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维和的日子(四十)犯人暴狱及911一周年 -- 东方红卫士

共:💬29 🌺27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维和的日子(四十二)归途惊魂

就快回国了,心开始浮躁起来,我不断告诫自己要更稳重,无论是工作还是驾驶车辆都要仔细,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要回国了,再看见先前一起巡逻过的同事们感觉也不一样,非常亲切,互相祝愿早日平安回家团圆。

自从“911”事件一周年后我们住的地方又恢复了经常性停电。停电后,在房间里热的根本呆不住,我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静静地听英语广播,以使思乡之情不至于总是烧灼着我。可是有时听着收音机也常走神,不由得回想起这一年来走过的道路以及付出的艰辛。刚开始的那一段日子真的很难,任务区不相信眼泪,连个可以诉苦的人都没有。正如一首歌所唱:你不是我怎知我痛。

记得刚从达尔文度假回来,一下飞机就提醒自己:这是帝力不是达尔文,要勇敢正视现实。刚开始看到别人竞争上了好的工作岗位,而自己却总是失败,内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羡慕别人的同时是充满了对自己的不满。几次失败后,清楚地认清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我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弥补。虽然我最终没能竞争上更高的职务,但我已努力了,自己问心无愧。人的成功方式各不相同,何必拘泥于某种形式。正所谓饱受挫折才能成熟。在任务区的奋斗就要告一段落,回国后我将要重打锣鼓另开张,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勇攀自己人生理想的巅峰。

  其实,维和也是一个战场。和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脾气的外国同事一起工作,我庆幸自己没打败仗。

归国前一天晚上,没睡好,心情激动得不行,就要离开工作了一年的东帝汶,想像着回到祖国见到亲朋好友和各级领导、同事们时热烈的场面,难以入睡。一大早就醒了,根本就没等到5点的闹钟响,真是归心似箭。按照联合国安排的行程,我们要乘联合国专机到印尼的巴厘岛中转,再转飞香港。由于许多同志从来没去过巴厘岛这个度假胜地,因此我们计划在那儿住两个晚上。

10月12日早晨7点,飞机准时起飞,飞往风光秀丽的巴厘岛。永别了,洒满我汗水的东帝汶;永别了,我们为之战斗过的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当时是最年轻的)

到达巴厘岛后我们大部分人集中住在PRILAMA宾馆,另外还有4名同志住在了附近一公里左右的另一家宾馆。由于为了赶飞机早晨起床太早,晚9点半左右,我就上床就寝。睡得太熟,连同屋的室友----贵州的小陈几点回来都不知道。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把我从睡梦中惊醒,门被巨大的冲击波推开,巨大的落地玻璃“哗”的一下全碎了,屋顶中间硕大的玻璃吊灯也同时掉到了地上,摔得粉碎,庆幸的是我们两张床正好在两边。整个房间感觉在晃动,我一下子坐了起来,大声说:“地震了。”我俩几乎同时穿上衣服(不愧是当兵的),跑到院子里。接着传来第二声巨响,我们都能看见爆炸后腾空的火球。附近的萨里俱乐部方位燃起了熊熊大火,没错,是爆炸。那个爆炸现场离我们旅馆直线距离大概只有二、三十米远。妇女儿童的喊叫声划破夜空,整个旅馆霎时乱作一团,几乎所有的房客都跑到了院子里,有些外国人开始跑进跑出收拾东西。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表,晚上11点23分。

我和小陈一边组织大家往宾馆后面的游泳池撤退,一边清点人数,有4个同志外出还没有回来。火越烧越烈,慢慢向我们这边蔓延,看来必须转移了。看到许多外国人拿着大包小包,从我们身边跑过,我们也各自回到房间取出行李,有个别同志要去前台领取存放的贵重物品,被我坚决制止了,火势已经快蔓延到前台。我是临时党总支委员,又是带队回国的负责人之一,而且还是消防警官,在这样混乱、紧急的时候,我自告奋勇承担起领导的责任来。火势越来越猛,我建议同志们翻墙到隔壁旅馆,那个旅馆大一些,而且还有电(自备发电机)。我们旅馆只有一个大门,沿着一条胡同通向外面的公路,胡同口就是正在着火的俱乐部,所以肯定出不去,而且这个宾馆的建筑大部分是砖木结构,树木又多,一旦着起火来,蔓延会很快。有些同志,特别是女同志不愿爬墙,觉得离危险还远,我却觉得危险迫在眉睫,我宁愿同志们先转移到安全地带,即使宾馆不着火,大家白忙一场,狠狠骂我一顿,也不愿同志们等在这里冒一丁点儿风险。我和小陈还有石家庄消防支队的小张,分头给同志们解释呆在这里的危险性。然后,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同志率先从墙上翻了过去。墙上有钉子(或是玻璃,记不太清了),于是有同志把墙上的钉子等稍清理了一下,拿出自己的衣服垫在墙上以免划破手,随后帮助几位女同志爬过墙去。大家开始有秩序地转移,还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兄弟帮其他同志把行李搬过墙去。我和小陈等人在原地焦急地等待那几名生死未卜的“阶级兄弟”。

几名同事去了哪里?他们的情况如何?在另一家旅馆居住的4名同志情况如何?我们焦急不已,留下小陈和另外一个兄弟继续等待,我和另外一名来自黑龙江的消防警官小韩开始四处寻找。在爆炸现场附近的几个旅馆,我们看到一些志愿人员在收理伤员,紧急护理。公路上来来往往的是警车和救护车,附近的道路都被军、警封锁了,根本出不去,我们只好又返回旅馆。没想到白天还是人间天堂的巴厘岛,晚上却变成了人间地狱。

凌晨1点,宾馆的服务员通知我们:医院用传真传来伤亡者名单,有一位在这里居住的中国警察受伤了,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外面的道路已封死了,他们只能用摩托车送我们中的一个人过去看他。大家都争着去,最后还是上海的小沈去了,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公安局。小沈去了医院后很快传回了信息:别担心,是轻伤。听说是轻伤,我们大家才松了口气,但还惦记其他几名同志。大家集中在这家旅馆的游泳池边,仅有的几张躺椅让给几位女士休息。凌晨2点,我们在隔壁的旅馆里看到BBC新闻,报道说巴厘岛发生了爆炸,约有14个人死亡。我想这个数字肯定还要扩大。

过了一会儿,在隔壁留守的小陈同志跑过来告诉我们说,附近的火已经被扑灭,我们旅馆也有电了,旅馆正在组织工作人员清理。于是我们这些人又全部回到旅馆。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没有一个人埋怨我让大家翻墙转移。我在旅馆转了一圈,火真的没蔓延到旅馆里,大火只燃烧到大门口,工作人员抽前面游泳池的水给扑灭了。游泳池多了还真有好处。我找到了老板,让他组织服务员把各房间打扫一下,然后又在旅馆后半部开了两间受爆炸影响小的房间(原来住的外国人已连夜赶往机场),让房间破损严重的同志们搬了进去。我也不能回原房间了,我们那栋楼距离爆炸现场最近,大概30米远,除了玻璃全碎了外,门框也变了形,门都关不住了。我们楼上的房间损害得更严重,房顶塌了下来,幸好当时在二楼居住的3位中国警察还在走廊里乘凉、聊天,被爆炸产生的气浪掀了个跟头沿着楼梯滚了下来,只有一位同志擦伤一点皮。

我们5个人挤到了一间房里,放不下床,就摆了3张床垫。女同志们也全都集中在一个房间里。在同志们临睡觉前,我和小陈到各个房间转了一圈,同志们都睡不着,不是受了惊吓,而是关心那几名外出未归的警察的命运,都说:“一旦得到那几名外出同志的消息赶紧通知我们,否则即使睡下也睡不踏实。”

凌晨4点,几位外出的警察才陆续归来。他们说大爆炸发生时,他们正在外面购物,由于爆炸后封闭了旅馆门口前的道路,他们绕不进来,所以,直到当地军警允许行人通行时,他们才返回旅馆。他们回来后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了大家,然后才真的放心睡去。

其实我也没睡多久,一大早6点多我就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向公安部汇报我们的情况。从电话里可以听出公安部领导对我们的安全非常关心,部领导还通知了中国驻印尼大使馆,请他们帮助我们解决善后事宜,让我们安全离境。为了方便上传下达,临时党总支把在这家旅馆住的男同事都排了班,每个人轮流半个小时,负责接听旅馆惟一的一条外线,以便及时把公安部及大使馆领导的指示记录下来并传达到每个同志,同时把在巴厘岛的情况汇报到部里。这时,在另一家旅馆居住的同志们也赶过来,他们也非常惦记我们的安危。同志们见面后得知整个警队只有一人轻伤,都觉得很侥幸。另外一名临时党总支成员老巩由于在另一家旅馆居住,我们没给他排班,但他在电话机旁和其他同志们一呆就是一整天。我由于熬夜熬得两眼通红,轮到我值班时,同志们不由分说把我推回房间,让我回去休息,可是,在那种情况下我哪里睡得着呀。

大使馆安排一位林姓华人帮助我们办理那位受伤同志的出院手续,然后我们顺利地离开巴厘岛,大家都为自己还活着感到庆幸:住的旅馆离爆炸现场那么近,只伤了一个同志,还是轻伤。在这次事件中,我们中国警察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再一次体现了出来,没有一个人出入近在咫尺的俱乐部,而当晚的爆炸造成190多人死亡、310多人受伤,大部分都是外国人。登机时在机场我还碰见了一位巴西维和警察,他告诉我说有两位维和人员失踪。我记得5月份一个西班牙维和警察在爪哇岛度假时,旅馆起火,被烧死了,而他还有20多天就该结束任务回国了,真是不幸。

我们于10月14日到达香港。香港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国土,感觉就是好,非常安全,转一转觉得呼吸的空气也是甜的。16日下午终于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快到北京了,看着机头慢慢往下降,心里是按耐不住的喜悦。一下飞机,我们就受到公安部和武警学院维和培训中心领导以及前任维和警察的热烈欢迎。

昨晚6:30,30名赴东帝汶执行民事维和任务的中国警察,在首都机场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与其他批次的中国维和警察不同,他们刚刚经历了发生在印尼巴厘岛的惊天大爆炸。而他们中的一员——来自上海的史浩更是受爆炸波及而负伤,已于此前回国治疗。

  在机场,刚与家人团聚的中国警官们,还未擦去因激动而流下的泪,便向本报记者讲起了10月12日夜,他们在巴厘岛大爆炸中经历的血与火的惊心。

  这种感受,纵使在刚刚从战乱中走出的东帝汶也是不曾有过的。

  中国维和警察亲历巴厘岛爆炸

  10月12日凌晨5时30分,一支由33人组成的中国维和警察部队结束了在东帝汶一年的维和使命抵达巴厘岛,进行回国前为期两天的队伍休整。17个半小时以后,一声巨大的爆炸使巴厘岛市中心陷入了烈火和浓烟的包围之中,33名中国维和警察经历了在历时一年的维和使命过程中都不曾有过的血与火的惊心动魄的考验。

  在经历了一年的分别之后,刘晶昨晚终于和丈夫李军在首都机场拥抱在一起,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他们充满激情的重逢而感动。在东帝汶执行了长达一年的维和使命之后,在亲人与同事的鲜花和眼泪当中,中国维和警察们终于到家了。

  巴厘岛大爆炸波及中国维和警察

  目前调查获悉,在此次印尼巴厘岛爆炸中受伤的,只有一位中国大陆公民——史浩。他是我国外派的一名维和警察,来自上海市。所幸的是,他的伤并不重。

  昨天晚上,刚刚回到北京的维和警察们回忆了当时的情况。12日晚11时左右,也就是爆炸惨案前,史浩正在巴厘岛的旅游区逛街、购物。当他正走在距离出事酒吧不远的一条大街上时,爆炸发生了。在短短的两三秒内,连续发生了两次爆炸;爆炸的威力相当大,巨大的冲击波一下子把史浩掀翻在地,他当场昏了过去。

  “据史浩后来告诉我们,他在街上躺了一会儿,醒来时发现自己周围躺了不少受伤的人,边上的两个已经死了。”这时,那个木制结构的酒吧已经在爆炸中被夷为平地,而且还留下近3米深的大坑。出事地点方圆200米之内,所有的建筑也几乎全部被摧毁。

   李军告诉记者,史浩起来后,就到医院,医生赶紧对他的伤口进行了清洗等处理。庆幸的是,史浩的伤势并不严重,主要是手上、腿上部位擦伤。

  据介绍,在史浩受伤后,同事们以及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官员都前往探视。而他本人在上周日即第二天离开巴厘岛,转经香港后回到上海。

  住所距爆炸中心只有30米远

  在这支维和部队中,除了在事发现场受伤的史浩,距离爆炸中心最近的就是来自湖南公安专科学校的教员李序迎和他的队友。“我们住的旅馆距离爆炸中心只有30米,炸弹的冲击波掀翻了房顶。”李序迎对爆炸发生那一刻至今记忆犹新。

  爆炸发生的时候,李序迎和三名队友正在旅馆里聊天。巨大的爆炸声和强烈的冲击波过后,旅馆也着起了大火。由于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大家冲出房间时有的人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拿。“有些同事迅速抢救出衣服和鞋,给来不及拿衣服的同事穿上,此外很多队友忙着从着火的房间中抢救行李。”李序迎说。

  旅馆的房间外是一堵并不算太高的围墙,由于门口已经着火,人们只有从围墙翻出去才能脱离火海。然而墙上有钉子,于是有的人把厚衣服垫在上面,身体强壮的人则跪在地上,让女同事踩在自己身上翻过墙。李序迎回忆说,“整个过程大家都非常井然有序,没有一丝的混乱。”

  在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的一年当中,这支维和队伍经历的最危险的一次事件是东帝汶首都一所监狱发生的240人集体越狱事件。当时队伍被派到现场维持安全工作。但即使如此,也没有发生有人受伤的事情。可以说,这次爆炸事件,是这一年以来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

  爆炸前20分钟与死亡擦肩而过

  “那晚我第一次离恐怖这么近。”昨天,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的李军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在那晚爆炸发生前的大约20分钟,我就曾经走过现场,经过那颗汽车炸弹。后来想起来,真觉得几乎是与死亡擦肩而过啊。我们在东帝汶执行任务也没有碰上过恐怖爆炸事件。”

  那晚,李军和另外一些同事住在另一个旅店,距离事发地点约一公里。11时左右,他和几位同事正走向泳池,突然就听到一声巨响,然后是房子的震动,往外一看,不远处的房屋着了火。“问饭店,饭店说是电力系统出了问题。但我们不怎么相信,就下去,出来看,才发现下面所有的门、玻璃都碎了。”

  那时巴厘岛的街上,交通已经相当混乱。“巴厘岛的道路都是单行线,但那时街上都是逆行了。”他告诉记者,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往哪里跑,电停了,周围一片漆黑。

  由于爆炸后当地就进行了交通管制封锁,李军他们没能到达出事现场。“所以那晚,我们一直都没确认是发生了爆炸。”直到第二天,他们通过新闻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巴厘岛本是维和部队大后方

  对于这次突发的爆炸事件,这支维和部队的负责人之一北京市公安局保安处的巩玉刚对同事们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深有感触:“在结束了东帝汶维和使命之后,大家又一次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而在这一突发事件过程中,我们的维和警察充分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时地处理了现场情况,事发后轮流值班以防再次发生意外事件,一直到回国。”

  对于为何这支维和部队会出现在巴厘岛,巩玉刚告诉记者,巴厘岛是联合国东帝汶维和部队的大后方,联合国驻东帝汶的官员和部队都要在这里进行维和前后的准备和休整。据悉,在这次爆炸当中,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155人中有7人受伤。 作者:耿振淞 袁祖君 来源:北京青年报10月17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2002-10-17/26/232879.html

元宝推荐:夏翁, 通宝推:雪君,山远空寒,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