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浙江工厂、河南零件与印度基建(上) -- 月色溶溶

共:💬410 🌺1091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不懂经济,但是学过翻砂铸造

干翻砂就是没有沙眼,为了关键部位没有沙眼,气泡,就要在非关键部分留有沙眼,比如科勒的龙头,翻过来看里面就是沙眼。。。。标题党就会这么多,以前学过的早还老师了

-------------------卖狗肉喽-------------------------------

熊仔有一大群亲戚都在我的老家河南从事机械加工行业,有修发动机的,有销售小四轮的,有加工非标件的,等等吧几十口子,还有几个长辈从事领导工作,就是过去的车间主任,现在的分厂领导,一个分厂在职的就有一千人,比熊仔的公司大多了

所以过年时聊一聊也就是聊这个,熊仔多少学过一些机械加工的东西,什么灰口铁,倒角,法兰盘都耳熟,也能跟他们谈一谈。(搞弱电的老爸就比较郁闷

记得有一次聊起来就说到,浙江的老板们太精明。很多零件,做完的报价比原铜都便宜,你说他是什么材料呢。反正外表看,用酸都看不出是铁的,截个断面也瞧不出来,但拿磁铁就能吸到

离开那个生产红火,进了厂比现在当了公务员还荣耀的年代已经十五年了吧,物是人非了。月色姐姐质疑这里能否加工,我只能。隐约想起当初我头一次进厂受到的震撼,头一次在厂里做电瓶车,看见厂里跑火车,参观生产的坦克。。。。

真的物事人非了,很多巧手的老技师,老工程师都在南方打工,我有些同学家不过年时全家都不在家。当然,这种技工也不是河南一地就能出的,很多老职工就是原来从上海,东北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支援来的。我中学同学在京聚会时吃什么就麻烦,有只吃米不吃面的,也有只吃面不吃米的,还有坚决不吃涮锅子的,组织一次愁死我了。

家里的那几个长辈在外面的小厂也干了好多年了,做来料加工的时间很久了。月色姐姐说的那种小厂大概我应该去过,xx非标准件厂,常常坐落在鱼塘边,小村里。挖几个懂加工能谈生意的,再多招生手就是。中国人嘛,人穷不见得能耐小,学什么都快。

谈到人,想起我一个初中同学。学习不怎么好,家境也不好。假期常常出去发个报纸一天赚10元,穷鬼如我这样的,常常跟着人家要去。他家里就不同意他念高中,让他念技校,学“翻砂”。又因为家里无权无势,想进厂就要干翻砂。翻砂是比较苦比较累的活,厂里过去常常雇佣农民工来做。他虽然无奈,却也挺乐观,跟我说:“干翻砂,起码冬天挺暖和”

插一句,有人说上个世纪的工人阶级是依靠剪刀差通过压榨农民的食利阶层,我想说至少他们不贪婪,我不相信现在的食利阶层会如他们那般放弃自己的权利。

前两天我买电钻,在淘宝上一搜好多都是金华永康的,问一个同事那怎么样。她绘声绘色的给我讲了一下那里有多少卖小机电产品的小店。令我一下子想起来我小时候去过的关林样子了。关林就是安葬关老爷首级的地方了。据说是关公是忠义的象征,做生意的人都喜欢在那开店,表示尊崇信用。那里自发的就形成了个大市场。很大而且东西很便宜,小学某次我以随身带的那点压岁钱去买作业本,好像是拼音的,买的跟小山似的扳回来。小学语文学完拼音,初中英语还能用。给这种四线三格的本加一道就变五线谱音乐课上用。虽然作业一次多的能写完一本,但用到现在家里还有呢。可想买了多少,价格有多便宜。

但这个市场现在还有没有我不确定了,至少我认识的人都不去那里买东西了。

从我这个角度看到的是产业链消亡的过程。也许,在我离开家的过程中,它又重生了,不过是从比以前低的多的水平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