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茅于轼的两篇文章(拿了别人的钱就得说话啊,哈哈) -- rul

共:💬83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他的很多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

对一种商品进行管制,对有权管制的人而言是有巨大利益的事。有了管制就必有审批,于是就有以权谋私的机会,可以权钱交换。当然,有些管制是必要的。但是由于顾虑粮食安全而对耕地设下不许逾越的红线是完全不必要的。正因为此事涉及巨大的利益,所以有这么强烈的骂人声。不然的话,蛮可以冷静地讲理。现在理又不足,就只好骂人了。用骂人来发泄因为非法利益被揭穿导致的心头之恨是很自然的。

首先,网上骂他的都是无权无势的年青人,真正有权的官老爷会有闲工夫每天看他的博客,还有功夫污言秽语的骂他?他也太自我膨胀了吧。

其次,所谓18亿亩红线,目的就是避免农用土地做它用。地方权利部门恰好无权更改土地的归属与用途,无权也就无法权利寻租。说18亿亩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这我不相信,应该是有些基本的计算的,比如考虑单位产量和需求。是不是真得永远需要18亿亩,那是另外一回事。政府当然知道这个红线守不住,但是订立这个红线就是为了尽量降低农用地减少速度。

万一需要进口,会有问题吗?有人问中国13亿人,靠进口谁有能力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正是反对取消红线的人所提出的理由。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生产的粮食有高有低,但是上下波动只有三四个百分点。百年一遇的粮食供给不足,也只有消费量的11%,约合五千万吨。如果全部靠进口补足,要用外汇约100亿美元,不到我国一年出口创汇的百分之一。所以我们有足够的钱从国际市场买粮食。现在全球的粮食生产为23亿吨,其中粮食的国际贸易量为5.3亿吨。如果中国进口五千万吨,不到全球粮食贸易的十分之一。并不会对全球的粮食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

这个更是令人怀疑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动机。首先我所能查到的国际粮食贸易量是两亿多吨。他的5.3亿吨应该是全球粮食的总库存量。其次,如果中国突然要进口5000万吨粮食,供给有限的实际情况下,粮价绝对不止翻一番,他的100亿一半粮食都买不到。需求决定价格的理论他难道不知道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