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第二冲击波―从东亚金融危机到全球经济大变局 台湾股灾 -- foundera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第二冲击波―从东亚金融危机到全球经济大变局 台湾股灾

台湾股灾

 

台币相对升值,出口受挫

泰、马、印、菲四国币值的贬值幅度大于台币对美元的贬幅,已对台湾的出口形成压力。台湾财政部统计长许国忠表示,台湾对印尼的出口在10月份已开始出现负成长,对泰国的出口也是呈现持续衰退的局面。财政部在公布十月份的进出口统计中,出口仍有104亿美元,不过这主要得力于台湾对美国、香港及欧洲的出口成长皆在7%以上所赐。相较之下,亚太地区经济成长的趋缓,已使今年以来台湾对亚洲地区(香港除外)出口,出现2%的负成长。许国忠说,今年来对亚洲地区肉品出口呈现减少,此外,从10月起,东南亚金融风暴所刮起的货币贬值效应,已对台湾出口形成压力。许国忠表示,一般而言,货币贬值对出口的影响多在3至6个月后显现。而台币从今年下半年起贬值,10月份台湾对东协五国(泰、马、印、菲及新加坡)出口已有衰退情形。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中,货币贬值幅度都在40%以上的泰铢及印尼盾,对台湾出口厂商的影响最为严重,其中对印尼的出口,更出现近年来首见的负成长,对泰国出口的衰退情况也更为严重。许国忠表示,对于东协五国的出口虽然已出现衰退现象,不过台币本身在7月贬值的效应也即将在11月的出口显现,许国忠更预估,11月份的出口可能创下历年来的新高纪录,将在110亿美元以上,至于今年10月台币第二波的贬值效应,则将在明年初陆续显现。

 

外汇储备减少

台湾中央银行总裁许远东11月中透露,台湾外汇存底已降到830多亿美元,即最近四个多月外汇存底急遽减少了近70亿美元,显示台湾央行这段期间为干预汇市而投入的金额相当可观。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按台湾央行统计,今年6月底时,台湾外汇存底约900亿美元,但在东南亚金融风暴爆发后,央行为稳定新台币汇率,大量动用外汇存底在汇市干预;央行最新统计,截至9月底外汇存底余额是857亿美元。许远东透露新的统计数字是830多亿美元,一般看法,这应是截至10月底的外汇存底统计数字。换句话说,从7月到10月的四个月间,外汇存底急降了近70亿美元,主要原因即干预汇市。许远东宣称这段期间以来,央行动用外汇存底干预的金额为50亿美元,他并澄清,央行并非把外汇存底“花掉”或“损失”,因为在同期间很多企业与个人把购得美元转存到银行外汇存款,外汇存款余额因此增加了40至50亿美元。

外汇交易量顿然上升

新台币汇率从今年7月开始出现较大波动的影响。台北外汇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量,呈现逐月升高的趋势。9月份每日交易量达到502700万美元,创下历年来新高纪录。此外,国际金融市场不稳,也使得9月份的外币换利(IRS)和新台币与外币间换汇换利成交量,分别遽增为38000万美元和26000万美元。各较8月份大幅增加约1?5倍和1?25倍。根据中央银行统计,包括外汇指定银行(DBU)及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在内的全体外汇市场交易量,从7月份的平均每日的482000万美元,增加为8月份的492000万美元,再攀升至9月份的502000万美元,呈现汇市规模逐月扩增现象。央行外汇局长陈煌表示,这是由于台湾外汇市场受到国际金融风暴波及,导致7至10月份新台币汇价波动幅度较大,自然使得外汇交易量扩大。若以交易类别区分,9月份即期交易占全体外汇交易量的64?4%为最多;其次依序为换汇交易占13?4%,保证金交易占10?1%,远期交易占9?5%,选择权及期货交易占2?4%。在新台币与外币远期交易当中,无本金交割者(NDF)为407000万美元,虽然成交量稍大,但无暴增情形出现。在利率性衍生金融商品方面,9月份以外币换利达38200万美元为最多,这不但是8月份成交量的2?48倍,也较去年同期大幅成长70%;其次则是新台币与外币间换汇换利的26200万美元,为8月份成交量的2?25倍,更较去年同期的500万美元暴增50倍。这与9月份全球金融动荡,厂商和银行积极规避风险有关。至于外币远期利率协议(FRA)外币间换汇换利(CCS)和商品选择权等利率性金融商品,九月份交易量分别只有2500万美元、1090万美元和980万美元。央行统计指出,9月份新台币对外币交易量占全体交易量的44?1%,其中新台币对美元交易占41?2%,新台币对其他外币交易占2?9%。第三种货币交易占55?9%,其中美元对日元交易占23?4%,美元对马克占14?4%,美元对英镑占5?7%,美元对瑞士法郎占6?3%。根据中央银行统计,台湾10月份的出、进口外汇收支,分别为114亿零500万美元和106亿7200万美元,双双创下历年单月新高。但由于预期新台币贬值心理并未完全消除,也使得10月份出口外汇收入“未立即结售为新台币”的比例写下68?7%的历史新高记录,央行统计指出,10月份出、进口外汇收支抵减之后,顺差达73300万美元,出进口收支金额同为历年来的单月最高水准(年增率分别为5?9%及18?4%),主要是受到季节性收付款增加的影响。央行在10月上半月曾经强力捍卫新台币汇率,但是新台币预期心理仍难以完全消除,央行在下半月放手让新台币大幅贬值之后,虽然汇市回归市场机能,出口商开始逢高抛汇,但受到国际金融风暴影响,新台币仍不时面临贬值压力,因此10月份出口外汇收入未立即结售为新台币的比例,大幅攀升至68?7%的新高水准,又由于厂商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偏好以外币形式持有出口外汇收入,不但使得外汇存款余额快速增加,也因为新台币汇率在10月下半月遽贬两元,预期新台币再贬空间有限,厂商进口外汇支出因而大多直接以外币支付,这使得10月份进口外汇支出未以新台币结购的比重提高为50?52%,远高于8、9月份的47%左右。此外,10月份出口外汇收入及进口外汇支,各较海关进出口通关金额多出9?6%及13?7%,央行解释其差异原因,除计价基础不同外,在出口方面,主要系今年上半年以来资讯、电子、电机等行业出口畅旺,其货款部份以汇款方式延递至10月收取,以致出口外汇收入较海关统计金额为多。另在进口方面,由于前几个月进口通关均有成长,部份货款延至10月份支付,也使得进口外汇支出较多。

 

10月份台湾外资净汇出金额近8亿美元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外资信心大涣散,出现了台湾开放外资投资以来首度“撤资”的外流情形。台湾中央银行昨天公布10月份及11月份外资进出统计,据了解,10月份单月外资净汇出金额(指汇入外资与汇出外资的总和)高达近8亿美元,不仅创下单月资金外流的历史新高记录,也几乎是前一次(注:今年9月4.1亿美元)新高的二倍,且11月持续流出。这已使1991年开放外资至今,全体外资净汇入总金额在10月份正式跌回百亿美元以下,换言之,目前全体外资在台资金不到100亿美元。

 

索罗斯挥舞魔杖

11月14日,新台币在国际投机客的重力打压下,再创10年来新低记录。当天新台币对美元汇价一度贬到31.35元,中午以31.268元暂收,交易量竟高达2亿多美元。继日前韩元刷新历史新低价位后,在国际投机客大举进入炒作掼压下,新台币兑美元汇率上午10时15分意外突破心理关卡,大举跳空贬值至31.35元,贬值幅度达2.45角,打破11月3日创下10年新低,进一步创下1987年6月9日以来台币的历史新最低价位。但是,成交量则爆出2亿2450万美元的巨量。虽然中央银行总裁许远东前一天才再度喊话“新台币似已遭低估”,不过,由于国际投机客及厂商依旧看贬台币汇率,加上美国国会议员传出央行打击港币的说法,造成国际投机客在10点多涌进一笔数千万美元的抢汇买单,硬将新台币兑美元从31.20元价位,跳空急打至31.35元。市场人士个个傻眼,使得成交量在短短15分钟仅增加1000多万美元。之后,市场似乎感到护盘压力,买盘渐缩手,部分出口商逢高出脱美元,使得台币汇价回头至31.23元。

 

来自南韩的阴影

台湾经济部指出,韩元巨贬对台湾的冲击,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在全球经济发展而言,由于韩国是全球第11大经济体,全球第12大贸易国,韩国经济不振,对全球经济成长必有“弱化”效果,尤其韩元巨贬更将促使新兴工业国家产品竞争力,产生重组作用,台湾难免随同国际情势演变,同受波及,只是因台湾经济基本面较好,较诸其他国家所受冲击比较轻微。其次,韩元巨贬,在短期而言,由于台湾与韩国电子、石化、钢铁、纺织等产业的竞争条件相当,短期内或将不利于台湾同等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但在这次韩国危机后,台湾产业的竞争力势必迅速赶上韩国。其中主因系韩国主要产业财团在面临金融危机中,债信降低、财务恶化,已难已致力于长期增资扩产计划,影响其企业长期经营及永续能力。再则,台湾与韩国贸易逆差激增,经过本次韩元巨贬后,双方的逆差规模,短期恐怕已难以立刻消除了。

 

是主动贬值,还是风口难当

台湾的金融震荡,是不是平地起风波呢?如果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台湾作为亚太区的一分子,在经济整合中已加入了区域的因素,所以当然不可能自免于这场区域风暴之外。况且,这几年来在台湾政府倡导“南进政策”,而台商也不断寻求开拓的情况下,台湾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台湾不可能全无影响。另一方面,台湾最大的竞争者韩国在金融风暴中不支而倒,韩元狂泻不止,立使台湾的高科技、钢铁、石化等工业面对更强烈的竞争。因此,台湾的经济与金融政策也不得不作出适当的调整。有效的策略之一,便是放任新台币自由滑落,以便和东南亚及韩国的汇率差距拉近。其实,台湾的金融震荡,在今年7月便随东南亚货币风暴而降临。当时,市场也传出新台币受到投机客狙击的消息。一种类似东南亚汇市风云的预期贬值心理弥漫市场,给新台币带来抛售压力。这对于当时外汇储备高达900亿美元的台湾来说,是投机客向金融管理权威投下了一道战书。面对台币的投机抛售,台湾中央银行初期是以捍卫台币作为首要任务。在金融策略上,便不得不采用高利率作为武器,并随时在市场上吸购台币、抛售美元。而这项策略,却又肯定会伤及股市,也损耗本身的外汇储备。东南亚四国和韩国,都因运用这项策略而元气大伤。从7月开始,央行和市场可说展开了连番苦斗。它的战果,是台湾股市从高峰旋落,而台币也终告弃守,从7月初的1美元兑27.85台币,跌到目前32至33台币的水平,处于10年来的最低点。首先,是出现外商银行抢购美元抛售台币的现象。在热烈的交投中,10月3日更出现一日成交15亿美元的最高记录。作为对应措施,央行不得不将拆款利率提升,最高更达到19.8%的水平。另一方面,央行为保住币值,频频进场吸购台币,造成市场上台币严重短缺,更逼使利率锐升。在此期间,央行虽两度调低存款准备率,共释出1500亿台币来挽救股市,可是为时已晚。由于大环境仍对台币不利,央行苦撑到10月17日,终于宣布放弃对台币的捍卫,任由市场来决定台币走势。央行总裁许远东过后自承,央行总共损失了70亿美元的资金,使台湾的外汇储备降到830亿美元。股市方面,台股直到今年8月还是和亚洲股市大局背道而驰。加权指数扶摇直上,在8月底更以10256点创下7年高峰。可是也就在台湾朝野为股市重登一万点喝采欢呼时,东南亚金融危机正为台股吹送跌风。果然,在央行高利率和吸购台币的政策下,台股从持续腾升的局面变得疲软不堪。这阵下跌浪潮,更随着全球股市暴跌的狂澜奔流直下。尽管台湾高层人士,从总统到财经首长,不断通过“喊话”方式给股市加强信心,但股市还是连连失守。到10月底,紧接在香港和美国股市暴跌之后,加权指数也急降到7040点。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跌幅竟超过30%。关于这场新台币捍卫战,台湾有些专家学者便认为它是“未战先败”。台湾大学财经教授刘忆如便指出,维持高利率将造成金融市场萎缩,进而引起总体经济的混乱。所以,它“从一开始便注定不易持久”。她也提出,当时市场对央行的措施,先有“不要赢了投机客,输了总体经济”之说,而后又有“不要输了投机客,又赔上总体经济”的论调。但都不幸言中了。但台湾当局究竟是主动让台币贬值,还是风口难当,谁也说不清楚。

 

政治信任崩溃是形成台金融风暴主因

台湾《联合报》10月18日发表社论,认为:政治信任崩溃是形成金融风暴的主因。社论说,中央银行拿出挽救金融危机的大动作,却反而使市场出现剧烈的震荡。股市一度狂泻342点,收盘也跌了168点;汇市对美金的汇率更一度狂泻至29.7,收盘也跌到29.5,交易额则达7.6亿美元。至此,央行几个月来的政策操作,可谓已告全盘失败;股市跌破8000点,汇率也没有守住28.6,出口厂商叫苦连天,头寸紧得民众告贷无门……许多人都在问:中央银行究竟在搞什么?这场风暴发展至此,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事件,而是已经成为政治事件:造成情势不可收拾的主要因素则是“政治信任”的全盘崩溃。在这场风暴愈演愈烈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十分强势的政治讯息;但是,如今却显示:几乎没有一项政治讯息是可以信任的!不能将这一场风暴仅仅视为一场“金融危机”,因为它根本已是一个“政治信任危机”。而且,这种“政治信任危机”如今实已不仅存在于股市、汇市等常带投机性的市场之间,更普遍存在于整个社会的所有重要部门中。例如,最近因两岸经贸政策而引发的政商争议,其实与这次金融风暴的始末,几乎如出一辙;亦即,同样是“政治信任危机”的反映。同样的,这几年来的大陆政策一路演变下来,几乎已经流失了所有的重要筹码;政策当局这几年来的心态,其实正如这几个月来的央行一样,不外也是觉得:“既然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没有不继续走下去的道理:”这种念头在心里一横,政策的主要目标就变成了捍卫当局的政治尊严,而罔顾一切客观情势的演变。等到愈陷愈深之后,又不断拉长战线、加大筹码,例如,加入联合国、太平之旅、延阻三通、戒急用忍等等,希望扭转情势。这种情境,与央行在股市、汇市及利率三面宣战,并与国际金融主流浪潮为敌,岂有什么两样?“政治信任”是国家的无上珍宝。若无政治信任,民众不会相信当局所主张的政策是对的。

 

台专家学者吁民众要准备“缩衣节食” 由于新台币大幅贬值、恐将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专家学者们指出,民众要有“缩衣节食”的准备,尤其是明年初以后,消费者物价上涨情况会愈来愈明显。台湾《经济日报》援引台湾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研究所教授林炯的话指出,一般民生用品、水、电、瓦斯、石油等和生活相关的用品,可能会率先上涨。新台币贬值后,还会压抑台湾人出去旅行、买进口商品的意愿。第一银行董事长黄天麟指出,新台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实质购买力减少,民众可能要有心理准备,未来可能要过缩衣节食的日子。交通银行副总经理蔡友才还表示,若新台币大幅贬值,引发明显通货膨胀使台湾实质消费能力减退,最后可能衍生通货紧缩的情况,造成景气衰退,值得政府有关单位注意。万通银行经理丁桐源和台北银行总经理游国治均表示,新台币贬值会使进口物价产生上涨压力,加上油品和燃煤等能源物料价格上扬,物价上涨压力已经形成。不过,对于一般民众的消费行为,两位金融机构主管一致表示,应该不会因为新台币贬值而有太大的转变,顶多因为资产缩水而较为精打细算。

 

台湾的增长点仍是高科技产业

和通投资控股总经理洪星程认为,尽管最近台湾的股市和汇市都双双受挫,但因台湾未来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仍然是高科技产业,所以和通投资控股在高科技产业的投资策略将维持不变。以台湾为基地的和通,主要的业务是投资在未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其中80%的资金投资在台湾。他指出,和通目前所投资的未上市企业共有135家。虽然最近台湾的股市和全球股市同步下跌,但因该公司投资在每只股票的成本都很低廉,所以并不致于影响到该公司的盈利目标。他解释,由于该公司目前是台湾最大的创业投资基金,具备足够的经验,为未上市的高科技商家提供营运、包装上市、包销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所以能够以低廉价格买入未上市股票,并在包装上市后取得可观的盈利。他说,在该公司所聘用的人员中,有11位高科技专才。这群人会定时拜访所投资的企业,并提出专业意见。这项作业,是使所投资的企业能够提升效益,达到增值作用,以符合上市要求。他指出,台币最近还受东南亚货币危机所波及,令台币兑美元汇率下跌了约10%。但是,这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来说,其实是一项优势。台币下贬,使台湾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加强,无形中还使和通所投资的高科技企业受惠。他认为,台湾将会因最近这场金融风暴而得益。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和韩国的大型企业都相继出现危机,使台湾在高科技领域方面的竞争力大大提升。因此,台湾这方面的未来进展大有可为,相信可在短短的几年内驾凌日、韩两国之上。其次,台湾东南亚市场对高科技产品有高度的需求,这使得台湾的高科技产业不致于受到国外因素所拖累。而且,台湾已具有在科技上创新的能力,完全可在这项领域取得领导地位。他指出,全球的高科技产业都是增长率最快的领域,而台湾的经济增长更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来自台湾的最新资料还显示,台湾的经济基础在全球经济排名第三。在今年和明年两年,台湾的经济增长都将维持在6.5%左右,远高过官方初期的预测。他透露,该公司明年将在台湾设立证券公司和投资信托公司,向证券业进军。同时,该公司还将与宏基电脑合资成立一家新的投资基金。过去5年来,和通所投资的企业中,在台湾股票交易所上市和在店头市场交易的共有27家,该公司每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35%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