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以色列“报复战略”的历史演变 -- 忘情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军事上实行威慑阿拉伯国家的遏制战略。这一战略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以保卫国家基本安全为借口的“借故开战”,先发制人;二是以保护国家现实安全为理由的报复战略。后者是以色列应付各种低强度武装冲突(边界武装冲突、边界渗透者的游击战、消耗战)、恐怖活动、经济破坏和敌对宣传的军事策略。
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现在,以色列和周边阿拉伯世界的各种冲突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以色列政府将可能面临的危机划分为4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小规模的边界骚扰、越境游击战、炮击或袭击边境居民等。对此,以色列采取“灵活反应”的报复行动,即越过边境在相应的地点也给对手造成同等程度的伤亡和损失。
当这类行动规模扩大并对边境地区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构成严重威胁时,危机便升至第二等级。这时,以色列使用大规模报复战略,在任意地点给对方造成数倍于已的伤亡和损失,刺痛对方,迫使其停止行动。
如果大规模报复行动仍然失效,就有可能导致一场双方互相炮击、空战和边境上直接武装冲突的消耗战,危机便升级为第三等级。这时,以色列便会宣称国家基本安全受到威胁,转而采取打击城市战略,派空军轰炸对方首都和工业中心。
如果危机仍无法受到遏制,那么以色列随时都会转入第四等级----全面战争状态。
由此见,报复战略是以色列应对危机最主要手段,是实现遏制战略的关键一环。
一、 报复战略的历史演变
20世纪5、60年代是以特种部队和使用轻武器为主的“灵活反应”报复时期。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不久,以军就在停火线附近进行报复性袭击。1953年,以军总参谋部正式组建了101特种部队,人数不超过50人。这支特种部队不穿制服,昼伏夜出,越过边境深入阿拉伯国家领土,以爆破、夜袭的方式攻击警察哨所、军事基地,炸毁阿拉伯村庄,射杀平民。1953年10月14日晚,101特种部队包围了约旦的喀比村,这次报复行动共导致66名无辜平民的丧生。
以色列在喀比村的暴行,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以色列撤消了101特种部队,将其与伞兵部队合编成为202伞兵营,实际上继续担负实施报复的特别任务。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以色列使用重武器和高技术武器为主的大规模报复时期。
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以色列军事实力不断增长和阿以间军事对抗的加剧,以色列放弃了“以牙还牙”的灵活报复行动,转而采取大规模报复战略。为确保大规模报复行动的效果,以军不再单纯依赖于步兵的越境突击,而开始使用重武器和高技术兵器。在1964年11月对叙利亚的一次报复行动中,以色列除动用装甲车、自行火炮和坦克外,还第一次使用了空中力量。报复行动也不再以夜幕为掩护,而是在白天公开进行。
时任以色列空军司令的魏茨曼将军公然宣称:“在1966年,我们不能采用1955年的方式实施报复,那种小规模部队在夜间渗入阿拉伯村庄或警察所,放上几磅炸药摧毁一座房屋的日子过去了。我们有装甲部队,也拥有一支空中力量。我们应该在白天挺进并且强有力地行动”。
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夺占了包括西奈半岛在内的大片阿拉伯领土。为此,埃及沿苏伊士运河和以军展开了一场消耗战。为了遏制埃及的消耗战,以色列采取了装甲部队突击、炮击、空中轰炸、海上突袭、派突击队乘武装直升机深入埃及境内等多种军事手段,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攻击的目标也不再限于纯军事目标,而常以重要的经济设施(例如苏伊士练油厂)作为打击对象。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报复行动中,以色列空军开始成为遂行报复任务的重要力量。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是内容广泛的报复时期。进入70年代后,将恐怖分子,巴解组织和阿拉伯国家的核能力视为对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在这一时期,以色列采取了内容广泛的报复战略。
其实早在60年代,以色列就开始对恐怖行动实施报复战略。1968年12月28日,因两天前一架以色列民航机在雅典机场被炸,一支由伞兵和特种部队组成的以色列突击队突袭了贝鲁特国际机场,炸毁阿拉伯国家13架民航飞机。到了70年代,以色列将国家恐怖主义作为报复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特点是:
1、 以国家有组织的恐怖活动甚至暗杀手段达成政治、军事目标。
2、反恐怖报复行动不仅以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为对象,而且也攻击阿拉伯的驻外机构、设施、财产,甚至还包括暗杀对方军政领导人。
3、恐怖活动不仅由情报机关实施,而且有军队参与。
4、恐怖报复活动不局限于国内和中东地区,而且扩展到全球,特别是西欧国家。如1973年7月21日,挪威当局逮捕了一支由摩萨德组织的暗杀队,成为轰动当时的丑闻。
进入80年代,以色列把阿拉伯国家拥有核武器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随时准备用武力来阻止它的发生。1981年,伊拉克的核反应堆进入最后安装阶段。当年6月,当时的以色列总理贝京命令以色列空军进行了长途奔袭,一举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事后,以色列国防部长宣称,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将核武器引入中东,都会被认为是开战理由,必遭以色列报复性攻击。
在80年代,随着巴解组织规模和影响力的扩大,以色列将其视为重大威胁,巴解组织成为以色列报复的重要对象。
由于装备轻武器的巴解游击队主要采取的是“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以色列的“灵活反应”和大规模报复的作法无法其直接重创。从1978年开始,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地区实施打击城市战略,用火炮、舰炮、飞机对该地区进行大面积轰炸。后来,以色列实施报复的地区由黎巴嫩南部扩大到北部地区,甚至延伸到首都贝鲁特。当无限升级的报复措施仍无法遏制巴解游击队的军事活动时,以色列于1982年发动了入侵黎巴嫩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自冷战结束后至今,以色列的报复战略又有了新的变化。
由于冷战结束,以往在中东地区美苏两霸暗中角力,各自支持一方打代理人战争的局面不复存在。阿拉伯国家失去苏联支持,在军事上已经不存在和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以色列抓住时机,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有了不同程度的缓和。
对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各派别,以色列采取了对巴勒斯坦温和派又打又拉,而对强硬派坚决打击的策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以色列在实施报复行动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定点清除”战术,即以准确的情报作为支持,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对方,力求将附带损伤,尤其是平民的附带损伤大幅减少,以减少国际舆论的压力。这种战术不仅仅用来打击频频用自制火箭袭扰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派进派别的军事目标,而且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对激进组织的领导人或被以色列认定为袭击策划主谋的“恐怖分子”予以肉体消灭。
概括地说,报复战略有以下5个指导原则:
1、 报复战略作为军事战略的一部分,必须为现行政治战略服务
以色列的现行政治战略就是遏制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收复被占领土,重返家园的努力。因此,报复战略的主要对象是阿拉伯世界强硬势力,力图用武力来解决各种争端。
2、 报复战略是实现遏制战略的重要手段
以色列认为,报复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以战止战、以攻代守、让对手无法承受巨大的代价而放弃对以色列的攻击。依靠这一战略的实施,可以增强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军事行动的遏制力。
3、 报复战略应采取迅速升级的策略
在实施报复战略时,以色列反对添油战术,而主张“迅速升级”。只有迅速升级,才会增大对敌方的压力,避免把以色列拖入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
4、 实施报复战略时,将特种作战与常规作战相结合
报复战略的实施可能涉及多种类型的军事行动,以军必须能迅速从一种类型的军事行动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军事行动。因此,仅仅使用特种部队是不够的,特别是实施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打击城市战略时,还必须动员一定数量的炮兵、装甲兵和航空兵。
5、 报复战略应实现巨大的心理战效应
以色列强调,在低强度武装冲突中,报复战略应以其惩戒性和破坏性给敌方以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其恐惧报复的后果。另一方面,报复行动的经常实施,将有助于增加本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这对于一个移民国家的内部团结来说,十分重要。
总之,报复战略在以色列的军事战略中有重要地位,是以色列实施遏制战略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谋求在中东的政治军事利益,以色列不会放弃这一战略。
但是,这种以牙还牙的报复战略不可避免地在阿以双方民众中不断地制造新的流血冲突,不断加深仇恨,不断加深双方的对立和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如此恶性循环,中东和平就是一个永远无法打开的死结。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以色列“报复战略”的历史演变
🙂忘情好可怜啊 非鱼 字34 2009-11-24 05:30:33
🙂说明阿拉伯国家太无能了 1 沧溟之水 字0 2009-11-22 19:28:21
🙂主要是其既得利益者有点 利害 字0 2009-11-28 23:14:12
🙂-- 系统屏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