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铁血忠魂----抗战中的川军 (转自铁血) -- 独狼

共:💬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铁血忠魂----抗战中的川军 (转自铁血)

在四川省会成都城东的万年场,默默屹立着一尊雕塑:一名年轻的士兵,脚蹬破烂的草鞋

,穿着短裤,身着旧式军服,打着绑腿,胸前挂着两只木柄手榴弹,背上背着一把大刀和

一只竹编斗笠,他手里端着一支上着刺刀的老旧步枪,前倾着身躯,坚毅的面庞正对着东

方!----这就是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每年的抗战纪念日,每年的清明节,都会有不

知名的老老少少,默默地把鲜花放在碑前,然后默默地离去。2001年04月24日,一名叫盐

谷保芳的83岁侵华日军老兵,专程来到纪念碑前祭扫。他敬献了花圈,并深深地三鞠躬

,以向四川人民谢罪,并向抗战中阵亡的川军将士英灵表示敬意。

  

   雕塑上年轻士兵衣衫的褴褛、装备的破旧,曾经引起过我的好奇。老人们说,当年的

川军将士,衣衫就是这样褴褛、装备就是这样破旧。他们的步枪多是四川土造的“单打一

”,据说其威力“打只土鸡、兔子什么的还能凑合”,连手榴弹都是四川土造的“麻花手

榴弹”,在当时的世人眼中就是根本不堪使用的劣质装备。但这些生于乱世、许多人连自

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将士们心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却是那样的强烈,令人在很多年以

后都无法忘却他们的忠烈!老人们说,那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原就是一尊铜像,就立

在成都东门城门外(现城东东门大桥桥头)----川军将士们当年去参加抗战就是从这里出

城的,许多人再也没有回来。后来这尊铜像就不知去向了----在那个疯狂的年月,连古老

的城墙和市中心的皇城都无法保全,何况一尊旧军人像?现在这个碑是后来重建的了。

  

   从公元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三四年,历经二十二年大小四百余战,四川军阀的混战终于

有了大体的眉目,“面带三分憨相”的刘湘当上了四川省主席。川军打内战的恶名举国闻

名,其人员素质、装备等,却堪称中国最差劲的杂牌!但川军将士们还来不及在天府之国

的土地上尽情享受,抗战就爆发了。此前的川军也曾参与对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的作战

,除了惨败、大败,没有更值得外传的战绩。但就是这样一支如此不堪的队伍,却在抗日

战争的烽火中,用自己对民族的忠诚、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的铮铮

铁骨,实现了作为军人的价值!

  

   抗战初起,川军将士即纷纷请缨参战,据说当时的川军将领杨森曾经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

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

为国争光。”,这段话可谓代表了广大川军将士的心声。这位杨森虽然也是一名军阀,但

很有民族气节,当年驻防川东门户万县,就曾率部与英国海军血战(事件缘起于英国兵舰

在川江上肆意横行,撞毁我渔船、残杀我平民,详情请查阅万县“九五惨案”有关史料--

--与“五卅运动”同时期),杨森可谓川军中的代表人物。当时蒋介石需要兵源、另一说

称其也有“借刀杀人”之意,遂同意调川军出川抗日。

  

   当时刘湘正在患病,众多士绅、谋士、川中父老都苦劝他不要率军出征,但刘湘执意

抱病亲率首批十万川军出川抗日,说是要以血战一赎川军二十年内战的罪过、洗刷川军“

打内战”的恶名。1937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川军各部组成第二路预备军,以刘湘

为总司令、邓锡侯为副总司令,下辖两个纵队。从9月7日起,川军分别从川北和川东开赴

抗日前线。同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任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负责督师抗战

。蒋介石将川军编成第二十二、二十三两个集团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候,副司

令孙震,辖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七军(由李家钰新6师扩编而来),第二十三集团军由刘

湘自任总司令,唐式遵副之,辖二十一、二十三军。蒋介石先将从川北出川的二十二集团

军调往山西,划入阎锡山二战区。当由川江出川的二十三集团军到达汉口时,蒋介石又将

其划归程潜第一战区,拱卫南京外围。等到刘湘到达南京时,他第七战区防区何在,任务

是什么都还不知道,手下的川军就全没了,刘湘完全失去了对川军的控制,不久就病死了

  

对于刘湘的死因,另一种在川内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刘湘在前线吐血不止,不得不回

到武汉医治,但随即处于军统特务的监视和软禁之中。刘湘遂与手下设计诈死,图谋躺在

棺材中以“灵柩回乡”的名目返回四川再作打算。不料被戴笠识破,戴笠遂将计就计派人

将棺材钉死,把刘湘活活闷死在了棺材中。载灵柩的船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欢迎会就开

成了追悼会。也有说他是在武汉治病时被蒋介石的特务下毒谋害的,各种说法中,“阴谋

论”占了上风。

  

   总之,刘湘一死,不仅川内军阀一时群龙无首,已经出川的川军将士更是顿时成了没

爹没..孤儿,境遇如草寇一般。九月从川中出来时,十万人都是单衣草鞋,一路向东、向

冬,到寒冬之时却没有什么补给,也无人理睬。徒步行军千里,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二

十二集团军逆着国民党的溃军,义无反顾地来到第二战区的山西前线,却饱受阎锡山晋绥

军的欺压和白眼,连口粮都要自行解决,于是只好四处骚扰,有扰民的、有砸开军械库“

自己解决”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土皇帝阎锡山趁机向蒋介石告状,说川军是“土

匪”,让蒋介石把川军赶回四川,蒋介石也想趁机撤并支解这些川军部队。幸亏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当时应堪称杂牌军收容处)收留,向蒋介石的军委会求情,暂缓撤并川

军编制,还为川军补充给养,把他们安置下来。

  

   一九三八年三月,台儿庄战役打响,滕县一役,川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防

滕县与日军展开惨烈血战。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

。王铭章率部退到街上准备与日军巷战,在中心街口不幸被占领城墙的日军机枪扫射。王

铭章身中数十弹,壮烈殉国。其余川军将士在师长阵亡后,退入房屋,与日军展开逐屋争

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全师五千余人,战至最后

一人而不后退,共击毙日军四千余人,同时为孙连仲部赶到台儿庄设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奠定台儿庄一战的胜利基础。在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川军一三一师陈离部,

也伤亡四五千人。李宗仁曾挥泪而言:“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

战斗任务,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王铭章】(1893~1938)抗日烈士。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

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1937年出川抗战。1938年初

率部参加徐州会战,3月14日,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4年9

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徐州会战,川军二十一军防守南线,其中一四五师守广德,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阵

地失守,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终因寡不敌从,身

陷重围,弹尽援绝,将军不愿做俘虏,举枪自戕殉国。一四四师师长郭勋祺也在战斗中负

重伤。

  

   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

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

  

   川军李家钰部第四十七军,长期在晋东南作战,后编为三十六集团军,驻守河南,在

豫鄂湘桂战役中,由于国民党上层指挥不力,豫西各部在混乱中转移,三十六集团军因是

杂牌,奉命担任掩护。1944年5月,在河南陕县秦家坡,在转移途中的司令部直属队不幸与

日军穿插分队遭遇,总司令李家钰当场中弹身亡,成为抗战中殉国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

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1984年5月,民政部追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

的革命烈士“。

  

   川军在抗战中以硬战、血战闻名,前后出川三百万兵员,共六十四万余人伤亡,除了

英勇顽强外,装备过于简陋也是重要原因。另外也有人说是蒋介石借日军之手图谋消灭川

军,因此在抗战之初,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溃退之时,以褴褛之众的川军去一线冲杀,试图

将川系军阀的老本都拼光在抗日前线。川军首领刘湘据称是“七七”事变后第一个通电请

战的高级将领(“七七”后第三天),其抗日热情却正中了蒋介石“消除异己”的下怀。

蒋介石遂要求四川调集三十万部队(川军当时把各种武装加完不过四十余万)出川抗日,

另准备五十万壮丁备战。刘湘亲率川军精锐十万甫一出川即暴病而死,部队被分散抽调各

处最前线,又得不到补给,蒋介石很难与“阴谋论”脱离干系。

  

   川军将士就是在这样装备简陋到不堪使用、给养短缺到“几乎没有”的艰难困苦之中

,还斗志顽强地与装备飞机大炮的机械化优势日军死拼,以致在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

淞沪战役、南京战役和武汉会战中,死伤极为惨重。就这样,他们还作为“杂牌”饱受国

民党系统内的排挤和非难。例如在一九三八年冬由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的衡山军事会议上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对本战区在武汉会战中南岸战场的某些失利,把责任往川军第

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头上推。说王陵基的第30集团军毫无战斗力,且训练差劲,见敌即

溃,以致影响南岸全局。军委会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又指责川军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瓒

绪的部队在武汉会战中作战不力,影响了第五战区战局;接着又指责川军第30集团军王陵

基的部队作战不力,影响了第九战区作战。虽然后来又拨第8军和第73军给王陵基指挥,令

其反攻瑞昌,但王陵基却没亲临前线指挥督战,以致贻误战机。如此等等,一度几乎形成

要拿川军作典型开刀的局面。

  

   对中国军队中的派系问题,日军的冈村宁次是很清楚的,他在一九三九年就专门制定

了分化、瓦解中国军队中杂牌武装,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中央军的“解决方案”,并

付诸实行。日军的“招降”政策也不是没有效果的,尤其汪伪政权成立后,也的确有部分

中国军队(多为杂牌军)投降日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的杂牌部队都没有投降

,还在随后的战斗中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如川军杨森部、王陵基部参与的昆仑关大捷。

并且更多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投身抗日战场、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的

抗日武装不仅没有瓦解,还在后来的战争中日渐发展壮大,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

胜利!

  

   抗战中的川军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国军队的正规部队,而是一支地方军阀武装。无

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部队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但抗日战争中

,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声。在数十年

的内战中,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没少干过坏事、甚至伤天害理的事,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也

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他们很难有现在一些“理性的精英”那样的个

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间关系的感悟,身逢乱世,他们也许感受最少的,就是“国家”这个概

念,感受最多的应该是大大小小的“大帅”。从成军之时起,这样的部队事实上就只是某

人的私人卫队。从个人而言,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感受过“国家”对他们做过什么,但他

们知道,“打内战”是一个军人最大的耻辱!他们也许曾横行乡里、也许曾鱼肉百姓,但

只有在投身于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投身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时,

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军人的使命和荣誉!只有在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斗争中,他们体

内火一样的激情才被唤醒,并且象火山一样地迸发出来,令他们可以无视敌我实力的悬殊

而奋勇前行----为了身后四万万同胞,宁可战至最后一人而决不后退!

  

   抗战中的川军是一个缩影,一个参于抗战的千百万地方武装的缩影。就象在淞沪会战

中端着刺刀与日军坦克“肉搏”的桂系部队,这些年轻人都曾经为军阀混战卖命、都曾为

了几个大洋的赏钱而迷失在内战的烽火之中,但当民族危难、国家存亡之际,他们的青春

依然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在那样的时代,我们不必苛求他们个个都是完人,我们也不应

讪笑他们以刺刀拼坦克的“不理智”,正是他们的勇气和牺牲令侵略者为之胆寒、令世人

为之叹服、令我们有了今天的民族独立与自由!他们,都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铭文;他

们,都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他们,理应永远是我们心中不朽的人!

  

   尾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名衣衫单薄褴褛的军人走到成都一个城门洞边的小食摊

前,他好象走了很长的路,满面尘土,又冷又饿,就着摊上的汤圆大吃起来......突然,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军人消失了......人们终于恍然大悟:那是当年出川抗战阵亡川军士

兵的鬼魂,他仍然是那样的又冷又饿,不远千里回来吃家乡的汤圆啊!由于这个传说,后

来每年冬天,都有不少成都市民自发地用汤圆祭奠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川军将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