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历代著名帝王评分 -- 陈笑东

共:💬62 🌺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隋朝又有什么正面影响?

战略主要是看是否留下正面影响后人,是否建立大一统帝国,身后帝国是否因其功绩而稳定。重要性由前到后。忽必烈得元朝对中国得影响实际是负分,如何能同杨坚并论?你说得灭宋我算在武功里得。

呵呵,隋朝二世而亡和秦朝一样,就算李世民是杨坚的亲戚,也不能把唐朝的功绩都算在隋朝身上吧?另外,杨广北击突厥,南开运河,这是杨广的功绩,和杨坚的关系也不大。说起来,杨坚什么战略都没有,一生除了篡位就是怕老婆。识人相当不明。还动不动杀功臣。在君主中也就中等而已。元朝对中国的影响别的不说,至少西藏是元朝才纳入版图的。

刘秀是徒手建立一个帝国,刘彻是继承前代雄厚基业。整能比?

呵呵,刘彻即位的时候,汉朝被匈奴压着打。南面还有闽越、南越、西南夷,汉朝的地盘不过现在的几个省。面对各国有组织的强兵,把地盘扩张了两倍,当然远远比他那在天下大乱捡时便宜的后代要雄才大略得多。这么说吧,好比搏击,刘彻打的是全副武装到牙齿的彪形大汉。刘秀打的不过是一帮羸弱的病汉。怎可同日而语。

康熙得武功:政治失误逼反三藩,以全国之力血拼8年,在吴三桂病死前也徒呼奈何。台湾更是弹丸之地,在其出了内奸得情况下还和西夷勾搭,实为无耻。以中华帝国之力和毛子几百人得武装探险队打得吃力之极,最后结果还割地退缩,这个武功也就金庸先生认为是鸟孙鱼塘可比得。唯一可说得就葛尔丹之战,也只是葛尔丹病死战止而已,准格尔蒙古并没受到多大影响。

至于其文治:老百姓无裤可穿,连绵不断得饥荒,人吃人,不断兴起得文字狱,这样得文治就是一个所谓得永不加赋所能遮盖得?满清一代既有阶级压迫又有民族压迫,老百姓苦不堪言,只是能活着罢了。其文治除了能和蒙元比比,还能和谁比?

至于满清维持了267年得统治不是因为其统治清明而是一有番薯得传入,老百姓能够糊口。二满清统治毫不吝惜自己得屠刀。

呵呵,你不待见康熙的心情咱可以理解。不过三藩要造反这件事可不是康熙逼出来的。三藩当时就是独立王国,不论谁在台上,就算是明朝皇帝在台上也一样要削藩的。还没造反时,天下财赋半耗费于三藩。三藩仍不满足,连各地的庶政都要插足。而且三藩要造反,总不能他想啥时候造反就啥时候造反,完全按照他们的节奏来吧?康熙的削藩恰恰是打乱了三藩的节奏。另外,平定三藩用了八年,但并不是“在吴三桂病死前也徒呼奈何”。到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病死前,三藩已去其二,吴三桂死前登基不过是看到大势无可挽回在死前过把皇帝瘾而已。

平台湾和西夷勾结?老兄哪里听来的八卦?愿闻其详?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大扩张势力碰撞的结果。当时划界之地并无归属。而从条约缔结的后果看,自订立后160多年沙俄都不得东进。可见当年一战对沙俄的威慑。而沙俄最终得以废除尼布楚条约还是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光,趁火打劫。从中国方面来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可以全力对付卫拉特,并继续将势力深入西藏。以威慑一个次要敌人,换得北疆160年的和平,得以集中全力将新疆和西藏收归版图,将版图扩充了两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高明的战略。

清朝前期的主要外来威胁是卫拉特蒙古。清朝与卫拉特缠斗百年才最终消灭准噶尔,将新疆纳入版图。这与汉朝与匈奴缠斗百年并无不同。双方都有完整的国家组织,虽然不论是汉还是清的史官都尽量把对手贬低为不值一提的野蛮人。噶尔丹的败死主要是康熙的指挥得当。否则蒙古人是否会又一次入主中原也很难说。噶尔丹为啥最后自杀?这是因为他被康熙打得大败,部下纷纷叛变,连他的老巢都回不去了。

文治方面,康熙可不光是“永不加赋”,如果你能稍微研究一下清史,就可以知道康熙朝凡有灾祸,必然减免或全免赋税。而清朝开辟财源更注重工商业,不象明朝那样涸泽而渔。另外像“摊丁入亩”也是在康熙朝定为国策,然后至雍正朝达到高峰。这个政策确定了一个收税原则,即“有钱的人交税,钱越多的应该交得越多。”虽然仍存在地主将负担转嫁给佃农的问题,但至少比明朝那种越大的地主越不纳税要好得多。

至于康熙朝老百姓穿不起裤子,不知你从哪里看到的?中国穷困地方的老百姓在本朝盛世前穿不起裤子的不少。不独清朝。甚至本朝,直到解放后 20多 年,陕西山沟里的一些穷困人家还一家人共一条棉裤呢。(事见《我的父亲邓小平 “文革岁月”》第二十章。原文为“解放20年了,还是人无厕所猪无圈。安塞、米脂一带有的地方一家人只有一条棉裤一床棉被。平时吃糠咽菜不算什么,春天一到就没粮了,国家每年都要发两次救济粮和一次救济款。”)本朝文治如何?无非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而已。

番薯据说晋朝就有了。《南方草木状》,其言曰:“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 这本书的作者据说是嵇含。有些人对此怀疑,认为今本是宋人伪托。则至迟到宋朝,中国已有番薯的某一种类。至于现代的番薯是在明代传入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说“闽广薯有二种,一名山薯,彼中固有之,一名番薯,有人白海外得此种。”。则至迟到万历年间中国南方已广泛种植了。而玉米也是明代传入中国的。有了玉米、番薯也没有挽救明朝的覆亡。朝代兴替,实在还是治理的问题居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