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梦回中国(2) -- 万里风中虎
2005年以后,小虎每年都得舍了通吃岛上的娇妻美妾,跑回国去待上半年,贴身观察正在崛起的中国。
小虎虽然是中国人,中国的地方跑得却没有罗杰斯一个外国老头多,实在是惭愧。
我没有罗杰斯那厮骑个摩托车环游中国两圈的勇气,却也知道,没有经常性实地和当地人民接触的投资者绝对是不合格的。
这一点,纽约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那些坐办公室的金融家是不会懂的。
不过,好在我也有优势,那就是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认识中文,会唱江西广东福建土调,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这点罗杰斯别说开摩托车就是开火箭也赶不上老子。
-----------分界线--------正文开始
闲话不提,单表中国的生产和消费问题。
小虎前面几个帖为何遭人诟病,究其原因无非是比较关注描述现象,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也就是说,缺乏逻辑,没有故事情节。
这个帖子就是我综合以前帖子中的资料讲的一个故事。
注意了,阴谋论又来了,大家赶快收衣服。
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无非是把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搭配起来,得到不同的产出的过程。
它可以分解成两个方面:(1)生产要素投入:土地,人力,资本(厂房建筑机器设备工具等);(2)生产要素的搭配:技术。
所以,经济的发展就是人的产能上升,产出增加。
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先民穿着兜风大裤衩,手提简单的木棒,在冰天雪地中挑战猛玛象,英雄啊!
后来,狩猎中演化出畜牧业,劳动和土地的结合产生了农业。在这个阶段,由于技术无法克服生产的风险(传统农牧业都是靠天吃饭),产能上升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
人口和土地就是农业社会最大的生产要素投入。
谁人多地盘大,谁就富裕。
所以,古代中国的人口优势再加上霸了块大的地方,产能绝对是独步天下的。只要自己不学盘古大神内崩,人多就能欺负人少,汉人就能把人家平地族打成高山族。
在农业国,技术研发不像要素投入那么来钱快,所以也就相对不那么重要。
而那些要素禀赋匮乏的国家,拼资源拼不过人家,又不想被人家打成大西洋底来的人,就必须另辟蹊径了。
那些曾经伟大的农业国后来忘了小的就是美的(Small Is Beautiful),吃了个暴亏就在这了。
鼎革的系列帖描述了农业向工业转化的过程。工业和农业的非常大的区别就在于,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风险(自然对工业的影响小多了),而且技术决定了各要素的回报。
工业生产中技术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比如说,在一个普通的COBB-DOGULAS的生产函数中:
Y=AL^αK^β
产出Y主要取决与:(1)生产要素投入:人力L和资本K;(2)生产要素的搭配:技术水平A(也叫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对要素的偏好(α,β, 也就是产出对要素的弹性)。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国家地小人稀(要素禀赋低的,比如英国),也可能打败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要素禀赋高的,比如中国),只要她的A比你高得多。
所以,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只要魔戒在手,小哈比人也可以做王。现在的国家之争,除了K和L以外,就是争A。
好了,说回中国,新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和以后。
先说改革开放以前: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导的。
主要靠的是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来刺激经济增长。所以,才要官山海和夺命剪刀差,来维持便宜的(也就是供给不足的)生活资料。在低价格的生活产品下,才可以维持低工资政策,把工人的剩余价值变成资本投入重工业。
可是,为什么不用人力密集型的方法发展重工业?中国人多资本少,可以用人工(L)来替代资本(K)。
如果技术创新是中国人自己搞的,就会用人工来替代资本。
可是, 实际情况是,中国的重工业技术基本上全是来源于前苏联。从1949年到1960年,在中国的前苏联文职、军事专家共有2万多名。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先后聘请前苏联专家896人担任顾问或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其中高等院校聘任861人。
这就是技术落后国家的悲哀.
要向人家学技术,可是人家创新的的技术类型是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来搞的,和你的要素禀赋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要提高A,就得同时接受高β(资本密集型技术)。
比如说:前苏联土地面积广大,石油等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教育程度高。所以,他们发明的技术都尽量多利用土地和石油资源,避免过多使用人工(β高α低)。而我们国家恰恰相反,人工多资源少(α高β低),要用人家的技术必然要勒紧裤腰带搞投资,还得无数的人没工作。
因此,必须用户口政策把多余的劳动力固定在农村,不能让他们跑到城市里来成为失业人口。还必须把城市多余的劳动力赶到农村去,当然生产力低下的年青人就是首选了。
那么,有人说可以不可以把苏联的技术改造成劳动密集型,从而又提高A,又降低资源消耗β,还可以提高就业和劳动收入α?
你以为我们不想,是没法弄。
首先,人家连图纸都不给你看,处处防你一手,你只会用从他们那买来的机器,却不知道原理,怎么改造?第二,中苏交恶,苏联专家撤走时严令不许技术外流,我们根本来不及学。最后,自己本身也不重视,还停留在人家说啥就是啥的地步。
中国还是有天才的,要不然我们现在也不会飞得这么高。
我的外公老大人就是一位。他老人家20岁还是个目不识丁的人力车夫,30岁时却成了高级机械工程师.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弄的,就把苏联专家的技术都吃透了(据他说,那个苏联专家对中国人很友好,是故意泄密的),并且改造成中国技术。外公老大人获得过两次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和各种奖章可以挂满前胸(我小时候经常偷偷带)。他被毛泽东接见过两次, 单位年年红旗,吸纳了很多青年劳力,红火得很。
可是,他文革期间被打倒了,80年代初郁郁而终。象中国古代的杰出工匠一样,外公老大人独特的技术,我的几个舅舅都没学到,所以他们都只是一般天分的高级工程师,现在在为国家造大飞机。
而我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就堕落成了个六流的经济学家,得意地踏着大步奔向五流。
基因衰退,以至于此。
所以,我们工业技术(主要是重工业,军工)的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前一直就变不过来。
这也就是我们一系列的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低工资,户口,上山下乡,生活品供给不足,价格双轨制,农村联产承包制, 大学生没工作等等)的起点。
喝水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梦回中国(2)
🙂做个记号 ,继续花,继续看 地球人在中国 字677 2009-12-22 17:48:14
🙂资源禀赋,国家文化,技术转移,劳动力成本,移民限制. 苏城 字14 2009-11-27 16:04:28
🙂忘了大炼钢铁的教训了?这一节你确实是在细节上经不起推敲 4 海纳 字930 2009-06-16 20:05:20
🙂谁能够把军工重工业从资本密集型变成非资本密集型? 1 思想的行者 字386 2009-03-02 07:06:11
🙂比亚迪的好像就是 劳动密集型 + 技术密集型 一只黄鹂鸣翠柳 字0 2009-12-28 00:48:38
🙂我这种潜水的还是很想看看认真的讨论的 肖肖 字140 2009-06-16 18:49:22
🙂确实语含讥讽了些,但资本密集与否是产业的内在性质是不错的 思想的行者 字549 2009-06-16 1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