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谁的"黄昏"说起 -- 燕人
有一位网友发了一篇文章:2008-胡温的黄昏,赢得鲜花一片。黑岛人网友奋袂而起,雄文谁的黄昏赢得鲜花若干片。有一位网友评论道,如果黑岛人的文章得花数少于开始的那篇,他就不打算混西西河了。我个人非常同意。
胡温的黄昏一文,如网友评论,像是在理发店里读大计元的感觉。黑岛人说, 分析这种文章,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黑岛人的雄文的确提神而且提气。如果要站队,我站在黑岛人一边。
黑岛人的文章里提到,中国人民拥有一份伟大的社会契约。我的理解是,这是指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的领导。毫无疑问,新中国初建时,这份契约出自双方的本意。60多年过去,签约当时的情形和双方签约人大部分均已作古,这份契约的有效性是如何得到保证的?而这份契约的内容,60年前后,是否有变化?我绝对支持[SIZE=3]人民的共和国[/SIZE]这个伟大的契约。但是有时难得要想。苏东剧变后,"人民"二字被自由民主派光明正大地从国家的定义中取走。我深怕这一天会发生在中国。诸君都是明眼人,我不多饶舌了。
上周打电话回家,老父亲告诉我,国内形势好得很。政府推出各种减免税政策,企业也保证不减薪减员。市场上物价稳中有降,大白菜才2毛钱一斤。报纸上说有很多国人组成购房团去纽约等地购置房产。他说的很开心,我却一点高兴的感受都没有。我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物价是唯一影响他的因素。他离开农村多年,早已忘了谷贱伤农。而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体系中,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昨天看BBC的节目,讲农产品的期货和对冲保值hedging,似乎最初是为了保护农产品的生产。实际上的结果,金融衍生物产生了一批金融新贵,最终导致这一次的经济危机。
在天涯上看到有人哭穷。他父母是农民,辛苦种出的大白菜,经销商只出5分钱一斤!连汗水钱都不够。我做核桃仁出口生意。一个月之内,出口价钱跌去20%,客户也无人询盘。有从广东回来的朋友说,因为欧美的经济衰退,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工厂倒闭了无数(他一个人真的没法数)。这影响了多少工厂主和工人的利益。国家的出口遭受很大冲击,对今年的国民产值的影响还不及统计。中国股市的泻盘更是股民们的梦魇。这种种事实,似乎在说明,中国近年来,靠出口外向型经济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已经走到尽头。现在到了吐出红利的时候。如果吐尽了红利,那所谓的增长,不就是虚妄吗?就像东北人的顺口溜,辛辛苦苦多少年,一觉回到解放前?希望不至于此。
还是昨天BBC的节目,讲芝加哥学派在智利的好学生为智利政府提供的财经政策,在经济上升期为国民带来繁荣。然而当世界经济走向衰退时,芝加哥学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隐患终于浮出水面。
实际上我不认为有万灵的政府财经政策。在资本主义体系下,我所认识的经济规律只有一条,那就是马克思指出的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欲望之间的矛盾。这是亲身的体验。从初一就开始学习社会发展简史,还以为共产党在骗人。现在知道了,这是真的。
上周六开始,希腊发生群众骚乱。在首都雅典和几大城市包括旅游胜地克里特岛,年轻人与警察发生对抗。这个事件的表面原因,是因为周六一个15岁的少年,在参与年轻人与警车的对峙中,被警察开枪误伤致死。年轻的暴民们以高中生和大学生为主,在雅典的市中心,砸毁商业中心的一百多家店铺的橱窗,纵火焚烧了多家店铺,其中有一家三层楼高的百货商店。有多人因为趁火打劫行为而被警方逮捕。因为执政党的养老金改革等经济政策,希腊的左派政党社会党在此之前民意调查中就已经领先了执政的新民主党。目前更提出执政党下台的要求。英美诸报纸指出,对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的不满,是骚乱背后的主要动力。在世界整体经济上升期间,一切矛盾都会掩盖。人们只想着怎莫把蛋糕做大。突然发现蛋糕只有那莫大,但是有人比其他人分得多得多,有人还没得吃。这才是矛盾的根本。一位希腊老人说,他的店被烧毁了,他一生中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政府不能只想着有钱人。痛定思痛,我认为这句话对所有的政府都有意义。
2008的黄昏,到底是谁的黄昏?目前看来不是胡温,中共和中国政府的。是不是唱衰中国的那些人,不好说。但是我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体系的黄昏。在经历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如日中天之后,西方主要国家又要像70年前那样,向左转了。而我的中国,水中的石头,向左还是向右?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从谁的"黄昏"说起
🙂【说句不相干的话】形容词再好也是限制性的 2 公鲨 字330 2008-12-14 08:43:12
🙂谢谢公鲨大兄捧场 1 燕人 字77 2008-12-15 02:09:08
🙂这件事上真的是作茧自缚 3 电子赵括 字595 2008-12-12 02:37:06
🙂花好文 红膏炝蟹 字119 2008-12-12 01:48:28
🙂谢谢搂主 云淡风轻 字196 2008-12-11 16:32:06
🙂这么说吧 12 彭雷 字1125 2008-12-11 04:44:33
🙂推荐你再看一本书,也是一段历史,和《墓碑》相近 1 詹姆斯 字122 2008-12-11 23: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