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久公子谈货币(七) -- jugojl6

共:💬16 🌺12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久公子谈货币(十)

喝完水,接着得谈一个必须涉及的概念。

这就是“流”和“存量”的概念的区别。

为什么叫“消费物品流”?就是过去的生产的基本在当期消费掉,今天生产的在今天消费掉(当然啦,这只是个简化的比方,肯定有耐用品的使用期限是跨期的,凡是跨期的耐用消费品或机器品,就会在形成一个池子,一个存量。这就是生产流量和积累保持的存量 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过,存量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如下)。

货币存量不是一个流量概念,而是一个存量概念,只不过其流动带来的每一段时期内的商品购买能力,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在这个话题上,可以岔入一个例子,那就是养老金的概念。

养老金体系什么时候没问题,什么时候有问题?这个概念挺大,但咱今天抛开财务支付的细节,谈谈一个从及其基本的宏观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大问题,大基础,讨论的大前提,那就是:

养老金问题,不仅仅是财务问题,而且和生产能力连接在一起。

假设可使用的构成产品购买力的货币量如果不变或增加,但一个国家社会的生产能力因为老年化而萎缩,那么就算你财务上养老金充足(比如,老年化国家日本,其国民养老金投资于本国的股市,且从帐面上来看十分成功,财务运转完全没有问题),货币按照年轻时候定下的合同足额发放,但由于生产力不足,你拿到了钱的老年人也要面对物价上涨而忍饥受冻的命运。其实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的养老问题,说到底,要先服从于生产能力的根本性问题,然后才是养老金的支付问题,是否财务上亏空的问题。

像这种问题怎么办?两个思路,一个是老老实实进行技术革新,让更少的年轻人能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养活更多的老年人,另一个就是进行“诓骗”,让自己的这个钱变成国际大家庭愿意接受的支付手段,让其他国家接受咱这个未来不能兑现产品的“钱”,用其他国家的年轻人来养活本国的老年人,自己的社会变成寄生于其他社会之上的社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只是财务上的分配问题(谁的养老金帐户亏了,谁的养老金帐户赚了等等),从根本上来说,还要服从社会生产力的条件,如果解决了社会生产力问题,那么剩下来的无非只是分配调节,则大可运用货币搬移大法(下面谈货币来源会谈),如果社会生产力问题--产品来源没有解决,那么就会发现,无论财务运作上再怎么漂亮,养老金的帐面数字再怎么运作完美,等到真的要进入流通花费的时候,老人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几十年。

另一个是由“流”的概念引出来的一个也重要也不重要的问题。上面说“物品流”、“产品流”的时候,会提到“过去的生产的基本在当期消费掉,今天生产的在今天消费掉。”有人会提出不同意见:谁说当期产品就要在当期消费掉的?

的确,任何产品都有一个保质期、使用期的概念,这个期限,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甚至可以到无穷长。是一个连续的光谱。

生鲜鱼肉,保质期很短,购买者如果不消费,就会白白浪费,所以高度符合“产品流”的概念;

家电汽车,有一定的使用期、折旧期,属于耐用品,比较符合“产品流”的概念,但有一个“社会存量”的对应概念;

以上基本属于“流量性物品”

房屋不动产,有相当长的使用期,几乎等于人的一生;

珍奇古玩,金银珠宝,对他们使用期估计不太使用了,可能有保存期的问题,或者保存期无穷长

……

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合约,这些抽象成概念的东西,是永久性的(或不可“消耗”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保存期无穷长。

流量型物品和存量型物品的一大区别,是在于存量型物品的买主,可以将其二次转卖,该物品可在社会中不限次数的不断转手而不耗损。而流量性物品,除了商业领域内的零售业以外,比较少出现这种情况,且其购买的目的,基本都是为了商品本身的使用。

于是,存量型物品和货币(尤其是贮藏起来暂不流通的货币)具有了一个共同的类似性质,这就是“价值贮藏”的功能。

事实上,人们通常所受的“财富”的概念,就是价值贮藏功能。

“财富”,和其子集——货币一样,是个人的宝贝,却是社会的负担,因为它依赖于社会提供产品流,才能让自己变得有意义。

货币,要经过“货币——>日用产品”这一道转换,才能实现其社会意义:完成供消费供使用的产品的分配功能。

财富,则要多一关,经过“财富(存量型物品)——>货币——>日用产品”这两道转换,才能实现。且一般来说,财富转换成货币这一步,对于个人来讲,往往是一个如同冰山逐渐融化的过程,逐步甩卖,得到货币流用于支付生活所需。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货币来接“存量性物品”这个大盘,是一个关键问题。

存量型物品的这个特性,使得他很容易造成社会的幻像。那就是因为人们习惯于“mark to market”,结果这种存量型物品的买卖造就的成交货币价格,就仿佛成了这些物品的时价,结果就导致这些财富物品价格的剧烈升降,仿佛人们仅仅通过买卖物品就能够“创造”或者“消灭”一大堆“货币值”出来。其实这些忽然爆发忽然蒸发的货币值,都是虚幻之物。今天“虚拟经济”和“实物经济”似乎成了一些很时髦的词语,然而很少人严格的对这两个东西作出定义,其实,货币本身也是“虚幻之物”,“人造概念”。从上述角度,似乎比较容易作出一个定义,那就是,凡是带动、牵涉了产品流的货币流动,即为实体经济,凡是不牵涉产品流,纯粹在存量型物品的买卖里滚动的那些买卖行为,就是虚拟经济。给虚拟物品定价的一些流行共识,如股票的折现定价法DCF等,扣除其可能涉及的公司治理含义(如大量收购以获取控股权干涉经营管理,或者享受红利)以外,其实只不过是给这些存量型物品的价格评估提供一个“借口”而已。

所以存量型物品,其实和某些不参与流通的沉睡型货币一样,只是一个潜在购买力的角色,是社会在进行产品流转和货币流转的过程中悬在社会上的一个潜在的购买力包袱。这个悬挂包袱的游戏能否玩下去,决定于这些“财富物品”的拥有者决定要参与产品流购买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货币来行使中间流动的功能,具体说来,就是有没有新的这些“财富物品”的买家,如果没有,那么这个世界上的财富“总量”,很可能就会掉下去一大截——仅仅因为无人喝彩无人接盘的原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