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 -- 江南水

共:💬62 🌺7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9)

城濮大战从开始谋划到结束,晋国动用了所有的脑筋,运用了所有道德的(退避三舍)、不道德的(扣押对方使者)手段,充满了诡谲的气息,孔夫子都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城濮之战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一次战役,不知道这次战役的人也会知道“退避三舍”这个成语。

如果只盯着“退避三舍”,大力推崇晋军的诱敌深入,那就看轻了这次大战的意义。退避三舍也罢,诱敌深入也罢,只是战术层面上的东西。

进一步看,晋国的胜利,遏制住了楚国咄咄逼人的气势,确立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

如果只是看到这一点,还是看轻了这次大战的意义。晋国确立霸主地位,扭转了当时的战略态势,只是在当时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城濮之战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当时,而是穿越千古,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至少是战争史。

城濮之战中,晋楚双方的作为都颠覆了以往传统的作战方式。

以往双方在战场上开练的时候,并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更像是一场颇有绅士风度的集体决斗。

如果一个士兵看到自己面前的敌人比自己的级别高,要先向对方致敬,然后才动手。如果面对的是对方的国君,那还得先下拜。

前面说过,作战的双方,一方后撤三舍后,另一方就不能再追击了,不允许宜将剩勇追穷寇。

除了不允许一方军队宜将剩勇追穷寇外,对优势方的士兵个体也做了限制性规定。

一个士兵面对的敌人,如果已经往后跑了五十步,这个士兵也不能再追击他的对手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后撤五十步的仁兄不是笑那位跑一百步的人胆小,而是笑他多此一举。

有名的管仲就屡次在战场上“往后转,向前进”,蒋氏学名“转进”,是有名的管跑跑。

除了对士兵的追击范围做了规定外,还对士兵的杀伤力做了限制,士兵不能再伤害一个已经受伤的对手,并且还不能抓花白头发的人做俘虏,当然更不能抓白头发的人了(水评:少白头的兄弟有福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城濮之战,晋国为了开战,主动挑衅楚国,就好比是一个人故意挑衅对方,然后再援引“正当防卫”来为自己开脱。

晋国的作为已经有那么一点不道德了。

后来,子玉不顾“三舍”的规定,率军追击,更是严重违背了当时的战争道德。

以城濮之战为分界点,战争的作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事实上在泓水之战的时候,宋国的子鱼就想改变作战方式,可惜他的老板宋襄公墨守成规,让这个改变迟到了几年。

随着作战方式的改变,战争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改变。

以往的作战方式主要是双方力量的大比拼,在那种作战方式下,力量大的基本上都能够获得无可置疑的胜利。我还有幸看到过这一幕,记得2003年的时候,通过电视直播我就看过一场战争。

此后的战争当然还是依靠力量,但是引进了一个重要的项目,谋略。

以后,谋略就成为了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才有了以小抗大、以弱胜强。

这些关于军事谋略的专著也成了人类文明中重要的一页,通称“兵法”。

晋文公应该不会想到他主导的这次战役会有如此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过他应该很满意这次胜利给他带来的战略意义。

在齐国的实力下降后,晋国的胜利确立自己在中原的地位,但是他不可能再拥有当年齐国在中原地区的权威了,楚国的势力已经顽强的在中原扎下根了。

从此,中原地区正式告别单极时代,开始了超级大国争霸的时代。

在中原地区,晋国和楚国为了霸权缠斗不休,互有胜负,谁也不能完全搞定对方。

夹在两个霸权之间的小诸侯苦不堪言,跟着晋国有可能被楚国虐,跟着楚国又有可能被晋国虐,没有哪个大国能够为他们提供绝对的安全保证。

这种状况持续了接近一百年,直到公元前546年。

宋国处在晋楚拉锯的前沿,是晋楚争霸的最大受害者,宋国的左师向戌为了宋国的利益,也为了广大处在拉锯地带的其他诸侯的利益,向晋楚双方建议停战。

晋楚双方也意识到再打下去也打不出花来了,同意停战。

史称:向戌弥兵。

停战后,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诸侯必须同时向两个大国进贡,也就是交两份保护费。

两份就两份吧,交钱总比挨揍强啊,相信这应该是小诸侯们的一致心声。

向戌的停战建议只是针对长江以北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对长江流域的诸侯、部落并没有涉及,因为这圪塔是楚国的一亩三分地,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没有置喙的资格。

向戌弥兵满足了楚国称霸中原的的一半儿心愿,在中原他至少有半个霸权。

就在楚国满足这半个中原霸权的时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长出了一棵参天大树。

严格说来,这棵大树不是在本土破土发芽的,而是从遥远的西方移植过来的。

话说当年周天子的祖先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老儿子季历。

古公亶父很喜欢老儿子的儿子姬昌,对这个孙子古公亶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我们家要想发达,那就得看阿昌的。

姬昌要想发达周部落,那他就得成为周部落的头领,在他成为头领之前,他爹季历得先成为头领,这样他才好接班。

太伯和仲雍一听老爸这么说,就知道,老爸是拐着弯儿想让老小做接班人,得,自己主动一点吧。

俩人就离开了周部落,来到了长江流域,跟当地的蛮人厮混。

这件事儿,有人从好的方面看,太伯和仲雍高风亮节,主动让贤;有人则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位是因为斗争失败才流落到蛮夷之地。

如今已经没法把这两位叫醒问一下了,各位就自己理解吧。

这两位毕竟是从相对发达地区来的,在蛮夷之地混得还不错,逐渐成为了当地部落的头领,自称为吴。

后来周武王突袭商纣王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还有一个本家在跟蛮夷厮混,就封其中的一支为诸侯,并且还让这一支搬到了中原地区,成为了诸侯,虞国。

这个虞国后来被自己的本家晋国给灭了,还闹了一个唇亡齿寒的笑话。留在长江流域的那些则不断发愤图强,大约到了公元前584年,开始跟中原的诸侯互相来往。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发动政变,派刺客专诸刺杀了当时的吴王僚,然后自己走上领导岗位,这就是有名的吴王阖闾。

吴国也从此开始了强悍崛起。

公元前506年,吴军攻入了楚国的都城,几乎让超级大国楚国就此歇菜。

在这一时期,诞生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谁敢说他是之一?),兵圣,孙武。

还是在这一时期,留下了一段复仇的传奇,传说中一夜白头的伍子胥,对前任老板兼仇敌楚平王鞭尸三百。

此后,吴国北上中原,梦想能够在中原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此时在吴国这只螳螂的背后,出现了一只黄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