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同侵华日军浴血奋战你拯救出了谁 -- 方军

共:💬679 🌺2973 🌵8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考过, 不过, 的确谈不上什么学术道德问题

简单说一下我的了解, 这个事情中, 黄想要起义, 告诉部下戴, 戴很不情愿, 和仵商量后, 亲自去阎锡山那里告密了. 事情过去以后, 仵由副师长提升为师长. 此事发生在解放军围攻太原期间, 给解放军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我觉得这事情判他十年徒刑, 确实不为过. 但非要像有些河友说的"鲜血染红顶子" "背叛多年老上司", 网上说的"不仁不孝不义", 以及扯上是否"忠于党国"就有点过了.

此事戴是主谋, 当时是师长, 仵是副师长. 事后升官, 由副转正, 不错是告密的结果, 却不大可能是动机. 尤其是在48年底, 太原已成孤城的时候, 高半个级别, 意义有多大?

黄的确是他们上司不错, 不过也不是只有这一个上司. 戴也说, 他还不愿意背叛孙连仲鲁崇义这些老上司. 对于仵来说, 戴还是结拜兄弟+上司呢.

太原战役中两军和百姓的重大伤亡, 当然与此有关, 但不等于说仵就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

总之我认为, 说仵在被俘前顽固坚持反人民的立场, 这没什么错, 无限扯远就没什么依据了. 这一点在今天, 有的人倾向于淡化, 转而宣传民族英雄, 有的人则不同意. 这大概是分歧所在.

方军的文字本来就不是学术作品, 至多是历史材料. 从抗日战争历史研究来说, 他不是严肃的学者, 但这并不奇怪, 那压根儿就不是他的身份. 从整理口述记录来说, 他做的不错, 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当然, 这些材料没有对口述者本人作出客观评价, 没有超越作为一般记录材料的高度. 而且那篇文章也不短, 其实可以做点平衡性的努力. ---- 但这就是学术道德问题吗?

显然不是. 经济学论文, 尤其是国内的, 在最后多半有一个政策建议. 但是许多政策建议部分往往对实际情况视而不见, 无非把文章的主要结论简单推广一下. 只要杂志社愿意发, 没什么大问题. 实际上真正的"学术"界会自取所需, 在看到方的材料时, 会同时注意他的问题. 可是, 有些人担心的不是这个, 他们的假想敌是"国粉", 他们担心的是普通人会"受骗". 我始终觉得肆意鞭挞既没必要, 也没风度, 把观点证据摆出来, 愿意琢磨的人自然心里有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