。-----事实上,在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有意见,提意见的高级干部很多,比如做会议结论性文件的田家英,胡乔木,乃至陈伯达都说了很多纠左的话,地方大员里面,这些人也有,如俺开头举得赵尔陆,陶鲁茄等,---为啥这些人都没有被打入“反党右倾集团”呢?

还有很多细节同样需要解释,比如彭总的确根本就不想上山的,---就是上了山之后,他给东哥写信也有周小舟鼓励的因素,----这种态度是不是一种主动为民请命的态度,---我们后来者显然有一个较为公正的判读。

又如,洛甫最后八千字的发言,如果在庐山会议前期大家充分讨论的那两个礼拜给出,---作为后人对此,当然要赞同他的发言的深度和勇气,然而,他给出这个发言已经是庐山会议开始性质从“讨论大跃进得失”转化到“维护党的团结”这个阶段了,---这个时候,他的发言是否符合会议的流向,对会议的最终结果会产生好的还是坏的结果,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索。

第三,俺觉得在评论庐山会议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经过一系列的“个人崇拜”后,东哥作为TG的形象代言人,他的威信成为了一个玻璃器皿一样的易碎品。-----也就是说,已经不容对他的威信稍加损害了,---因为被塑造的过于完美,东哥的威信象一道光环,破了一点,整个圈就没了。-----从这个角度考虑,事实上,庐山会议,东哥7月23日谈话的巨大震慑力量就来自于他老人家强的的威信,而后来所有的,(请注意,在后来的庐山TG中央全体会议上),所有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包括象张爱萍上将这样彭总的老部下,和以直言闻名全军的牛人)—-都投了赞成票,没有一个人为彭黄张周讲话。-----这就是庐山会议的前提。---如果现在我们可以翘着脚儿说,喂喂,庐山会议的时候,这些TG高干为啥没有发扬民主,主持正义呢?----那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这个重要的前提。(当然,当时彭黄张周还有一个具体的罪状,我们接下来再说。)----总之,庐山会议从中国民主制度建设历程这个角度看,是一个初期的反面例子,----但后面的研究者必须注意当时的历史局限性。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庐山会议的几个关键人物的个人性格和历史渊源。-----在庐山会议的前期,彭总的性格促使他犯了错误,在庐山会议的末期,周小舟同样如此。---这虽然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但同样不可忽视。

谢谢同学们的批评和参与,----当然,还有你们的花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