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比邻中国》-德国前总理施密特 -- atene
第一面的印象
1975年施密特以总理身份访华,说到对毛的印象:他是一个令人难以忘记的人。非常冲动、有魅力、天分极高,但粗暴且固执,所受教育不够全面,有着很好的直觉。。。象南斯拉夫的铁托一样,身上既有个人魅力又有冷酷无情的另一面,但铁托更理性,毛很聪明,可是理性不是他的长项。
一句“你是康德的信徒,我是马克思的信徒”的问候开始了双方的会晤,这是一个老人和一个比他年轻25人之间的谈话。直到谈话的最后,毛都思维敏捷、且很放松、活跃并充满幽默感,但是,他好像得过中风不久,说话不清楚。三个女翻译的主要任务是,相互核对以弄清楚到底他说的是什么。因为很难听明白他说的话,她们经常得在纸上快速写下些东西,最后递给他看她们是否正确理解了他所说的话。然后他或者再重复讲一遍,或者把本子拿过来直接在上面写出自己要说的话。他们之间的交流很自由,没有上下级之间那种低三下四的模样,且时常被笑声打断。(翻译应该是王海容、唐闻生和。。。?)
她们紧紧贴照他的原话来翻译;谈话是通过英语翻译进行的,毛还有时更正她们的翻译。施密特讲,自己当时尚不知,毛多年来一直在学英文。
花絮:在北京的高级外交官圈子里也能感到对毛的崇拜,在他们拜见过毛之后,一位大使夫人问施大爷的夫人是否和毛握过手,然后满怀敬畏地抓住施太的手,因为这手是被毛握过的。施太对这种宗教式的崇拜颇有点不耐烦。
施密特自己开始对毛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毛把一个因内战和抗日而导致极为衰败的中国重新变成了一个自信的国家并且使其在地缘战略上占据一席之地。
50年代,德国人有自己头疼的事情,没工夫关注中国。基辛格在1969年德国议会的一次辩论上曾高声提醒要注意“中国、中国、中国”,但没有一个人明白其中缘由。70年代初期,偶尔CDU(基民盟是当时的在野党)会在议会提一、两个关于台湾的问题。
施大爷自己讲的花絮:50年代,有一次在议会发言时,他故意称一个深受美国反共宣传洗脑、认为台湾是自由中国的议员为“议员Jaeger福摩萨”,(福摩萨是台湾的旧称),-在议会里通常是连姓带选区地名一起称呼某个议员的-,作为反击,此人回敬他为“大嘴施密特”,让他从此落下这个外号。
德国的毛分子/68学运分子
68学运分子虽然视红宝书为红色圣经,但对毛是个什么样的人一无所知。他们把马列主义当成是对科技和文化有进步作用的现代化运动。他们对中国欢欣鼓舞,主要是受电视的影响,60年代末中国群众运动的画面被传遍全世界,这些画面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印记。(那红宝书实际上非毛本意,是林彪搞的,然后被成千上万地发往世界各地。)
毛登上明镜周刊1967年一月份的封面。当时不仅毛,胡志明、切·格瓦拉都是学生们心目中的英雄。不过,公众和德国记者在其意识和观念上并没有把那些左派学生狂呼毛氏语录的行径与毛及中国联系起来。
德国没有真正的毛分子,有的是自以为是的毛分子 ,施大爷如是说。
乒乓外交
1969年任国防部长的施密特越发注意中国的作用,为此进行了一次绕着中国的亚洲之行。在日本、新加坡、泰国和澳大利亚的一圈访谈证实了他自己早前对中国的判断。
尼克松的乒乓外交之后,施密特私下劝说维利·勃兰特,(那个著名的下跪总理),尽快和中国建交,1972年10月中国和西德建交。施密特1974年5月任总理,1975年10月访华。
和毛的谈话:一定会发生战争
会面是在中南海。施密特的描述:房子的外面和里面一样看起来毫不起眼,屋里墙上光秃秃的,有几件办公家具,几个沙发摆成半圆形。
大家寒暄时,毛谦虚地回应施密特的赞扬:“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另外我也不会作诗,相反,我知道如何打仗和取胜”。作访前作业时,施密特读了毛的诗词。
之后,施密特直奔主题,介绍他对苏联的看法并想借机看毛的反应:保持当前的霸权平衡局面,避免苏联轻举易动;同时,欧洲的几个重要国家决定不能示弱,以免招致苏联的攻击。
毛回应:“听起来不错,但是,十年或二十年后局面会发生变化”,并补充“和苏联会有战争,你们的威慑战略是没用的。”
施密特争辩:欧洲的防卫能力绝非纸面上的,需要时,可以非常有效;并特意介绍了德国的特殊处境,说明为什么它希望保持当前的和平局面。
毛则坚持“和苏联会有战争。理想主义是无益的,克劳塞维茨对此曾有一针见血的看法。”
毛不相信苏联人。施密特试图说服毛,而毛继续着眼于战争这个话题上:“防卫战好过主动攻击,因为侵略者习惯于陷入失败的泥泽”,并以美国侵略越南、威廉二世入侵法国、希特勒侵占欧洲为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欧洲太软弱了,内部意见不一致,而且对战争恐惧得要死。”
因为苏联人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和四百万军人,毛不相信新的苏联领导人会重新回到列宁的思路上来。
施密特建议,应该让法国来访者听听他的观点,因为戴高乐的法国不愿加入北约,和美国人一样感兴趣对抗苏联。“法国人可不听我的”,毛回答,“同样也不会听美国人的。”
施密特然后对了一句:“不是常言道,滴水穿石嘛。”
毛回复:“大家争来争去,而我没有足够的水来穿石,得放水才行。”这句双关语引起周围在坐的人一阵大笑。(放水在德语里有撒尿的意思。)
施密特试着把话题拉回到欧洲问题上来:假如欧洲人能以超人意想的速度达成统一意见,就会形成强力欧洲的气势,这会不会让苏联将其在欧洲的军事高压转移到中亚和远东?毛回答:“有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论如何必须武装好以应对侵略。”
俩人还谈及日本,毛认为它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日本置自己于美国的保护之下,而美国会把她的保护伞扩展到各个地方,韩国、台湾、菲律宾、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间接地亦伸到了泰国,同时还有中东、欧洲和美洲大陆。在我眼里,这种做法将来会运行不下去的。
美国应该注重于自己的强项,作任何其它的,都只会是二流水准。现在美国正试着用十个手指抓住十只跳蚤。”
这句话结束了双方的会谈。
战略判断能力
毛对欧洲、日本的以及美国的判断至今仍然正确。他的哪些观点最令人吃惊呢?
超强的战略判断能力。施密特对那些在门外等候的记者提到,毛着力于事情本质思考时所展现的那种自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让他吃惊的是,毛认为会和苏联发生战争的判断,幸亏这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另外,毛认为在国家争端中,最后战争仍将是重要的政治解决手段。
尾声花絮:那些同行的记者感兴趣的是,施大爷有没有在中国面前替苏联说好话,他们特别强调因为苏联比中国人想得要热爱和平,对此施大爷回答:“苏联是个大国,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需要我的帮助。”
记者另外想知道的是,施大爷关于欧洲缓和政策的详细介绍有没有对毛的看法产生什么影响,典型的施大爷回应:他的中国谈话对象对自己的表情控制得很好。
访问北京所制造的最大轰动是,施大爷在参观京郊一个养鸭场、看到呱呱叫的鸭子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这让我想起我的党代表大会”。此话立刻被德媒大肆报道,施大爷为此受到考问,他这到底是想赞美公社养鸭场还是想批评SPD(社民党)。(施大爷乃该党成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哈哈,老施有够直接的! 天涯倦客 字75 2009-02-09 15:59:44
😁他那个大嘴外号不是白来的 1 atene 字146 2009-02-09 16:10:36
🙂小沙发 跑龙套 字11 2009-02-09 15:32:28
🙂《比邻中国》- 1.1 探访毛泽东
🙂如果没有老毛的推动, 欧洲人也许真的会犯这个错误~ 2 鳕鱼邪恶 字369 2009-10-14 10:38:57
🙂译得挺好,捉虫一只。 3 踏马过 字365 2009-10-13 07:12:56
🙂多谢注解 atene 字0 2009-10-13 07:16:21
🙂关于施密特访华与主席的会谈,前驻德大使王殊也有记载 4 navyman 字2298 2009-02-11 00: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