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血色残唐——漫话五代史 -- 龙啸九天

共:💬18 🌺20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家园 (二)反水运动

(二)反水运动

朱温自信满满的站在了黄巢的身边。

一般情况下,黄巢的身边是不会站人的,而能站在他身边的人,也绝对不是一般人。

作为一名贩盐出身的农民义军首领,早年的黄巢曾为考取功名数次不第而叹息自己的人生几度夕阳红。但时过境迁,现在的他即便是随意的跺一跺脚,大唐的天下都是会为之一震的。

朱温也感到自己一跺脚,大唐的天下也会为之一震。

自加入义军以来,朱温弟兄二人便依靠着自己很粗、很暴力的方式在与官兵的生死PK中所向披靡,经过数次大小战役,如今的二人俨然已成为黄巢的左膀右臂。

当然,对于眼下这三人可以如此煞有其事的站在一起,便是为了商议一件大事——

南下。

黄巢豪迈的对朱氏兄弟侃侃而谈:现在的天下已经不是大唐的天下了,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天下。因此,任何一位大唐公民都是有权利去分一杯羹的。

用自己心中的欲望去强。

用自己手中的拳头去夺。

带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黄巢高举着“冲天大将军”的旗号野心勃勃的上路了。

战局初期的进程是一番顺利。

黄巢率领着义军迅速攻占了浙、闽,并趋入广南。所过之处,直打的唐朝官军一个个哭爹喊娘,争当“范跑跑”。

但是,义军终究还是遇到了阻力。

这种阻力不是人给的,而是——

天给的。

黄巢和自己的义军在南方经历了严重的疫疠,义军十死三四。随后,黄巢又在变计北归的途中,再次遭遇大小数十战,而这样致命的打击,也使得朱存这位刚刚在那个风起云涌时代中崭露头角的男人停止了呼吸。

黄巢耐人寻味的皱起了眉头。

他无疑对朱存的停止呼吸感到怅然若失了,但更令他怅然若失的是:自己的面子丢了。的确,在这样一个用拳头说话的时代,黄巢还从未遭遇过如此有力度的拳头,而就是这支有力度的拳头,仿佛使自己处心积虑多年积攒而成的面子轰然倒塌。

他决定组建一支更为强硬的拳头来挽回自己男人的面子。

朱温再次刚刚的站在了黄巢身边。

在南下军事行动之前,朱温被黄巢留在了山东保守后方的安全。但自收到兄长朱存的噩耗以及黄巢接连失败的消息后,朱温便被黄巢从山东紧急招来,并且依靠着这支新兴生力军的加入,义军很快挽回了黄巢的面子,更甚者,他们还未其赢得了一张天底下最大的面子。

义军在攻陷东都洛阳后不久,竟出人意料又随即占领了唐朝的京都,长安。而这样诡异的战局也致使那个被后世称作唐僖宗的男人,只得在群臣的拥簇中仓皇的奔向了兴元这个宿命之地,留下的,唯有那“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不可复制的农民起义神话。

站在长安的正殿中,黄巢感悟到什么叫做意气风发、得意人生。

为了彰显自己大气磅礴的新时代的来临,黄巢在坐上中华帝国第一把交椅的同时,也赋予了自己一个新的称号:大齐皇帝。

朱温也很快找到自己的得意人生。

对于朱温之所以会产生如是感觉,不仅是因为他和现在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男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更为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个美丽贤惠的女人。

一个曾让他魂牵梦绕的女人。

原宋州刺史张蕤的女儿,张氏。

事实上,自朱温成为加入义军的以来,他的身边无疑是有很多女人存在的。但作为张氏身后一名执着的仰慕者,生性好色的朱温却毫不犹豫的蔑视了这些女人的存在。

当时是,历史以一种极为偶然的姿态促成了这段奇妙的婚姻——

朱温在奉命攻陷同州后不久,他的手下便在同州境内劫持了逃难至此的张氏。不久,张氏便在朱温强大的爱情攻势中,迅速的拜倒在其牛仔裤下。而这样一初经典的乱世情缘,也再次验证了“鲜花,终究是要插在牛粪上”这一颠覆不破的人间真理。

但事事并非都如此顺利。

比如:有一个人就造反了。

而且是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造反了。

王重荣。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镇守河中的节度使,王重荣其实一直都是以“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但在他荒诞不经的一生中,唯一做的有意义的事便是在造反后寻求再造反的机遇。

而如今,他又决定反戈一击。

对于王重荣此次的反水行动,黄巢无疑是要付很大责任的。

因为,自王重荣向大齐俯首称臣以来,黄巢就开始不断抽调河中境内的物资和士兵。

这算什么?这他奶奶的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翻脸不认人啊!

于是,高喊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口号,王重荣毋庸置疑的再次反水了。

朱温就为王重荣的这次反水感到大为苦恼。

这种苦恼不但是王重荣给的,更多的却是来自黄巢。

在黄巢的一再催促下,正值新婚不久的朱温便硬着头皮接受了这项棘手的平叛差事。可自进入河中开始与王重荣PK以来,朱温非但没有赢过一场胜仗,反倒是险些丢了自己的性命。而这样窝囊的局面也导致黄巢大为恼火,并在一个叫孟楷的中尉从中作梗的情况下,接连否决了朱温十封求援书信后给他扣上了“手拥强兵,不肯效力”的帽子。

谢瞳深切的感受到了朱温上述这种苦恼。

虽然在当时朱温的帐中,谢瞳这位咸通末年的进士仅仅是位不起眼的二流私人顾问,但他却拥有一项一流谋士才具有的基本素质——

随机应变。

谢瞳高深莫测的向朱温指出:现在的天不是大齐天,却依旧是大唐的天。

尽管大齐已经攻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而那个叫李儇男人也只能在蜀中做个挂名皇帝,但说到底,大唐的人心终究还未散,现在全国各地响应的勤王运动不应证了这点吗?

再说到底,国家是什么?国家无非就是成千上万颗人心的集合。因此,人心若不散,大唐一日不灭。将军您可要考虑慎重,现在站错队那是会影响前程的。

正所谓,做墙头草难,做一个棵随机应变、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更是难上加难啊……

朱温为自己拥有像谢瞳这样的一流幕客而感到庆幸。

他瞬间明白了如下一个成语。

醍醐灌顶。

他奶奶的,黄巢待我如此,现在不反,更待何时!

带着义无反顾的决绝,朱温投入了这场致命的反水大潮中。

通宝推: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