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大略说说我们这边的老师 -- afdsjl

共:💬13 🌺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大略说说我们这边的老师

(从这个帖子引发的码字欲望谈机:老兄不用这么愤慨吧?

省会城市:要是在最好的学校,全国或省重点的高中、附属的初中、小学、幼儿园,那是最舒服的:要在好的师范学校的硕士生里挑挑拣拣,能进来的新老师不论男女都很优秀,女老师更是年轻漂亮。明面上的工资本身比较高,人脉地位那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明白。

这些老师也不办班,一来学校禁止,二来收入足以满足生活需要,为了应付同事的竞争,业余的时间用在把教学打理得更好和锻炼个人职业素质上。当然,闲来无事做些风雅之事,比如“求”名师、访高友、下酒店、登茶楼,并没有什么不可以。

市内其它学校的老师没有这样的条件,不管教得怎样,多少办一办班,或者在民办学校(那种办得比较大的培训班式“学校”)兼职,生活也还过得去,教学水平高的话收入能更多地超过市民平均水平。平时生活中也还受人尊敬——百姓的想法:不管怎样,总有可能求到这些人嘛。

农村或非省会城市的教师的生活更艰难:收入微薄,勉强够生活收支平衡,暑假必须办班或编考卷、参考书(并非自己出书,属于接活),两个月下来到手几千块钱,疲劳得很。

由于生源素质问题(引申到农民教育问题),他们的学生通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考试体系而言),是很难指望多少人有比较好的出路的,这使得教师们难以用自己学生的毕业班成绩积累资本,“晋升”到更好些的学校中。而由于农村或非省会城市学生总体的情况(家庭背景、出路去向等),教师们也难以得到学生的“带挈”。

在这样的收入条件下,他们居住在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勉强可以保持温饱;若大风大雨袭来,生活就不好说了。而自己子女显然是不会有太优裕(比如河里一些人的回忆)的发展机会的。这些老师们物质上拿不出什么,能够给自己孩子的只有一摞摞书,只有知识和品行。

也有晋升的途径,比如教语文这事,如果做得好,也是能有机会做一做某级领导的秘书的。但是更多的教师还是兢兢业业,仍然在这样的时代中从事着这样的职业,以年轻力壮、年富力强或年老力衰等各种年纪,背着生活担子接受这样的前景。即使业务水平良莠不齐,他们付出的也要比所得多得多。

我国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由以上这些教师们托起前程,不管所在学校好坏,收入高低,教师都是良心活。

河里的人素质极高,阅历极广,我向来是知道的。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些工作在“第一流战线”上的教师,我想“暑假欧洲游一游”之类寻常事就不必提了,否则河里人肯定会说:“这个算什么,我早知道,不用你废话”。他们明察秋毫,透彻地掌握生活,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中看一万里,能够对整个中国的情况作出高屋建瓴和精练的概括,常常抓住纷繁现象后的本质,然后用短短几句话作出令人顿开茅塞恍然大悟的归纳,比如当官的必然是贪污腐败奸淫掳掠拍脑做事颟盰无能的,公务员必然是收入奇高饮民膏血的(但是除了高中语文书上大家都背了下来的“肉食者鄙”之外,他们很少用其它相似的词语或典故代替,尽管这样的典故不少)等等,用雄辩的逻辑理论粉碎对方的实际观察,并且运筹键盘之间,执政千里之外,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英谋决断,远胜肉食的大官小官——虽然现在生活水平好了,秀才们也未见得不吃肉。

并且河里的人的来头是极大的:偌大中国上网人数三亿许,太子党该是不到十万(即使这样也是令人惊叹的繁殖能力),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西西河奇迹般地将认识、熟悉太子党的三亿人中的这一小群知道分子聚集到一起,让我等小民目睹各路神仙津津有味口沫四溅地叙说太子党的各种行径,揭发他们的各种黑暗本质,生动形象,细节纤毫毕现,让我仿佛看到一个个太子党音容笑貌就在眼前。当然本文并不涉及太子党,这里跑题了。

我不禁自惭形秽。我对教师们的了解非常少,只能做个模糊的描述,且未见得符合实际,细节比谈机差得多了。谈机有自己实际生活的经验,文章中的数字显然出之有据,但他有一点不及我:他还会对读者的愤慨产生一点诧异,而我在刚开始读帖时就不诧异了。

通宝推:故园湾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