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钱学森逝世 -- GPRS

共:💬331 🌺975 🌵3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袁老的贡献是没得说的。

院士那件事也是中科院的问题,或者说,是知识分子文人相轻的老毛病。

多说了这一句话,主要是对中国过去几十年的不自信而有感。按照袁老的成就,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实在算不上什么,或者说,把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作为最高荣誉,袁老是吃了大亏的。袁老是同白春礼一起进的外籍院士。而白春礼在纳米方向的研究,国内至多只能算是“尚属一流”。你可以猜到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水分有多大。由于院士评选要靠院士提名,全体院士投票,每年入选的院士又非常多。而隔行如隔山,很多时候特别是外籍院士的评选,除了那些众望所归入选之外(比如袁老),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政治因素以及人际关系入选的。

华罗庚:(1982)

夏 鼐:(1984)

谈家桢:(1985)

冯德培:(1986)

周光召:(1987)

贾兰坡:(1994)

陈 竺:(2003)

白春礼:(2006)

袁隆平:(2006)

张启发:(2007)

李爱珍:(2007)

大陆的外籍院士至今有11人。这些人入选有不同的原因。

从1980年-1989年,中美正处于蜜月期,美国科学界在中美蜜月期要拉中国一把,所以连续好几年有中国大陆的入选。而入选者更多的可以看作“中国科学‘成就’奖”。这些人毕竟年龄很大了。

1989年以后中美关系冷冻,除了贾兰坡以外无人入选。

2003年以后中美关系日益密切,G2也逐渐成型,让中国大陆有人入选外籍院士又重新提上了日程。袁老入选当然是众望所归。陈竺与白春礼就是以政治身份很浓的中科院副院长入选的。而张启发与李爱珍的入选是有一些名不副实的。至少它们两人的成就在国内也算不上绝对的权威。个人大胆猜测张启发是国内政治因素打造的,而李爱珍是国外拉上的关系。

这里还要提一句的是不能认为国外的机构就不讲政治。中国政府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在传统上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陈章良的联合国“青年科学家奖”就不是什么难事。而近几年中美逐渐“同流合污”,中国政府私下运作一下,美国科学院也是要买一个面子的,评一个外籍院士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除了众望所归的院士之外,其他外籍院士的水分本来也很大,给谁都是给吗。也就是说,只要领导愿意的话,想要打造你,外国的荣誉一样可以给你。当然,诺贝尔奖一年只有几个,非常严格,而欧洲又向来看中国比美国看中国还不顺眼,领导对此就无能无力了。

由于中国过去三十年非常不自信,造成了“只有被外国肯定的才是好的”想法。袁老的成就要比外籍院士大得多,受到这种想法影响而自贬身价是不必要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