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沛县九月纪事——刘邦艰难的起步 (上) -- 江南水

共:💬4 🌺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沛县九月纪事——刘邦艰难的起步 (下)

在这个联盟中,刘邦是相当弱势的。

公务员即便不是铁板一块,但也算是一个完整的团队。而亡命徒这边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乌合之众,虽然人数不少(几百人),但组织性没有公务员强。《汉书》把这几百人都划到刘邦名下,而《史记》却说“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也就是百十号人。考虑到班固有美化汉家的倾向,我认为还是太史公的说法比较靠谱。

也就是说,刘邦只是这些亡命徒的代表,也许在亡命徒中他的势力最大,但是他还要整合其它的亡命徒,然后才能跟公务员联合。

刘邦自己的人马可能就超过了公务员的总人数,整合其它亡命徒成功后,人数相对公务员应该是绝对优势。但是亡命徒在心理上对公务员有着先天的劣势,多年被公务员打压,自觉不自觉的就觉得矮公务员半头。这种心理劣势不是靠人多就能弥补的,人越多,相互传染,心理上可能更弱势。没准儿,公务员跟亡命徒结合还能找着点儿当家作主的感觉呢,事实上萧何一直当着刘邦的家。要是依附豪强,萧何就不可能有这种地位。

所以刘邦的推辞不能就说是虚情假意,毕竟以他的实力要想统领这个联盟实在不好说会发生什么,真的把大家都搭进去了,的确是辜负了群众的一片好心。

事实上,这么一个松散的联盟是很难跟豪强抗衡的,豪强要是耍二杆子,踢开公务员,自己霸王硬上弓,就是要当领导,这个联盟是阻止不了的。豪强有钱,有人,在地方上势力根深蒂固,有足够的资本称霸。而这个联盟除了人,什么也没有,人数也不一定比豪强的人数多。那么豪强为什么放下身段,也认同由这些亡命徒来领导呢?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唐 杜牧

我说:阻止豪强者豪强也,非松散联盟也。

亡命徒虽然松散,但是他们知道只有大家抱在一起才有出路,所以不会分裂。豪强则不然,平时都是吆五喝六的人,现在要听别人的吆喝,尤其是要听其它豪强的吆喝,这个在心理上,恐怕很难接受。

《史记》上说王陵和雍齿的关系不错,但是我相信,在争夺领导权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应该不会很好。他们两人,任何一个都不愿意另一个取得领导权,毕竟平时平起平坐的两人要分出个大小王,谁又愿意做小王呢?并且他们还会有深层次的担心,取得领导权的一方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另一方吃掉。

在名分确定前,他们之间谁也没有硬吃对方的把握,在这种“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心理下,他们也只好认同由这个弱势的第三方来领导。起码,这个弱势的第三方没有吃掉他们的能力,即使他处在领导位置。认同亡命徒的领导只是在名分上有所吃亏,但是跟保住实力相比名分还是比较次要的。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说:“上降沛一日,高祖为沛公”,也就是说一天内,沛县的领导权就确定了。

看起来刘邦的领导权来的还是蛮轻松的,既没有去杀人,也没有被杀的危险,真的就像是一个大馅饼从天而降,正好砸到他的嘴里,碰巧还是他喜欢的口味。

历史上以此手段获得一支相对独立武装领导权的,以我的孤陋寡闻,只此一家。即使一千五百多年后以刘邦为榜样的朱元璋,也是像滚雪球一样,一点点把自己做大,基本上还是靠实力来说话。差强可以一比的也许是1927年秋收起义后老毛以落魄之师来到井冈山整合当地的袁文才、王佐,但袁某是共产党员,老毛之于他有组织上的渊源。

我也不得不羡慕刘邦的运气,如果此时沛县内只有一个豪强,那么这个领导权姓什么就不知道了。

曾国藩说:不信书,信运气。

米卢说:运气只给有准备的人。

那我们就准备好,等待运气的到来!

如此看来,沛县武装集团是各种势力交织,成分复杂的一支武装。刘邦身边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其中有“客”(萧何、王陵)、“中涓”(曹参、周勃)、“舍人”(樊哙、)等。

其中 “客”是个值得玩味的身份。“客”对应的是“主”,主客之间有一定的服从关系,客随主便,但不是像下属那样无条件服从,客也可以不随主便。所以“客”跟刘邦的关系应该是相对平等的联盟关系。这也说明了,沛县武装集团是三股势力的联合,相互之间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其中刘邦代表亡命徒,王陵代表豪强,萧何代表公务员。

这种模式的团队组织起来去旅个游,都会为去哪儿而争上半年,最后只好取消旅游计划。想让他们同心协力的去开创事业,这个基本上很难。

有些事是能够随便凑合的,比如吃饭,随便凑合吃一顿,只要不中毒,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些事是不能够随便凑合的,比如盖房子,随便凑合盖一座,没有地震,也会出大问题的。

沛县武装集团就是一座随便凑合盖起来的房子,不幸的是还遇到了八级地震。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毛泽东

可能有这样一些造反者,他们是不曾被拿刀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自己内心不平衡的痛苦折磨,他们在内心不平衡的驱使下背叛了原来的组织。

雍齿就是这么一个内心不平衡的背叛者,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二月投奔魏,并且还送上了刘邦的老家丰邑,此时距离刘邦九月起兵只有短短的四个月(秦汉之际,历法以十月为岁首)。

刘邦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最后在项氏的帮助下才夺回了丰邑。

后来雍齿又回到了刘邦的阵营,但此时他只能是下属,而不是盟友了。

后来在刘邦封侯的时候,尽管刘邦很不情愿,但还是给了他2500户的食邑。翻遍史书,也没有找到雍齿配得上这么厚重封赏的功劳,也许仅仅是因为沛县县令那颗人头吧。

那颗人头单从数量上来说,肯定比不上后来将军们的丰硕成果,但是他对刘邦有着人生转折的意义。没有那颗人头,会不会还有刘邦,估计刘邦自己心里都没底。

刘邦曾经的大哥,王陵,得到爵位的时间比雍齿还晚。

很可能在雍齿背叛前,王陵就已经离开了刘邦,带着自己的子弟兵去开创新事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陵只是作为刘邦的盟友帮助刘邦。后来,母亲为了让他安心的帮助刘邦而在项羽的军营自杀,项羽侮辱了王陵母亲的遗体(烹陵母),至此王陵才死心塌地的追随刘邦。

此时当在汉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彭城大败之后,距离起兵已经过去了近四年的时间。

两大豪强离去后,刘邦固然损失惨重,但是那些前公务员也损失不小,他们彻底丧失了相对的独立性。

本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三角形,能够让公务员在两大势力中左右逢源,豪强的离去,破坏了这种稳定。本来是三队玩11球制篮球上下台游戏,现在变成了两队的拔河比赛,力气小的公务员(不能打的先天缺陷)只能彻底倒向刘邦了。

从此,他们不再是刘邦的盟友了,只能是下属了。

经过整合后的沛县武装集团,走上了曲折艰辛的前进道路,祝他们好运……

然而,就是这么一支在复杂环境下诞生的别扭武装,中间还起了内讧,用了六年多的时间创立了一个王朝,这不能算奇迹,但是也足够了不起了。

但是,这支武装的领导者却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没本事的人,如果这样的人都没本事,那我忍不住问一下,怎么样才算是“有本事”?

通宝推:好知明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