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网文摘录,做个备份 -- 谢家堂前
作者崔宇再次提出财政分权化、民主化和透明化的办法,不知道高层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路是怎样的,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或许是必须的,但同时怎么处理地方政府的财权?
但是,既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占了财政总支出的70%-80%,这说明分税制后通过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地方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下降,近几年还在上升,而且,地方政府还有庞大的预算外收入,地方政府没钱的理由并不那么充分。正如北京大学平新乔教授所说,“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只是表面现象,本质是事权和财权在结构上是扭曲的。
如果真是如平教授所说,两税制导致地方政府没钱的共识也被颠覆了。
在这种扭曲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就可能会对中央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指令置若罔闻,因为该地区房地产价格的下跌也将导致其土地出让收入的下降以及可支配财力的下降;而中央政府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还要指望地方政府将卖地收入拿出一部分用于公共产品的支出。但从实践中来看,由于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漏洞,地方政府并没有将土地出让收入更多地用在公共产品支出上,比如,中央曾三令五申让各地把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但地方政府的住房保障配套资金还是不够到位。
理想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分工应该很明确。地方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提供一般公共产品。怎么才能让地方回归本份呢?
而且,财政分权的过程也会推动财政透明化和民主化,在自求平衡的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没有了靠山,必须要进行自我约束和接受公众的监督,必须要尽可能地满足本地区居民的公共产品需求。
总之,正如收入分配改革要注重初次分配一样,二次分配必然要带来效率的损失,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也是如此。要想使中央政令在中南海外开花结果,单单依靠中央政府的决心和表态是不够的,即使中央政府掌握着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如果按照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标准,财政分权并非那么可怕。正如《汉书》所言:“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
作者开出的药方是财政分权。从根源入手,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权。不知道可行性有多大。
不太明白的是,如果地方其实并不是那么缺钱,那么为什么转移支付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就会导致问题丛生呢?不清楚地方政府的运作流程怕是无法弄清楚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又一个诡辩而已 6 jetcar 字962 2010-07-17 22:17:34
🙂几种常见的土星文法 5 谢家堂前 字2266 2010-07-13 03:53:55
🙂抬个杠~ 9 兰州人 字2593 2010-07-19 20:50:56
🙂【文摘】温家宝的决心能否出得了中南海?
🙂为什么影帝要表这么多决心 2 安倚天 字192 2010-07-19 19:50:33
🙂这段话太精彩了,谁写的? 6 萨苏 字4262 2010-07-17 19:07:34
🙂我在北京见到一个“愤青”,对他说,西方文明最大的贡献就是 1 2313234454dfsd 字292 2010-07-20 04:14:47
🙂这点上黄仁宇的数目字也是同样的意思。 readerg 字0 2011-06-04 21:24:40