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生不逢时的雷公【一】——起源 -- 北京阿新

共:💬34 🌺16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NORTHSCOPE/ T-STICK II/ COMB

还有一些其它的F-105改进型被少量使用。

1967年初,少量F-105F为了提高夜间攻击能力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R-14A雷达改进了火控系统,并为夜间操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小改进。这些被成为“Northscope”或“突击钉”( Commando Nail)飞机,她体现在雷达系统上的改进仍然不能提供足够的精度以完成战术攻击任务。使用雷达,意味着要保持直线与高度的攻击航线,使得飞机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因此,一年后“突击钉”被放弃了。

1967年底,大约12架在越南服役的F-105F各装备了1台Hallicrafters公司的AN/QRC-128 VHF波段无线电通信干扰机,用于阻隔Mig与地面引导之间的通讯。苏联防空理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截击机飞行员的活动由地面严格引导,只有很少一点的主动性。这意味着一旦切断了地面引导的通讯,拦截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

雷达干扰只需要相对低的功率,这是因为只需要干扰一个很弱的反射雷达脉冲信号就可以了。可是与此相反,通信干扰就意味着破坏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通信链路,因此需要加大功率用噪音信号以淹没语音信号。而AN/QRC-128干扰机则采取了欺骗的干扰方式,记录下语音对话然后用一个小的延迟发射回去,导致断章取义而无法理解。

一个大盒子,被飞行员们称为“上校的计算机”,取代了后座飞行员的位置,而飞机称为“战斗马丁”( Combat Martin),并可以由驾驶舱后一个大面积的刀形的天线清楚的区分。她们可以运载全部的战斗载荷,而AN/QRC-128也不需要密切的注视,可以为攻击机群中的其它飞机提供火力支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 34 Combat Martin F-105F

战斗马丁准确来说只进行了一次战斗行动。而控制着美国战略情报与监听北越通信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马上就意识到了干扰,迅速推断出事情,并下令停止行动。NSA的态度是通过对北越战斗引导的监听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大于干扰它,因为这个是NSA的领域,他们的话就是法律,所有的努力都白白浪费了。1970年开始,所有的战斗马丁都转换成了F-105G野鼬鼠的配置。

1969年,30架F-105D依据"AN/ARN-92 Thunderstick (T-Stick) II" 计划安装了先进的攻击电子设备,特征是一台AN/ARN-92 罗兰无线电导航接收机,以实现夜间与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攻击能力。罗兰电子设备被安装在驾驶舱后到垂尾前的隆起的机背中。不过此时F-105已经逐渐退出了越南战场,而这些T-Stick II F-105也没有返回过战场,只是在美国本土度过了他们剩余的服役生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 5 T-StickⅡ改装后的F-105D(SN 60-0493) ,拍摄于1977年8月(德国Nrvernich)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