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新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 1.概述 -- 润树
农民是讲实际的,不可能眼看着到手的粮食让它烂在地里不去收割,绝大部分干部也不可能这样做,他们不会不知道农民的口粮是靠自己的收成,不收粮食他们治下的农民吃什么?
至于粮食烂在地里在七八十年代前年年都有,那时粮食要靠人工收割,收下来后在田里(南方稻区)或场里人工脱粒后在场里摊开晒干。这个场是土场,土地多的地方一般是专用的,土地少的地方是先收割一块地再把这块地做成打、晒谷场。做的方法是先用犁把作物根翻到下面,再把表面耙细压实,然后晒干。看了上面就知道当时收获粮食的过程与天气很有关系,如果刚好碰上连着多天下雨,收割就很困难。即使是冒雨强行收割也没法做场,谷物也没法晒干,当时如果碰上这种情况,粮食就会烂在地里或者收回来是生芽的粮食。
稻谷生了芽就没法吃了,只能喂猪。小麦生芽不严重的话还能吃,但吃口不好,粘牙,七十年代时在内蒙经常会供应这种面粉。
八十年代以后普遍建了水泥打谷场,许多地方还能人工烘干,机械化收割也比人工快得多,粮食烂在地里的情况就逐渐消失。
另外,关于炼铁从农村调度5000万人力,那时农村人口占90%,基本上一半有劳力,当时是五亿多总人口,农村劳力差不多就是两亿多。5000万只占四分之一,而且农忙时多少也会往回抽些人,不至于影响到没人收割粮食。
非农忙时抽调四分之三的劳力也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我记得 2 mandman 字368 2009-02-08 22:58:49
🙂个别地区风调雨顺不代表其他地区没受灾 1 天涯无 字138 2009-02-08 23:10:35
🙂就注释1的补充 4 葡萄 字0 2009-02-07 19:41:02
🙂俺对这个有怀疑
🙂这种情况还是有的,集体制度下,劳动积极性很成问题。 3 冻雨 字538 2009-02-08 20:07:33
🙂农忙时劳力经常不够 3 王树 字1151 2009-02-08 1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