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 -- 江南水

共:💬62 🌺7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8)

这一年楚国率领陈、蔡、郑、许等国包围了宋国的都城,宋国向晋国告急。

此时晋国的领导人是有名的晋文公重耳,收到宋国的求救信息后,晋文公立刻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当年重耳被老爸逼得流落在外,路过宋国的时候,宋襄公曾经给予他国家领导人的待遇。

先轸认为这是晋文公报答宋国礼遇的好机会,并且还能够一举立威称霸。

于私能够报答宋国,于公能够称霸天下,如此两全其美的好事儿,晋国没有不做的道理。

救援宋国的战略就这么确立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一点问题。

当年重耳四处流落的时候,宋襄公固然给了重耳很高的礼遇,楚成王也给过他诸侯接班人(嫡诸侯)的礼遇,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为了手心的肉就放弃手背的肉不是。

抛开私情不谈,单从实力上来说,晋国也没有搞定楚国的把握。

晋文公的舅舅狐偃很技巧的解决了这个困境,不要直接救援宋国(避免跟楚国正面冲突),而是攻打曹国和卫国。

曹国是楚国新招的小弟,卫国也刚跟楚国缔结了婚姻,楚国为了维护自己的老大地位就不能不救援这两个国家,也就解除了宋国的危机。

晋国攻打这两个国家还算是师出有名。当年重耳落魄江湖载酒行,路过这两个国家的时候,这两个国家的领导压根儿不拿重耳这个村长当干部,不怎么待见他。

狐偃的这个主张也算是原始版的围魏救赵,不过这个原始版的跟后来那个正式版的相比还是差了点火候。晋国搞定了曹国和卫国后,楚国不为所动,依旧没有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就在这个时候先轸出了一个狠招,把曹国和卫国的土地分给宋国,这样既避免了跟楚国正面冲突,也算是报答了宋国。

一个罩不住小弟的老大,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大。

如果还想继续当老大,楚国就必须给曹、卫两国一个交代,至少也要保证这两个国家不能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楚成王只好决定撤离宋国,他也不想跟晋国发生正面冲突。

国际斗争,一是斗力,像美国之于伊拉克,一是斗势,像今天各大国之间的明争暗斗。

晋楚这一个回合的争斗,晋国在势上得分。

提醒一下,晋国能够得分,是因为自己的实力,晋国得“势”的背后是有“力”做依靠的。

大国之间嘛,今天你牛,你得分,我认栽,明天我缓过劲儿来了,我再扳回来,谁也不是铁打的金刚永远牛X,彼此撕破脸就没意思了。

楚成王这个避免跟晋国撕破脸的做法,是一个大国相对正确的选择。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楚国的子玉。

子玉就认为楚国不应该这么向晋国示弱,必须给他一个教训。

子玉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自从熊通正式称王后,楚国横扫长江流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南方天子,北上以来也是顺风顺水,凭什么就向一个新兴的国家示弱啊。

楚成王也不好说自己忌惮晋国的实力,只好拿晋文公的经历说事儿:晋侯(水评:晋文公)在外流落了十九年,各种艰难困苦尝了个遍,也看清了人性中的真伪,不好对付。(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子玉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在领导都承认晋文公不好对付的情况下,他也不好说给晋国一个教训,而是很谦虚的表示:不一定非得搞定晋国,至少也得封一下那些胡说八道的嘴。(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看来在楚国示弱后,国际间,尤其是楚国的小弟间,有不少不利于楚国的说法,这也是人之常情。试想一下,如果今天美国的势力退出西太平洋,国际间的说法会是什么样?

死不开窍的子玉让楚成王很上火,但子玉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楚成王只好答应让他去试试。

得到楚成王授权后,子玉并没有着急去找晋国玩儿命,反而派使者宛春前去跟晋国交涉,表示愿意用政治手段解决眼下的问题,子玉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晋国恢复曹、卫两国独立自主的地位,楚国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晋文公的舅舅狐偃一看这个条件就急了,以一换二,你子玉的算盘太精了吧,不行。

狐偃只是在算经济账,先轸则算了一下政治账,楚国的这一句话就为这三个国家都解除了困境,保证了区域间的和平与安全,如果晋国不答应,就是逆潮流而动,一切行动就没有了正当性。

所以,晋国必须答应楚国提出的条件。

但是,如果晋国答应了楚国的条件,那就等于承认了楚国在中原地区的主导权,以后晋国在中原地区也就是楚国的一个大跟班儿,什么立威称霸,还是洗洗睡吧。

这显然是晋文公所不能接受的,接下来先轸又来了一个狠招,私下跟让曹、卫沟通,晋国同意这两个国家恢复独立自主的地位,但是他们必须跟楚国绝交。

如果晋国只是这么做,那还是等于为楚国做了背书,如果晋国不表现出相当的实力,曹、卫早晚还是倒向楚国。

为了把楚国的势力挤出中原,晋国必须做点什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一仗。

晋国需要战争,但是第一枪还得楚国来放,这样晋国才能够团结中原地区最广大的诸侯,尤其是另一个大国齐国。

为了让楚国放第一枪,晋国扣押了楚国的使者宛春。

为了维持楚国在中原刚刚建立起来的霸权,子玉也需要一场战争,把晋国的崛起势头按下去,晋国扣押自己的使者,正好给了楚国一个口实。

在战争这个问题上,双方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那就打吧。

公元前632年四月,子玉率领楚军进攻晋军。

楚军进攻的时候,晋文公率军后撤了三舍(一舍三十里),来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

这里面还有个典故,当年晋文公在楚国做客的时候,向楚成王承诺,如果自己主持了晋国大政,晋楚双方万一起了冲突,晋国自动后撤三舍,作为楚国厚待自己的报偿。

按照当时的规矩,打仗的时候,一方后撤三舍,就等于承认失败了,另一方就不能再追击了。

晋文公这一招也挺狠,天下人都知道,当年他跟楚成王有过约定,这次主动撤退是为了守约,而不是打了败仗。

当年晋文公许诺的时候,子玉就在现场,他当然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如果就这么放过了晋国,那就等于楚国给晋文公做了一个免费的道德广告。

如果晋国占住了道德制高点,再加上中原诸侯对楚国的一贯偏见,那么晋国很快就能团结最广大的中原诸侯,这对楚国在中原刚刚见到成效的霸权来说是致命的。

此时的子玉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追上晋军,彻底把晋国打翻在地。

晋文公为了守约,主动撤退,子玉为了胜利(战略上的胜利),发起了追击。

一个讲道德,一个不讲道德(此时楚军再追击,有违当时的战争道德),民心士气的天平偏向了晋国。

晋文公一撤近百里,不但让自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而且也为自己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争取了有利的态势。楚军劳师远征,晋国的盟国齐、秦、宋则就近驰援。

通宝推: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