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李锅(31)>:游园惊梦(一) -- 本嘉明

共:💬43 🌺196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游园惊梦(二)

(一)

上海的技术官僚体制,已经进步得既有理智,又有野心,各项经济发展规划都不错。

但再精致周密的规划,可能赶不上变化。

其实上海的领导人,应该叫做“特首”,是在一个特别的城市,一段特别的时间管着这一大摊子事。而转型的机会,就那么几年,你不特事特办一点,时间之窗转瞬即逝,弄得不好,就跟首任香江道似的,兢兢业业,两鬓皆白,还落得老相爷一句“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生生把个黄金都市,整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在聚义厅里的座次,一泻千里,到今天二贝勒强抢他家的丫环,都不敢上京师坐地撒泼闹一闹。

大家不要笑,上海要沦落,也是一样。超大都市下坠,惯性惊人,木得救。

小本有个朋友是ATI的中层,ATI是生产WII游戏机的主要供应商,总部在多伦多。两年前他就告诉我,再有10年,ATI 95%的工作机会必然转去上海分部。这个全球化的大前提下,上海的各项规划,基本都是对的。如果美国再鸡血个十年,该多好啊。

但事实是,外部大环境变了,外需瘪了,这早年间定的规划,不能再刻舟求剑了。

迪园来了,好得很,不妨拿来惊梦,惊一惊多余的梦,不切实际的梦。

原先上海的规划,气魄宏大,是个全面进攻,毕其功于一役的路子。现在,最好改为重点进攻,凡是上海八字还没一撇的新玩艺,扔给民企风投;只有上海长期具备至少全国前二名资格的产业,才去专注。

(二)

上海跑马,不是不跑,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必然会跑。

但开赌台,就要三思。跑马,香港有,加拿大也有,算是清洁游戏,一天跑几场,马儿说了算,人说了不算。而开赌台,是块臭肉,到哪里都有群苍蝇跟着,会败坏当地的社会,马上给你看家破人亡,成为社会永不能愈合的溃疡。

如果上海迪园跑马,双管齐下,那么是为什么?就为了钱多不烫手?

不是的,因为单靠迪园,不能成其好事,反而有所拖累,可能赔钱,最后必然要想办法救迪园一救。这个救法,不是女人街,就是跑马。

但即便要跑,小本也不赞成放在崇明跑,浪费了世外桃源。

(三)

迪园在上海,为什么很可能失败?

套用克林顿的话:憨督,重点是气候。

迪园是露天主题公园。天当被,地当床。这被,是不是湿的?烫的?好有讲究。

上海四季分明,冬天湿冷,春天梅雨,夏天毒日头,秋天秋老虎。日本的女孩子喜欢晒成小麦肤色,证明自己爱好户外活动,中国的呢?

日本迪园的票价,大约700RMB。但在日本,街边档吃碗光面,约70RMB(800丹,当然这是小本12年前的经验),还是站着吃的。

主题乐园的基本特色,是排队。买全天的票,能玩到7个热门项目,算你狠。所以迪园有彩装游行,有烟火,算是人人有份,安慰一哈子。日本年轻人可以乐呵呵排一天,反正十碗面钱,逗个闷子。在上海,头几个月的新鲜劲过去,大家就摇头:哎呀特锯了。太阳下头孵一日天,痱子都出来了,钞票还要被老居三美国宁赚得去,弗要忒港澳。

上海人热爱跟风,辣椒炒蟹,疯狂地红个半年,就歇脚了,又转别种时髦了。

小本认为上海政府和迪斯尼方面都认识到了这些困难,明知山有虎啊。我们不能保证两边没别的私心,比如说,上海方面可以继续靠利好消息炒地,迪斯尼将来会要求一个专用电视频道,甚至自己搞个电视台。但就事论事,我们仍应该赞赏投资双方的勇气和自信。生意,不进则退,就是错,也试了才知道。

但,上海在这种层次上动脑筋,把自己降格到了香港的档次。

重商城市如香港,有重商城市的生存之道。但上海是全能选手,是个复合城市,不应该以己之短,击人之长。

上海的自我定位,小本觉得,应该收回眼光,看看脚下。

这个定位,是:

华东工业文明的整理者。

这个名头,不小了。

(四)

上海早先是个工商兼备的城市,以商为主,以工为辅。

新中国了,商业消灭,上海基本以“工”为唯一功能。

改革开放后,上海最难的,是工退商进。因为从几个洋钉小厂,发展到今天,舍不得。在这个历史时刻,上海需要的,是陈良宇,不是徐匡迪,虽然论人品学养,徐市长要高一筹。

陈一品作风泼辣,市区的工厂统统赶走,毫不肉痛。但冲过了头,房价高企,人心浮躁,开香堂换兄弟帖。不过无论如何,他的历史任务,算是完成,上海再一次商(包括金融)重于工。

今后上海本身的定位,可能是:商学工,即按顺序是服务业,教育,工业。

而全华东的定位,可能是:工商技,即工业,服务业,教育和研发。

上海在全国能排第一第二的行业,也不少了,但规模够大,值得倾全市之力深耕,并把上海真正推上世界第一流城市地位的,可能只有教育业。

这个教育,不是简单地培养多少大学生,博士。而是华东所需要的所有精专人才,从高级技工到基础研究,顶级的机构,都在上海。

(五)

华东工业的整理者,这是个高级头衔。

中国是世界工厂,这工厂,华东是一车间,华南是二车间,环渤海是三车间,东北是四车间。现在讲,还是一车间最牛,有量,也有质。一个华东地区,工业生产力顶得上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了。这一块如果比做是“华东野战军”的话,那上海就是第一军。第一军的军长想要兼野战军司令,不要说其他各师各团不服,就是中央军委也不感冒。第一军洋枪多,洋教官多,说:那,我给你们几个连排基层干部吧?人家也不要,咱们武工队自己锻炼的,比你的强,至少不信邪。所以,以上海的现有条件,连个马云都出不了,当司令就别做梦了。不当司令能当什么?当军校校长。你部队总得正规化条例化吧?你出人,我来带,顺便收点学费。

崇明岛的利用,不妨考虑这样:

在岛上划一大块地,七通一平,分割成独立的几十个大院。然后去“招学”(不是招商),本地出地皮建筑,外面学校出师资教材管理,联合办学,就像早期中外合资办厂。

学院办起来,可以:

1)两头在外:对海外招生,学成归国。

2)来料加工:海外招生,学成留下。

3)出口创汇:国内招生,学成出国工作。

4)开发国内市场:国内招生,学成留下。

所来的学校,1/3是中国外省大学(如宁波大学,汕头大学,西安交大);1/3是英美系大学(含加,澳新),牛津请不来,英国的华威也可以;1/3是其他地区大学(如法,德,俄,印)。

除大学之外,办技术学院,从德,日聘请退休的高级技工来讲课,带学生在华东地区的相应企业实习,把技术经验和诀窍归纳整理,企业也欢迎这些老法师来指点。

所有学校的师生住宿,食堂,体育场,水电,娱乐场所,统一安排,按使用量收费,各大院里只有教学楼。这样,办得好的学校,可以大院里再起楼,可以加租隔壁大院打通。办得没起色的,也主要负担一个教学大院的费用,还能扛几年。所有学院用学分制,挨在一起的学校,学分通用,互相承认,等于餐饮一条街,成行成市,卖课程,大家发财。

这种新型大学城,是三赢:

1)学校赢。学校跟上市公司一样,要对校董交代。中不溜的一个学校,在中国有个分校,还在上海,这个牛啊,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啊。

2)学生赢。在加拿大,有多少大陆小留学生啊,又有多少真读出息了?有些爹妈,扔这几个小钱不在乎,可更多的,尤其东北的,家里辛苦凑点钱才出来的。如果国内同样有这么好的读书环境,为什么要花这冤枉钱?

3)上海赢。万国大学城,这世界上独一份吧?以后搞个“上海奖”,把诺贝尔奖直接消灭。

(六)

在上海办迪园,失败风险太大了。(当然,办了迪园,现在肯定有人赚到了)

1)不占地利:气候和上海的普通居民消费方式,已经决定了上海锦江乐园的困境。所以靠紧上海,是靠不住的。

2)不占人和:上海的大型国企负责投资,只要这250亿资金准时到位,各位国字号董事的责任就尽了,接下来就跷着二郎腿在董事会坐着,迪斯尼团队赚到了,等着分钱;迪斯尼团队亏到了,等着骂娘。骂完娘还亏,就集体去求市长:开放跑马吧,您不能眼睁睁看国有资财这么亏啊。于是水到渠成。作为鱼饵,迪园任务完成,谁还管你?

3)办了迪园,是上海人民给全国人民拜年了,给全国人民送大礼了。上海要营运迪园,必然要大量雇佣外地劳动力,包括管理层,以减省目前已经惊人高的成本(基建贵,完美开放天数少)。那么几年后,挖出几个人才,郑州,西安,遍地的山寨迪园。只要换个名字,卡通人物改成“喜洋羊”就可以了,难道中国人造不出云霄飞车?门票50块还打折,全国人民都笑了,日本韩国东南亚人民也笑了,群众喜闻乐见啊。

今天给迪斯尼43%的干股,贵不贵?您自己掂量。

世界上真有这么多人间喜剧,失败对所有的参与方来说,都是胜利。

只是鸭子除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