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日据时代的台湾情形(六)-- 战争脚步逐渐靠近 -- 北宸
日本领有台湾之後,便在中学里规划了军事课程,如图下照片所示,1920年代日本的陆军纪念日,总督府在中学校操场上操演了重机枪射击课目。
一般学校的操演过程,也会使用布缝製的坦克,在野地演习里充当道具。
上一篇中曾提过日本人认为台湾人和中国人是同宗同种,难免担心台湾人在战争中对日本人倒戈相向,袒护中国。因此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之前,台湾人并没有当兵的义务,也不被要求上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後,因为兵源匮乏,这个政策开始改变。1942年(昭和17年)4月实施「陆军特别志愿兵制度」,开始向台湾人募兵。
1942年的第一回募兵,共有425,921人应徵,录取 1,020名,录取率是420分之1。
1943年的第二回募兵,共有601,147人应徵,录取 1,008名,录取率约600分之1。
1944年的第三回募兵,共有759,276人应徵,录取 2,497人,录取率约300分之1。
「陆军特别志愿兵制度」自开始实施到1945年废除为止,总计共募得志愿兵约5,500人。
1942年6月中途岛之役,日军大败,战况对日本转趋不利,日本乃於 1943年又实施了「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度」。第一回有316,097人申请,录取3,000人。
「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度」於1944年7月废除。至废除为止,共募得海军志愿兵11,000人。
综合陆、海军募兵制的实施结果,总共约有16,500名台湾青年加入日本军队作战。
那麽台湾的「志愿兵」是否真是心甘情愿地投入战争中?
这个答案事实上是很多研究这段历史者想要知道的,当初的「志愿兵」,有一些依然在世,现在也可以找到不少相关的研究报告与在台日兵的查访。
将各方面找到的资料整理如下:
(1) 台湾的「志愿兵」有不少是在东京与京都两地的台湾学生。当志愿兵制开始实施後,台湾总督府派人去拜访学生在台湾的父母,
并强迫学生父母签下「同意书」,同意其子弟当「志愿兵」,奉献给天皇陛下。总督府的高级官员随後带著这些同意书,到东京与京都的学生宿舍,召集学生「志愿」当兵,并且要求学生在自愿书上签名,签完名後,还要用小刀,切破手指,盖上血印,称为「血判」。很多学生,当场哭了起来,刚好被日本报纸拿来大做文章。例如『朝日新闻』的报导,写到志愿参军的学生感动之馀,有人当场流泪,传为「爱国美谈」。
「血判」志愿参军同意书
(2) 受到皇民化教育的深耕,身分认同上将自己视为日本人,认为参加志愿兵是爱国的表现,是「最高的荣誉」。
(3) 地方官员为了争取成绩,在地方上鼓吹青年申请参加志愿军。许多人事实上知道自己并不会被录取(录取前日方会先做家庭背景调查,通晓日语,学校里学习成绩好,操行分数高,体格良好者才会被选出),许多申请志愿者,仅仅是为了敷衍应付,并且在军国主义的殖民地大环境下,周遭的气氛也逼使许多人非表态不可。
(4)大多数人在生活困难、谋生日艰、物资缺乏的情况下,从军确实是一条生路,吸引许多穷困的台湾子弟去当日本兵。
台湾人在军中一般主要是担任军伕或翻译的工作
手上有一本《台湾日兵查访专辑》,在近一百三十位访谈的志愿兵里,绝大部分是从事军伕或翻译的工作。
军籍的地点多半是在东南亚的岛屿: 新几内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帝汶等地。
他们提到当时台湾一般工资一个月约15圆日币,而当兵的待遇一个月约30圆日币,另外在台湾的父母可以再领取100圆日币。
这样的待遇确实使许多人在资源吃紧的时代选择从军。
其中一位在战时到海南岛挖净水厂池子的军伕提到,战败後中国政府在海南岛三亚港集结接收,情感上因为恨透了日本人,也连带对台湾人任意殴打羞辱。
另一名志愿兵回忆到广州没多久,日本就宣佈投降,来自台湾包括军属共两千人,被集中送到珠江边的台籍兵官集训总队。他们把武器上的菊花符号磨掉,枪枝清洗乾净後交给国军。在集训队里,身上还穿著日本军服,只是头上换成青天白日国徽的帽子,返臺前的好几个月时间里接受北京话的教学,以及中国文化,历史,思想教育。集训队队长并不断地劝说他们加入国军, 一同参与中国的建设。
被派到日本参与飞机製造工作的志愿兵,提到1940年时,他年仅15岁,公学校里的老师极力鼓吹学生前往日本从事飞机製造,一方面可以学习技术,再方面如此可以取得高等科学业證明。最後他提到在日本名古屋三菱航空机製作所里,美军的空袭炸死了许多一同前去的少年兵。
另一位到日本海军高座工厂的志愿兵也表示15岁时,学校老师的宣导表示这不是去打仗,而是半工半读,五年後有1,000日元的储金,还有工业学校的毕业资格,将来可以以此资格当技师,不需再苦恼以後在社会上的出路。
当然最後这些承诺,随著日本投降而通通作废了。
也有志愿兵戰後加入国军,提到每天上三民主义思想课时,完全听不懂教官所说的内容,需要特别的翻译军官在一旁将北京话的三民主义课程翻译成日语,台语或客家语。而国军的待遇很差,每天吃的是高丽菜,穿的是美军麵粉袋做成的衣服,薪资也很低。最後大家走的走,逃的逃,4,500人的国军训练班最後只剩2,000人。
战争结束後更多的台湾日兵是在东南亚的岛屿上自生自灭了。1975年,印尼村民发现当地丛林常有野人出没,於是派兵蒐索,最後才发现是一名二次大战时期的「日本皇军」,李光辉,在丛林藏匿了30年的他竟不知道太平洋战争早已经结束多时。
读这本《台湾日兵查访专辑》时,有两段叙述让我印象深刻:
一段是描述从海南岛遣返,在海南榆林港上船回台湾时,因为日本战败,军票不再有任何价值,很多人将身上的日本军票,寄金簿自行丢弃,在港口上漫天随风飘散的,都是一张张面额100圆的军票。而大多数的他们正是因为这些军晌能够帮助家中生计,才加入军队。
我的家庭来自大陆,经历过抗日战争的祖父母亦恨透了日本的侵略主义,这样的场景还是会让我不免感叹战争对这些参与者的无情嘲弄。
另外一段是一个在台湾本岛的台籍日兵回忆当初国民党政府来负责接收时,一个上尉带著三个士兵,上尉身上背著锅,雨伞,脚上穿著草鞋,带了三个绑腿,样子不堪狼狈到使许多日本兵看了都忍不住哭了。他们埋怨天皇为什麽要投降,为什麽不继续作战下去。而这位台籍日兵在国军接收时一直不明白为什麽要将他与日本人分开?
後来经过国军士兵的解释,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台湾人,不是日本人; 原来自己是战胜国的人,而不是战败国的人。。。
看完那段,我怔了许久,是什麽样的年代,让同样是炎黄子孙在阔别了五十年後,是这样的见面与开场白?
上面的这些记述是境外台湾志愿兵的真实际遇,那麽在台湾本岛的情况又是如何?
1943年(昭和18年)3月19日,来往於台湾与日本之间的邮轮,8000吨的高千穗丸,被美军鱼雷击沉,乘客1500人,245人生还。
1943年 10月19日,总督府公佈「台湾决战体制加强方案」,要求台湾人彻底动员。
1943年 11月15日,美军的飞机进入台湾上空,新竹的飞机场、铁路设施,遭受大规模的轰炸。
1944年 1月 11日,美国军机轰炸高雄、盐水等地。
1944年 6月下旬,组成「台湾国民义勇队」,作为防卫的补助部队。
1944年 10月12日,美国航空母舰的飞机於早晨7点开始进入台湾轰炸各大市镇。美机F6F和TBF所编成的机队,分5梯次空袭高雄、台南、屏东、台东、新竹等航空基地及港湾。
1944年 10月14日,日机与美机在台湾东海岸空战。
1944年 11月15日,连续3天,美、日二军在台海近空发生海空大战。
1945年 2月14日至2月19日,盟军连续6天轰炸台湾各地市镇。
1945年 3月3日,全台湾中等学校学生被动员组成防卫警备队,準备对抗美军登陆。(註: 因西太平洋部队指挥官麦克阿瑟坚决反对,最後依麦克阿瑟意见,先攻占菲律宾,台湾因此避过一场美军登陆的决战。 )
1945年 3月9日,日月潭发电厂被美军炸毁。
1945年 3月16日,美机大规模轰炸台北市。
1945年 4月3日,美机空袭北部地区机场、工场及火车站,嘉义、花莲也遭空袭。
1945年 4月7日,空袭台南、嘉义、彰化。
1945年 4月11日,空袭高雄、台南、新竹。
1945年 5月17日,花莲、高雄等地各工厂被美军轰炸机毁灭性的破坏。
1945年 8 月15日,日本战败,二次大战结束,台湾终於脱离了战争的岁月,也脱离了日本的统治。
伪装措施的桃园郡役所。
盟军空投的传单
盟军空投的传单
防空演习
1943年新竹火车站的轰炸。
被炸的臺大医院
盟军轰炸的台湾,断垣残壁的景象。
空袭後的屏东市区
空袭後的总督府
[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