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路在何方 -- apm43
中国动漫这些年来比较出名的动画片有两部,一部是蓝猫,一部是喜羊羊。
蓝猫并不是诞生在经济发达地区,而是相对闭塞一些的湖南长沙,但是蓝猫却是中国动漫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一个成功典范。
蓝猫刚开始拍的片子名字叫《蓝猫淘气3000问》,是一个类似10万个为什么的科普片。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多说几句。
在蓝猫之前,中国还有个类似的动画片叫《海尔兄弟》,是张瑞敏投资的。应该说在那个年代,张瑞敏有这个品牌塑造意识是非常超前的,不过据说张瑞敏拍了这个之后说了句话:“以后再也不碰动画片。”
现在有些动漫人一说起来过去的中国动画片为什么失败了,就会说:因为中国过去太重视“寓教于乐”了,忽视了有趣好看的观众诉求。日本美国的动画片成功了就是因为片子拍得很有趣,孩子们乐意看。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
事实是日本美国的创作者非常重视作品的社会责任感,而务实的中国人比起美日的同行们差得很远。
动画片自诞生以来相当长时间都是以孩子为主要受众的。而这个阶段孩子们最重要的挑战就是人格的养成,以及学会一些接人待物方面的准则。于是理所当然,创作者认为应该教育孩子们这些道理,避免他们今后走弯路。所以日本很多作品会告诉孩子们要坚强,乐观,理解,宽容,珍惜友情,要有梦想,还要有追梦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美国更甚,例如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十有八九最后会演变成家庭伦理片。
但是这个社会责任感来到中国动漫界就变味了。中国人把它肤浅的歪曲成一个科普知识的大串烧,据说是为了响应科教兴国战略。
所以中国的孩子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学不到对梦想的珍惜,学不到对爱的回报,学不到对友情的信任,只能学到一些七零八碎的知识点。
但这些知识点对孩子们有用吗?有谁因为记住了大气平流层水汽的百分比而考上清华了?这和茴字的四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实际上这种动画片并没能引发孩子们系统性的思考,反而把孩子们误导向应试教育特有的死记硬背。
再回到蓝猫吧。蓝猫其实是中国当代非常重要的一部动画片,它为中国动漫前进方向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蓝猫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以低价甚至是不要钱的方式送到电视台播放,换回电视台的广告时间。然后再联系动漫周边的厂商把这些广告时间消化掉。现在三辰卡通已经在全国800个电视台实现联播,动漫周边的规模也做得相当大,不过听说前段时间因为专卖店开得太多赔了不少钱。
中国动漫现在风头最劲的应该是喜羊羊,因为票房冠军而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喜羊羊从05年首播,到现在已经有500多集。按照宣传的说法其最高收视率达到17%以上,但是我那次参加业内的动漫论坛,一个上海动漫卫视的台长说喜羊羊只有若干集超过了1%的收视率——我不知道他是指哪一年在什么区域统计到的数据。
不过国产动漫收视率低是确实的。中国动漫人常常为电视台收购价格而愤愤不平:他们每分钟的成本是1万块,但是电视台买一集最高也就给几百块钱。但是电视台之所以不愿意出钱,就是因为国产动漫质量低劣,没有人愿意在动漫时段投钱打广告。
为了改变中国动漫的窘境,这两年人们给找了不少病因,没创意啦,缺人才啦,产业链不完整啦,等等等等,都是事到临头才去抱佛脚,开的药方也尽是鸡生蛋蛋生鸡一环套一环的说法,并不根本解决问题。
产业链问题是这些年的热门问题,大家普遍寄希望于通过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来使动漫企业盈利。比方说玩具厂原本做黑兔子玩具,但是动画片播放的是白兔子的故事,于是动漫厂商要求玩具厂改做白兔子玩具。问题是白兔子并不比黑兔子更好玩啊。
在国外,产业链的形成是自发的,因为动漫表现出强大的感染力,观众把这种对动漫人物的感情寄托在玩具上,得以促进玩具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回馈给动漫业一定的资金补偿。另外,在一些国外成功案例里面,例如高达和变形金刚的机器人玩具,之所以大卖,一是因为可以变形的机器人玩具确实比一般玩具好玩,二是造型设计方面动漫公司比玩具公司有非常大的优势,所以以动漫为源头缔造了庞大的产业链。
问题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动漫从业者们把片子拍得惨不忍睹,然后把自己的活路寄托在玩具厂商身上,怎么可能不撞南墙呢?
还有一种乐观的说法,就是中国动漫现在遇到的问题都是因为中国动漫发展时间短,等中国动漫和美日一样发展个几十年自然就牛逼了。
因为小明年纪小,所以他将来会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没有这种道理吧。
虽然我也看好中国动漫的前景,但这种说法未免有回避责任之嫌,而且有意忽略跟随者的后发优势。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进入重点:为什么中国动漫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这种困境究竟是我们所处于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呢?还是因为我们的产业有巨大的内在结构性缺陷而导致的?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得先回过头去看看动漫在这几十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