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黄医生对中医的思考 -- 土生

共:💬38 🌺2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经络理论,针灸和形而上学

前几日较忙,没有回河友的帖子。更主要的是,我自己也回答不了。

下面还是在贴一贴黄医生的原文。欢迎大家的讨论。

二十二、经络理论,针灸和形而上学

1.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做过好多探讨,因为这是关系到针灸的原理的问题。有人说已经从形态学方面发现了经络的存在,但是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有人企图用神经系统来代替经络理论,但是和传统的经络理论相差很远。从形态学方面找经络的存在,不能不说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2. 我说,在形态学,在人体系统的物理学层次,找出经络的存在,这方面

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因为经络系统是一种形而上学层次的东西,而并不是物理学层次的东西,要在物理学层次找出它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3. 我们先从人体系统来看。人体系统是一个有负熵的系统,是一个非平衡

性热力学系统,是一个有高度耦联的紧密的纳米结构,也可以说是一个阴阳体,当然这阴阳体是一个形而上学存在,是一个非理性主义存在的理性化。

4. 这个非理性主义存在的理性化,这个形而上学存在,根据非平衡性热力

学,有自由能、负熵,有温度,还有数量的存在、空间的存在,考察自由能的存在,应该看到有人体的物理学层次存在。在形态学的存在之中,在这物理学层次的后面,有自由能的存在。在形态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体中有纤维组织,纤维组织又有弹性纤维。这个弹性纤维组织的存在,有两方面是值得说明的。一方面,在人体四肢和驱体之中,弹性纤维组织形成线性走向。也就是说形成的联系,在纵横之中,以纵为主。另一方面,这个弹性组织的后面,有一个形而上学的存在,也就是自由能的存在。这个弹性纤维组织的能量,和它后面的形而上学的自由能存在有密切的联系,可以互相耦联,互相转化。

5. 我们可以说,这个弹性组织后面的自由能的存在,就是我们所说的经络

的存在,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存在。既然是形而上学的存在,在物理学层次方面去找它的存在,当然是不可能的。

6. 由于局部部位不同,弹性纤维组织在横之中,联系不多,而是在纵之中

联系比较多,所以,就形成了一条条纵行的线性结构。这种纵行的结构,后面的形而上学的存在,就是我们所说的经络。

7. 不同的线性结构,由于弹性纤维组织不同,分支理论耦联作用也就不同。

所以它们后面的自由能的能谱应该有不同。这种不同的能谱就造成了所谓十四条不同的线性结构,造成了上肢和下肢的不同。同一个肢体,在不同的横面有不同的线性的结构和后面的存在。物理学层次方面的十四条不同的线性结构,在物理学的方面、形态学方面并不是那么显著;但是在他们后面的形而上学的存在,却是比较确实,也就是这种纵行走向的自由能的存在。这些线性的自由能的存在,有明显的不同的功能,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十四条不同的经络。

8. 我们进行针灸的时候,用针刺激的时候,特别是得气后,往往是能够通

过弹性纤维组织,把这种动作产生的能量通过分支理论耦联作用,变成自由能。这种内转化,就像一根橡皮筋一样,当我们把橡皮筋拉张开来的时候,橡皮筋的负熵就提升了。同样,当我们在弹性纤维做针灸治疗,特别是得气的时候,我们活动针灸针,就相当于拉张弹性纤维,拉张的弹性纤维,它们的负熵就提升。

9. 提升起来负熵,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局部的作用。对局部

来说,,提升负熵,就降低了伤害信息而增强了良性信息,对治疗疼痛有直接的效果。第二个方面是通过人体系统的阴阳平衡作用,分支理论耦联的作用,而影响到人体系统的远方的组织。在我们做针灸就自然而然产生第一个作用和第二个作用。针灸就是通过这些作用,影响自由能,影响负熵,影响阴阳平衡,甚至有部分涉及到神经系统的负熵,从而降低伤害信息。针灸就是这样通过这些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10.我们考察针灸穴位,在弹性纤维组织比较丰富的的地方,针灸穴位分布比较多;在弹性纤维组织不丰富的地方,针灸穴位分布比较少。例如,在关节和关节附近,弹性组织丰富,针灸穴位分布比较多;在距离关节比较远的地方,弹性纤维组织比较少,穴位分布也比较少。当然我没有做过统计学的研究,但是打开人体针灸穴位解剖图,你就不难得到这样的直观的印象,而事实上也就是这样。这样就间接证明,经络的存在和纤维弹性组织的自由能存在有关,针灸作用也的确和弹性组织后面的自由能的存在有关。

11.所以关于经络系统,有几方面我们是应该强调的。首先一个方面,就是经络系统是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存在,而并不是物理学的存在。弹性纤维组织在人体系统中形成了一条条纵行的线性结构,这一条条纵行的线性结构是物理学层次的存在,在这个物理学的存在的后面,通过分支理论耦联作用,形成了一条条的线性自由能的存在,这就是经络系统。弹性纤维组织在身体的存在,是一条条纵行的线性结构,它后面的自由能的存在,也是一条条纵行的线性结构。

12.第二个方面,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经络、弹性组织的接受和发出的能量有不同,特别是能量谱有不同,所以,通过分支理论耦联作用,吸收能量,转化能量有不同。这种不同,决定了各个经络是有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的经络,所以就有所谓十四条经络的说法。

13.第三个方面,针灸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机械的作用,作用在弹性纤维中,弹性纤维吸收这种机械能,并转化为负熵。转化为负熵以后,从局部来说,提高局部的负熵的水平,降低局部的伤害信息。从全局来说,通过影响局部,通过非平衡性热力学的作用,进一步影响全身系统,而达到影响远处的局部的效果。这里的作用就非常复杂,但是第一步的作用,就是吸收针灸动作的机械能,把它转化为负熵,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也就是针灸作用的原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