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经典刑法案例分析 -- 马大善人
首先道个歉,这个案例太特殊,讨论起来恐怕就容易克制不好,不客气的地方先请包涵。
您这段回复的解释,与再上两层楼您的回复比较起来,说实话是退步的,事实上是偷换了案例的特殊要素。
这个案例中李某处境的极度危险性和无助性在哪里?就在于她直接身处对其怀有极度恶意的犯罪者的绝对控制势力范围之内。张某是对其强奸未遂者,并起意要对其实施谋杀,张某母亲得知后不仅未予劝阻,而且提供了帮助(告知李某的位置,建议不要点灯,趁李某熟睡不备袭杀之),李某有合理理由推断,张某妹妹不会站在反对其母兄的立场上,而张家地处偏僻,李某不可能指望通过呼救获得他人救助。总结来看,李某当时面临的处境是既不可能凭借自身力量脱困(她被堵在里屋了),身边的人也全都怀着最大恶意。
而您的代换(比喻成武林高手的老婆等),正如小径网友所说,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假设:张妹不仅是无辜的,而且应该被视为在本案中立甚至善良的人。在象牙塔里纯粹法律理论上,不知情的张妹也许确实可以被如此视之,但不客气的说,要求处于实地的张某也这样认为,这简直是比宋襄公还宋襄公。实际上我认为,对张某妹妹如果当时醒转,了解情况后会采取的立场的默认推断,就是两大意见之间分歧产生的关键所在。
如果李某旁边睡的不是张某的亲妹妹,而是与她和张某都无关的第三人,那么李某的处境就根本变化了,她就不再是处于完全孤身无援的状况。无论这第三人实际平常的品质如何(说的夸张一点,就算这第三人其实也是坏人,同样如此),杀人罪行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无法想象本无利益牵扯其中的第三人会自愿帮助张某谋杀李某,张某也不可能信任第三人会在事后帮其隐瞒。那么,很显然,在出现(对李某)善意第三人的情况下,无论是李某还是张某,乃至张某母亲,他们赖以做出决定的因素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至于整个案例必然会变化得面目全非,根本失去了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讨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如果一定要做代换,那么我认为,只有类似以下的代换相对来说才更合适些。
A妇女被B人贩绑架,夜宿于据点,屋内原有C、D二人,A、D睡于一屋,夜间D沉睡,而A清醒,听到B改意杀人(比如认为风声太紧,附近出现警察),C表示赞成,并建议不必事先惊醒D,趁黑杀了A更少反抗)。
当然,以上代换假设把张某妹妹已设为同案犯,这一点与实际不符,也绝对不代表我认为张某妹妹有罪,仅是要指出,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李某推断张某妹妹如醒转,对自己也会抱有恶意才是正常合理的逻辑。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兄台这个类比个人觉得不是特别合适 2 小径 字2626 2009-05-31 20:31:05
🙂凶手亲人就可以牺牲掉? 何处西南待好风 字1697 2009-06-01 15:01:20
🙂我大概是把自己代入李某角色太过了 小径 字311 2009-06-01 19:11:13
🙂也来讨论一下
🙂花! 小径 字100 2009-06-01 19:11:23
🙂对于口供 马大善人 字160 2009-05-31 08:40:35
🙂我看出来您想说什么了 何处西南待好风 字818 2009-05-31 11:29:22
🙂没看过这个剧集,试着从兄台的描述中来分析一下下 1 小径 字2293 2009-05-31 2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