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投票生育救国(生育数量、意愿和可能性调查) -- 科大胡不归

共:💬496 🌺406 🌵35
  • 投票信息

    多选,参与 266 / 87

    现无孩子,想生1个
    18/6
    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
    60/28
    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15/2
    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
    19/4
    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4/2
    不打算要孩子
    13/5
    现有1个孩子,不打算再生
    33/10
    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
    28/9
    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46/13
    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
    3/2
    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8/1
    现有2个孩子,不打算再生
    12/4
    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
    2/0
    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1/0
    现有3个或更多孩子
    4/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郭志刚教授否定计生委的1.8生育率

此文转引自大黄先生的中国人口问题论纲(二)。大黄先生的这一系列文章写得很有深度,除了有大量的数据之外,还指出了计生委和计生政策中的政治问题,值得认真研读。在这里请大家看看郭志刚教授对计生委1.8生育率说法的有力驳斥。

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

郭志刚 2005年10月26日 16:35 《人口研究》2004年3月号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样本用新方法对1990年代全国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就计算结果讨论了1990年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的特点。本文还比较了多个其他来源对该时期生育水平的不同估计,并对当前仍占主流的一些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及其理由。

  关键词: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政策生育率

  作者简介: 郭志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中国1990年代的生育水平一直处于扑朔迷离的状况。1990年代初,全国性调查的数据都一致性表现出生育水平大幅度迅速下降(陈胜利,1996;于景元、袁建华,1996;曾毅,1996),后来的一些全国性调查乃至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来的总和生育率(TFR )甚至低到了“似乎难以解释”的极低水平(郭志刚,2000a ;张为民、崔红艳,2002;于学军,2002;丁峻峰,2003)。对于这种情况,既可以从1990年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育意愿出现转变、生育年龄推迟、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提高等角度来部分地加以解释,同时出生漏报也构成解释之一,甚至有人认为这些调查的生育数据质量存在极为严重的漏报,因此已完全不可信。各种意见和猜疑议论纷纷,导致统计部门在1992年以后便不再公布总和生育率这一指标(注1)。政府部门在谈到生育水平时仅采用“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或“低生育率”这样一些模糊的表述。到底1990年代的中国生育率水平有多高,一时完全没有了权威的说法,仅有少数研究人员尽力根据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开展一些生育方面的统计分析。然而,只有充分理解和分析中国1990年代的生育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当前的生育形势,这对于正确制定一系列有关人口发展的政策是极为重要的。

  本文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1‰原始数据样本,对0~10岁少儿人口进行户内母子匹配,获得了他们母亲的生育年龄及他们本人的孩次,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发了最新普查中的生育信息,计算了1990年代全国生育水平的估计。本文还通过比较和讨论不同来源得到的生育统计结果,阐述了笔者个人对当前全国生育水平的观点,以求进一步推动开展有关问题的研究讨论,增进我们对当前生育水平的认识。……

  总之,国家统计部门在1990年代历年公布的出生率及隐含的生育率其实已经远远高于这一期间实际调查的生育水平,并且也与2000年普查得到的少儿人口登记数完全对不上口了。

  而所有应用实际调查和普查数据计算的总和生育率水平都表明2000年的TFR 在1.3左右。即使考虑一定程度漏报而需要调整,现在仍用TFR 为1.8(甚至以上)作为当前的实际生育水平显然再也说不过去了(注7)。至于1990年代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出生率与本次普查结果之间的不一致,一方面可以怀疑是本次普查漏报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同样可以怀疑历年公布的出生率被调得过高了。过去一些小规模调查的证据表明存在着极严重的生育漏报,但是我们尚没有更多的证据确定这些局部地区的严重漏报情况到底对全国的生育统计有多大的统计意义,以致方方面面总是处于对调查结果半信半疑的状态。但是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后,即使接受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总人口数字,权且不再计较那2000多万人的缺口,也难以拒绝时期生育水平并不是一般地低于更替水平、而是已经降至极低的结论。同时,如果考虑到妇女终身生育水平正逐渐接近政策生育率水平的分析结果,以及再考虑到1990年代存在着很强的进度效应,那么这种极低的时期生育率其实也并不是十分难于理解的。

  注释:

  (1)甚至后来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即使在公布各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年龄别生育率时,也不肯顺便提供总和生育率,而以一般生育率代之。……

  (7)政府部门在不同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仍将2000年及以后的实际生育水平按TFR =1.8来考虑。由此,联合国及所属机构(ESCAP ,2002)、以及美国人口咨询局(2002)出版的人口数据至今索引中国的TFR 为1.8。

关键词(Tags): #人口#生育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