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新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 1.概述 -- 润树

共:💬864 🌺3432 🌵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回的晚一些

您完整的读我的整个的帖子了么?

好吧,有些东西不那么细致的写出来,别人是看不明白的。

楼主始终没有介绍他是否认为劳动积极性是个独立的作用因素。按照您的观点,劳动积极性不是个独立的作用因素的话,那么他的证明就有重大的问题。因为他是将化肥,种子,自然增长等因素清除后说劳动积极性的影响的。

如此一来,实行家庭承包制实行之后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对农业的的增长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而且还欠着点。

这叫做循环论证。

如果他认为劳动积极性是个独立的作用因素的话,那么就很有意思了。

按照我对于他提供数据的计算,这个积极性的贡献率是42%。和林毅夫的一致。

即便按照楼主的计算,他的结论

如此一来,实行家庭承包制实行之后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对农业的的增长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而且还欠着点。

那么就两个可能,一是积极性不是个正向的影响因素;二是积极性没提高。

二显然不正确。楼主的结论只能是一。(我的结论是三:他的计算是错误的。)

说他的结论是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农业没影响那是歪曲。但结论是好好干活,不仅没有什么好影响,而且还欠着点。这个结论也很可怕。他意味着农民作为人这个因素,对于农业的增长是看不到什么影响的。

其实,楼主作的就是循环论证的路子。他不说明如何考量积极性的影响,而是提出一个很模糊的说法。

以上四个因素加起来,共使产出增加25%,这样就只留下约10%的增长可能源于家庭承包制的实行。但这还是不具有说服力,除非能够将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积极性的提高体现在种庄稼的具体操作上,比如多施肥,多浇水,多松土,多除草等。

作为论证的人,他不知道在向谁发问。也不知道他在搪塞谁。

这样一个模糊的考量,去证明积极性没有影响,不是循环论证是什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