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猴年马月】蟋蟀 -- 京虎子
※※※ 以下引自《中国蟋蟀网》
小虫大教授
说鸣虫,就不能不提“虫圣”吴继传教授。
印象中,但凡被称之为“圣”的人物,要么是盛气凌人,要么是拒人千里。而在传统国粹鸣虫领域树立如此地位的人,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应该是身穿长袍大褂,满嘴之乎者也的具有古典风格的人物。
出现在眼前的吴教授彻底打破了记者的事先想象。宽宽的黑边眼镜,知识分子特有的白净肤色以及言必提科学的诚恳话语,让人感觉就像和自己的长辈在聊天。
和虫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吴教授说话不会绕弯子。提起“虫圣”名字的由来,你会明显感觉到他那发自内心的自信。而谈到我国鸣虫文化的没落以及今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他的面部表情会显得很沉重。尽管有时两个话题之间没有任何的时间过渡,但吴教授的表达神态是那样的真诚,不得不让你随着他的思维去鸣虫的世界漫游。 “
虫圣”的由来
吴继传教授之所以被称为“虫圣”,是因为他在蟋蟀文化方面独辟蹊径,把他所精通的中国1000多年传统蟋蟀文化与现代昆虫学融会贯通,提高到科学理论水平。几十年来,身兼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职的吴教授,积极倡导特有的蟋蟀文化,锲而不舍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第一”。
吴教授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开发昆虫资源问题的专家。他向盛产蟋蟀的山东省当地政府提出建议,成功组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蟋蟀节,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并出版《中国宁津蟋蟀志》,让中国的蟋蟀文化走向世界;第一个把蟋蟀的形、色、神态等以逼真的彩色图像展现世人,使读者一目了然;第一个出版、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中国冬虫文化中油葫芦大全《中国巨蟋油葫芦谱》,此书囊括了中华大地半个世纪所产天然、人工繁育油葫芦的名种、超品与奇虫,并对中国油葫芦的概念、历史、分类、属性、品种、形态命名、怡养、繁育等作了详细论述,堪称世界油葫芦之最;第一个出版了《中国蝈蝈谱》,书中全面论述了蝈蝈的历史、属性、品种、分类,其中100多幅精美的彩图汇集了我国各种名优奇特的蝈蝈,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它们的千姿百态;第一个在国家没有立项的情况下,几十年持之以恒,率领各昆虫所一批研究人员与爱好者,对中国鸣虫资源进行全国性的普查、采集,出版了《中华鸣虫谱》;第一个举办“蟋蟀画展”,向人们展示出虫体之美,同时出版了古代唐伯虎、近代齐白石也未能画出蟋蟀种内“虫王”雄姿与神韵的《中国蟋蟀大画谱》;第一个写出《中国秋虫诗集》,近百首诗把秋虫文化提高到诗的意境,再现了秋虫在四合院文化、胡同文化、里弄文化中的魅力与美感。 着迷蟋蟀的大将风度 蟋蟀在战斗中展现的大无畏风度和精彩各异的战斗技巧是吴继传深深着迷之处。早在西城区上小学时,每逢秋天,吴继传和同学经常拎来小瓦罐,蹲在墙根下展开蟋蟀大战。
吴继传当时就发现,有的蟋蟀在战斗中被咬掉了两条腿后仍然奋力冲向对手,而各种不同的蟋蟀应敌时招法也各不相同,像“闪电口”―――快如闪电,一口即胜;“滚蹬”―――滚打在一起时用腿蹬出对手;“摇口”―――牢牢咬住对方用力左右摇动;“背口”―――将对手摔到背后;“抱团滚咬”―在滚打中咬对手要害等等,蟋蟀这些特点都特别像古代的大将。打那以后,吴继传就经常到位于菜市口的蟋蟀市场买战功厉害的蟋蟀,还跑遍了产蟋蟀的陶然亭和窑台。
敢于挑战传统 上大学后,吴继传开始主动地拜访京城蟋蟀名家。将自己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和昆虫学知识应用到养斗蟋蟀中,吴继传发现一些传统的斗虫方法十分谬误,比如:看到蟋蟀精神不好,就说它是“先天缺乳”,非得挤些人奶给它喝;平时要给蟋蟀吹吹秋风,说这样身体好;喂水不能用井水,必须得是天上下的雨水;比赛前不停地让雄蟋蟀与许多三尾儿(母蟋蟀)交配,说这样才有战斗力等等。
对上述有着明显错误的传统知识,吴继传一一提出质疑,“蟋蟀不是哺乳动物,为何要喂人奶?精神不足可能是营养不够,喂自己配制的含有维生素、钙等多种营养成分的饲料就行了”;“蟋蟀交配也消耗体力,有的雄蟋蟀比赛前过多交配,结果虚的走路直打晃,被母蟋蟀吃掉,谈何战斗力?”平时吴继传不让蟋蟀交配,只是临比赛前把“三尾儿”放入罐中刺激刺激雄蟋蟀。多次大赛的实践证明,吴教授的质疑是正确的。
将蟋蟀大家族结集成册 多年来,吴教授积累了大量鸣虫研究资料,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著书立说,用科学手段研究昆虫。
“个大的蟋蟀叫声缓慢,而且有时几个小时就叫两三声。可小蟋蟀叫声频率快,叫得也勤。黑色、紫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蟋蟀叫声都各不相同,如黄蟋蟀鸣叫声里带有金属声。”凭着这份对蟋蟀的精通,从十几年前开始,吴继传接连出版了《中国斗蟋》、《中国宁津蟋蟀志》、《中国巨蟋油葫芦谱》、《中国蝈蝈谱》,最近又刚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了新著―――《中华鸣虫谱》。这些书都科学地论述了蟋蟀、蝈蝈等鸣叫昆虫的属性、品种、分类、命名、生物学特性、分布、养殖繁育等等,纠正了虫界许多流传多年的谬误。
吴继传谈到他下一步的打算是出版一本《蟋蟀罐谱》,包括蝈蝈葫芦的内容,在对蟋蟀罐的研究方面,他提到,因为历史上传下来的罐不仅是文物, 而且往往含有高超的手工艺和科技成分。“我们对老罐进行过碳14的检测,还进行了显微切片,发现其质量确实超过现代批量生产的蟋蟀罐,透气透水程度适宜。一些老蝈蝈葫芦蒙芯用贵重的玳瑁制成,中间镂空,能随蝈蝈的叫声自然颤动,使声音更加悦耳,手工特别精细。”
今天,吴教授仍在昆虫研究领域进行着探索,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中国的鸣虫文化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目光都来关注和支持这项中国国粹的发展。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眼睛一眨 大江东去 字20 2004-07-29 08:13:45
😄如果斗蛐蛐的和赌场的喂蛐蛐的饲养员串通好了怎么办? 不爱吱声 字85 2004-07-29 08:12:32
😄你以为赌场是中国科学界那 京虎子 字40 2004-07-29 08:16:02
😁当前北京蛐蛐界的“虫圣”可是中科院研究员呐
这种人蛮可爱的,对什么东西一迷就迷得晕晕乎乎的 雪个 字0 2004-07-30 17:52:31
😥中科院养的大蛐蛐儿?!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虫都有。 昙华林 字0 2004-07-29 10:00:43
是呀,应该是农科院的事儿 京虎子 字0 2004-07-29 10:03:30
😄哈,我先顶,我第一!!!!!! 柴禾儿妞 字0 2004-07-29 0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